愛伊米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字數 1823——閱讀約4分鐘

周朝初年,三監之亂爆發,周公與召公領兵東征,除了殲滅宗親叛亂,一方面還要征服東夷。在眾多的東夷諸國中,徐國,是最為強盛的一支。對周天子來說,他就是位於王朝東面的隱患。

《元和郡縣誌》:“徐城縣……本徐子國也,周穆王末,徐君偃好行仁義,視物如傷,東夷歸之者四十餘國。周穆王聞徐君威德日遠,乘八駿馬,使造父御之,發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原東山之下,百姓歸之,號曰徐山。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周朝初年

自周成王時,周公東征之後,周朝經歷的所謂“成康之治”,又有周昭王三次南征。但是,徐國這根眼中釘、肉中刺,卻一直在周王的心中隱隱作痛。一直到昭王之子周穆王繼位,他終於還是決定“拔刺”。

徐國曾經在周公東征時,靠著徐駒王的帶領,把從西面征討而來的周軍逼退至黃河邊上。徐國人也以此為傲。周穆王在位時,徐王傳位至徐偃王之手。徐偃王是一位相當神秘的國君,關於他的身世與晚年,都有許多不同的傳言。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周初分封形勢圖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誕,字子孺,是西周時期徐國第32代國君。當時的徐國統轄今日淮、泗一帶。建都在下邳。徐偃王在位時,每年向他進貢的國家就有36個之多。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徐偃王曾聯合九夷伐周,據說還差點顛覆了周王朝。穆王因其勢大,承認其為東方霸主。

徐偃王的出生,也是非常怪誕的。據說,徐國第31位國君的宮人,懷胎十月後,卻生下了一枚肉卵。徐君覺得這是不祥之兆,因此,將肉卵棄置水中。沒想到,卻被神犬鵠蒼叼回,並咬破肉卵,卵中誕生的男嬰,便是徐偃王。自古以來,但凡天子聖人,出生皆是一堆神奇的傳說。自是要來的與眾不同,方能顯其獨一無二。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徐偃王

徐偃王治國有道,並以仁義稱世。當時的徐國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但周王朝卻不是如此,自成康之治後,周王開始肆意向外征伐。周昭王好戰,發動三次南征,在第三次征伐時還不幸淹死於漢水中。周穆王則好遊歷,擴充套件國土西面疆域之後,又積極東征。戰事的加劇,也導致內部賦稅與勞役的加重。周穆王末年,南面的楚人眼見徐國強盛,遂聯合周人一同攻伐徐國。

《韓非子·五蠹》:“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

韓非子記載的荊文王,並非春秋時期的楚文王。另一則記載楚滅徐的文獻,卻說是楚莊王所滅。

《淮南子·人間訓》:“徐偃王好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二國。王孫厲謂楚莊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楚王曰:善。乃舉兵而伐徐,遂滅之。”

但是,不管是楚文王還是楚莊王都不對,徐偃王在位時,那是周穆王時期。根據推測,周穆王在位大約是公元前992年到公元前922年,而上述的兩位楚王,那都是春秋時期以後的楚王。而《韓非子》所記的“荊文王”或許是真有其人。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姬滿 (西周第五位君主)

先前提到,在周穆王之前,周昭王多次南征。第二次南征時,周軍便渡過漢水南征荊楚,掠奪大量物資。後來,到昭王十九年,再次伐楚,但這次周王室的核心軍事力量宗周六師全軍覆沒。周昭王更在回師的途中,於渡過漢水時被伏擊身亡。當時的楚國闢居荊山,國貧民少,恐怕不值得昭王派大軍征討。而昭王之所以屢次南征,最主要是為了掠奪可以製作當時兵器、禮器最重要的資源——銅礦。

徐國兵敗後,周穆王平定東夷,並將徐國分封給歸屬於周朝的徐王子孫。如此強大的東夷國家,究竟是定都於何處呢?至今,還沒有考古出土出一處直接名為徐國城址的遺址。現在推測位於江蘇邳州市的梁王城遺址,最有可能是徐國都城所在地。而距離梁王城遺址東面約三公里的九女墩遺址,則是徐國王陵。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目前,梁王城遺址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發掘。根據考古人員推測,整個梁王城有100多萬平方米,如果進行全面發掘,可能是又一個秦始皇陵的存在。梁王城遺址是一處近5000年曆史的古代遺址,自新石器時代開始,此地就一直有人居住。這裡的地層,可以從龍山文化開始,接續西周、春秋,再一路延續至今。在現今已經發掘的材料中,有兩處比較有意思遺址。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一處,是位於大汶口時期的雙人男性合葬墓。在中國古代墓葬中,有見過夫妻合葬墓、母子合葬墓,但卻從未見過男子雙人合葬墓的。更奇怪的是,這兩名成年男性,還是面對面側身葬的狀態。除此之外,兩具男性遺骸的身高都在1。8米以上,比其他墓穴中的先民都要高。從過去的生活水平來說,只有衣食無憂的階級,發育比較健全。但這座墓中,卻一件隨葬品都沒有。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釘——東夷霸主:徐國

另外一處比較有意思的,是墓群附近的一面土牆。這面土牆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它卻實實在在的重現了過往5000年的歷史。從考古地層學來說,這面土牆可以分出12層,分別可以對應明代開始一路到大汶口時期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