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給生育減負!降地價動真格,“雙減”列為1號工程,7省份實地督查

自從放開三胎後,配套政策開始密集落地。

這些配套政策,我們可以分為兩大塊:住房和教育。

在教育方面:高層關於教育雙減、校外培訓的檔案落地,隨後發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多校劃片、公民同搖、名額到校、優質教師強制流動等措施開始全國推行。

在住房方面:7月下旬高層重申“房住不炒”講話,隨後住建部八部門聯合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多個城市加碼限購、限貸政策,開始執行二手房參考價,打掉高價學區房炒作土壤,城市更新告別大拆大建。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給生育減負!降地價動真格,“雙減”列為1號工程,7省份實地督查

不,還沒完。

8月30日,教育部開了一個新聞釋出會,介紹秋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情況。

其中提到:新學期要實現課後服務校校開展全覆蓋、保障時間“5+2”等;

部署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降低學生考試壓力等工作,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不得以任何名義設定重點班。

還提出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對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給予相應的補助等措施。

當然,還有藍白上次跟大家說過的“半月通報”制度。

自2021年9月起,每兩週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進行通報。

通報內容:包括作業時間達標學校比例、課後服務時間達標學校比例、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情況、違規培訓廣告查處情況和群眾舉報問題線索核查處置等8方面內容共計21項指標。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亮點:將教育“雙減”將列為1號工程。

目前,“雙減”督導已被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在綜合考慮各地自查、監測評估、信訪舉報、地域分佈等因素基礎上,擬於11月抽取7個省份開展實地督查。

劃重點:1號工程,7省實地督查。

給生育減負!降地價動真格,“雙減”列為1號工程,7省份實地督查

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這一次,給教育減負的決心如此之大!

從上到下,從試點城市到全國推廣,從多校劃片到教師輪崗,從課外培訓到課後服務,從教師待遇到學校考核。

過去這麼多年來,從沒有像今年這樣的“大魄力”。

一邊是教育,另一邊是住房。

8月29日,深圳重新發布了2021年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地塊溢價率上限統一由45%調整為15%。

此外,本批次用地普通商品住房銷售限價在原限價基礎上下調3%-9。2%不等,安居型商品房銷售限價在原限價基礎上下調2。8%-9。1%不等,透過價格引導進一步穩定市場購房預期。

深圳此舉,有何深意?

在八月中旬,藍白給大家解讀過,天津、青島、福州、杭州多個城市相繼暫緩第二輪集中供地,背後是自然資源部對核心城市的土地出讓政策調整。

除了單宗住宅用地溢價率不得超過15%,還有不得透過調高底價、競配建等方式抬升實際地價,到達上限後透過搖號、一次性報價或競高標方案等方式確定競得人。

給生育減負!降地價動真格,“雙減”列為1號工程,7省份實地督查

降低溢價率,意味著從根本上降低了地價,相當於地方賣地收入“讓利”,用超低的溢價率,附加競政府產權比例面積、競配建人才公租房面積、投報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等環節,再透過新房限價穩住房價,從而達到穩定房地產市場的目標。

這意味著:降低地價,終於動了真格。

以往,地方上基於“價高者得”的土拍機制,土拍溢價率不做太嚴格的限制,即便有了集中供地,部分城市土拍溢價率抬高,再加上竟配建、競自持等措施,實際地價其實一直是水漲船高的,終端的房價自然也不會便宜。

即便新房有限價,開發商拿地成本高,蓋出來的房子變成“豆腐房”,貨不對板,也就在情理之中。

地價是“麵粉”,房價是“麵包”,開發商拿地、蓋房、賣房、回款、再拿地,他們把麵粉加工成麵包,麵粉貴了,麵包價格水漲船高,麵粉的進貨價便宜了,賣出去的麵包價格自然也會更低。

說一千道一萬,這些措施的指向,只有一個:給生育減負。

央視前幾天報道稱: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是1。3,低於國際社會通常認為1。5的警戒線,被認為有跌入低生育率風險的可能。

報道認為:生、養、教的成本高,是不想生育的重要因素。

給生育減負!降地價動真格,“雙減”列為1號工程,7省份實地督查

現在,全國有3億育齡婦女,河北、山東、廣東多個省市,也都開始部署全面瞭解育齡婦女及其生育意願的問卷調查。

這一系列政策的目標,就是給這三億育齡婦女吃下“定心丸”。

換個說法:

讓每個家庭不因孩子上學、考試、教育競爭而焦慮,讓學區房的炒作土壤消失,孩子們都是同一個起跑線。

讓每個家庭在城市裡能“住有所居”,沒錢的住租賃房,有錢的買商品房,降地價、穩房價,流動人口、新市民、本地土著都能活的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