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道德經》裡學習,如何用比較的方法看待事物

從宇宙誕生到現在,萬事萬物一直存在著多面性的關係,常見的就是兩者之間透過對比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比如上和下,前和後,左和右,大和小等等,在看待事物的兩面性的時候,要認真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生相剋,還是相輔相成呢,可以多角度的分析它們的來龍去脈,從中學習對生活有幫助的規律,接下來和大家一起聊聊第二章的內容。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正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和物,才有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當有了兩者間的比較發生,人的主觀因素就會發生作用,正因為有了參考,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當然有參考大多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發展,但有時也會產生副作用,所以我們要有自知之明,合理分析多種物的關聯和作用。

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這句話說出了萬事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都是有對立面的存在,兩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也可以理解為兩者在不斷的運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比如運動過程,選一個參考物,走到它的另一面,從物的角度和人的角度看,運動前後的變化也是不同的。做事情也要化繁為簡,從小的方面不斷的練習,大的方面自然是水到渠成,其中蘊含的規律都是相通的,千萬不可好高騖遠。千里之路,行於當下;百川匯聚而成大海,無數璀璨的星系才構成了浩瀚的宇宙,到底是萬物生成了宇宙,還是宇宙創造了萬物呢,值得思索。

從《道德經》裡學習,如何用比較的方法看待事物

3.聖人的無為之道。

正因為萬事萬物有恆定不變的規律,古代的聖人從宇宙的角度來思考人世的規律,就得出了這個結論,以無為應有為,這是地球最高階的做事法則,但是不太現實,可以看成最理想化的人間大道。雖然現在地球文明做不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借鑑其中的道理,在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後,我們做事的時候可以自然而然地做,不要在意得失,方能功成而不居,失之也不氣餒,只是不斷地正向進步,就足夠了。

本章感悟總結:有了參考系就有了對比,有了對比就會產生主觀思維,人要適當地減少它,並客觀分析自然界相輔相成的規律,才會愉快的進步。謝謝觀看。

開始進入《道德經》的天地,來一起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