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頭頂上的璀璨星空,二是心目中的道德準則。”德國偉大哲學家康德的這句名言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們一次次仰望蒼穹數著滿天星斗,你可曾想到,在6000年前大河之畔的鄭州,就已經生活著一群勤勞智慧的先民:他們在勞作之餘,仰望著浩瀚蒼宇,認真地在形狀各異的陶器上繪出太陽紋、月亮紋、日暈紋、彗星紋等豐富多彩的紋飾,他們生活的村落被稱為“星空下的村落”。

先民們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他們在思考記錄著什麼?3月25日,清明節前一個細雨綿綿的清晨,記者來到位於鄭州東北部的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解鎖史前文化密碼,徐徐展開輝煌燦爛的仰韶文化歷史文明卷軸。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星空下的村落展廳。

先民們曾在這裡仰望星空

大河村遺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是一處蘊涵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先民們在此延續居住了3000多年。

九曲黃河萬里沙。當滔滔大河與“星空下的村落”相依相伴,會留下哪些里程碑式的文化烙印?

“大河村星空深邃,日月星辰在先民手中幻化成太陽紋、月亮紋、星座紋、彗星紋等星象圖案,燒製出絢麗的彩陶。這些彩陶圖案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表現出先民對宇宙世界的認知和感悟,大河村落因此被譽為‘星空下的村落’。”3月25日上午,隨著大河村遺址博物館資深講解員張勝芳的生動講述,一段久遠的歷史記憶粲然開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月更替,雨雪風霜……大河村的先民們不僅觀察到了天象的變化,並以圖案的形式將這些變化生動表現出來。“這些彩陶圖案,是大河村先民觀察和利用天文知識的體現,圖案的具體形制可能表明日、月、年等時間概念,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注意到天文現象的變化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可能已經有了季節的概念。”指著這些圖案,張勝芳告訴記者。

大河村人白天耕種漁獵,燒製陶器,夜晚遙望星空,觀察天象,祈福未來……精美的陶器成為先民智慧與創造力的生動見證,一個個與天文有關的美麗影象蘊涵著先民們對宇宙的叩問。

“大河先民或許已經知曉一年12個月、一月分為三旬。出土的陶缽上有的繪有一圈12個太陽,有的1個月亮紋分上、下兩個半圓,中間是滿月。”原大河村遺址考古發掘主持人李昌韜曾這樣分析說。

正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展廳的序言中所言:大河星空燦爛,照亮華夏文明前進的足跡。大河村遺址層層相疊的厚土猶如一部無字史書,記錄著文明的種子如何播撒、萌芽、茁壯成長。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大河村遺址出土的白衣彩陶盆。

繽紛彩陶獨樹一幟

陶器是水、土、火的結晶,凝結著先民的偉大智慧,而彩陶堪稱仰韶文化之瑰寶。

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數量眾多,形態各異,且色彩絢麗,圖案豐富,反映出大河村村民已經掌握了先進的陶器製作技藝。其白衣彩陶、紅衣彩陶和豐富多彩的圖案型別,高超嫻熟的繪畫手法,種類繁多的器物型別,標誌著史前彩陶文化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峰,描繪出一幅史前文化欣欣向榮、高度發達的歷史場景。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雙連壺(複製品)。

“舉世聞名的中國史前彩陶藝術瑰寶——彩陶雙連壺就出土於此,表現出大河村先民的高超技藝。”在該博物館一樓展示大廳,擺放著一件彩陶雙連壺的複製品。張勝芳指著它告訴記者,彩陶雙連壺1972年出土於大河村遺址1號房基內,現珍藏於河南博物院。它巧妙地利用連通器原理,將兩個一模一樣的陶壺連為一體,中間有橢圓形口相通。壺體表面裝飾有紅衣黑彩,兩種圖案既對立又統一,使原本平淡無奇的平行線富於變化和韻律感。

“從雙連壺的造型上可以看出,它並不是一件生活中常用器皿,據民族學資料考證,雙連壺是一件禮儀用品。大河村和周圍部落的先民們在生產活動中互幫互助、相濡以沫,逐漸建立情同手足的友誼,而雙連壺就是氏族結盟或舉行重大慶祝活動時氏族首領或長者對飲的酒具,是和平友好的象徵。”

“行同趨同,千里相從。彩陶雙連壺,來自泥土,歷經水和火的交融,孕育出部落建交之和。六千年,彷彿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線條成了畫,古老民族的和平心願,從未改變。”文物紀錄片《中原藏珍》曾這樣描述雙連壺。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太陽紋。

除了雙連壺,2014年,在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改造消防水池過程中還出土了白衣彩陶盆。該盆為泥質紅陶,內壁和上腹部均施白衣,口沿飾以紅彩直線紋、白彩弧形三角紋、紅彩圓點紋、黑彩弧線紋等組成的4組相同圖案,腹部飾以黑彩月亮紋、弧形三角紋、黑點紋等組成的4組相同圖案,表明古人在繪製陶器花紋時已經採用對稱等分的手法。

特殊的礦物顏料使彩陶千年不褪色、破碎了的陶器還可用“鋦補”工藝修補……不少細心觀眾發現,白衣彩陶盆上有兩個圓孔,這充分折射出大河村先民不僅會製陶,鋦補技藝也相當高超。環視展廳內陳列的鼎、釜、罐、盆、缽、尖底瓶等各類出土陶器,你會發現,這些陶器不僅注重實用創新,更追求造型、裝飾的完美。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大河村遺址的房基,6000多年前的“三室一廳”。

大河村先民住上“三室一廳”

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標識性遺址,大河村遺址參與並見證了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直至夏、商奴隸制王朝建立的全過程。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這裡,您不僅可以找尋到先民仰望星空的符號,還可以看到大河村落房屋遺址。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仰韶文化房基。令人驚歎的是,雖歷經5000餘年,該房基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佈局和1米多高的牆壁,被稱為“天下第一屋”,它的出土奠定了中國北方傳統民居建築的基本形制。其中,1號房基中還出現了“套間”格局。

“你看,幾千年前的先民已經住上50平方米、帶套間的三室一廳了。”在仰韶文化房基遺址展廳,幾位觀眾正在認真研究著這處房屋的構造。

“以木為骨,以草為筋,拌泥砌築建成後,用火內外煅燒整個房屋,像燒製陶器一樣,用‘木骨整塑陶房’建築工藝造出來的房屋很結實。”張勝芳解釋說,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房基(主體部分F1-F9)是一組多間相連的長方形房屋建築群,總面積約200平方米,是典型的“木骨整塑”陶房建築形式。尤其是房基F1-F4是目前為止我國已出土史前房基中儲存最好的一處。

“出土時房屋北牆殘高達一米,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出當時房屋的建築結構及建築工序。這種房屋牆體中空,形成夾層,房屋冬暖夏涼。其格局奠定了中國北方傳統民居建築的基本形制,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探討當時社會的組織結構以及婚姻、家庭發展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鄭州,6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美在哪裡?

大河村遺址出土的陶鬹[guī]。

讓仰韶之花燦然綻放

“仰韶文化是黃河文化的主根脈和早期最重要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說,它長期積澱形成的淳樸務實、王權至上、重視族群、崇敬祖先、兼收包容等諸多古代中原文明的基本品質,確立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特點和格調。

發現於1964年的大河村遺址擁有華夏民族進入文明階段關鍵時期——仰韶文化的完整發展脈絡,是黃河文化最為精彩的組成部分,被譽為“仰韶文化的標尺”。該遺址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2017年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濛濛春雨中,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專案工地初露芳容:遠處的楊柳吐綠,桃花綻放,芳草茵茵,傳遞著濃郁的春的氣息。碎石小路沿著溼地水系蜿蜒交錯,微風拂過,水面泛起微波,仿古的茅草屋倒映在水中。站到高處放眼望去,該公園的主建築——中國仰韶文化博物館已實現主體區域性封頂。

“目前,專案生態溼地修復區、原始農耕種植區已基本完成,中國仰韶文化博物館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預計今年9月底前可完成安裝及裝修工程。”該專案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1964年被發現,1972年首次發掘至今,大河村遺址已先後發掘30次。該遺址規模龐大、發展序列完整,幾乎包含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所有型別,遺址中各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依次相迭,最厚處達12。5米,這層層疊起的文化層為我們記錄著華夏民族遙遠而又清晰的發展軌跡。”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鬍繼忠表示,大河村遺址是一處完整記錄中原仰韶文化發展演變全過程、見證黃河中下游史前生態景觀及人地關係、具有較高文化技術成就的區域性中心聚落遺址。其文化層堆積之厚、文化內涵之豐富、延續時間之長,堪稱黃河流域數千處古遺址中的佼佼者。

以“星空下的村落”為主題,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在按照“一核(大河村遺址本體核心保護展示區)”、“兩節點(中國仰韶文化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三片區(生態溼地修復區、原始農耕種植區和互動休閒體驗區)”規劃進行建設,預計整個公園將於2022年底前建成並初步具備對外開放條件。

仰韶之花盛放千年;歷史長河星光璀璨。讓我們循著這中華文明前夜希望的曙光繼續砥礪前行!(正觀新聞記者 成燕/文 徐宗福/圖 李鈺冰/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