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塵封已久的蘇聯太空梭都去哪兒了?

相當多的人只知道美國的太空梭,卻不知道蘇聯其實也有。作為太空競賽系列的後傳,塵封多年的一地往事,叫人唏噓不已。

你沒看錯,這的確是太空梭,只不過是塵封已久的蘇聯版,而不是美國NASA耀眼的太空梭。這是2016年拍攝的兩架小鳥號太空梭,地點在最大內陸國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附近的機庫裡。

儘管蘇聯太空梭跟美版長得很像,甚至有西方媒體稱,當年KGB克格勃盜取了大量美版資料,為此省下數十億美金的開發成本。不過我卻認為,就算獲取了一些情報,蘇聯也不至於腦殘到撞臉的地步,對於航天技術專家來說,最優設計方案往往只有一種,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應該說,蘇聯基本上是獨立研發的太空梭。早於1950年代末太空競賽早期,蘇聯航天界就提出「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船計劃」,也就是太空梭的雛型構想。但直到1970年代初,美國開始啟動太空梭計劃時,蘇聯才連忙秘密啟動「暴風雪太空梭計劃」,從紙上談兵變成動真格。

為什麼叫暴風雪計劃?除了暴風雪是蘇聯的典型天氣外,最主要原因是太空梭的構想,最早源於研發高空噴氣式客機風暴(Burya),後來被叫停,結果全部改作「暴風雪太空梭計劃」,名稱代號也一併改為暴風雪(Buran)。

暴風雪計劃是蘇聯太空探索史上最大規模、最昂貴的計劃,先後建成兩架完整的太空梭:暴風雪號、小鳥號。

暴風雪號大小跟波音737客機相差無幾,外形跟美國太空梭也差不多,稍稍比美國大一點點。 設計運載人數10人,要比美國的7人多哦。設計飛行壽命100次。從設計思路上,擺明了就是要比美國的稍稍高一點。除了伏特加,蘇聯人看重的還是面子。

暴風雪號凝聚的是當時蘇聯舉國體制最先進的航天技術,在很多方面甚至還超過了美國的技術指標。

暴風雪號太空梭自始至終都擁有全自動駕駛功能,而美國則是在2003年哥倫比亞號失事3年後,在2006年發現號上加裝了自動降落功能,而非全自動駕駛功能。

在隔熱瓦片放置方法上,蘇聯更勝一籌。暴風雪號太空梭上的隔熱瓦片,沒有灰色的加強碳化物嵌板,也沒有嵌在機頭蓋帽上。而加強碳化物嵌板的損毀,已被視作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解體失事的主因。

暴風雪號在標準設定上,可以搭載30噸飛抵地球軌道上,而美國的只有25噸。同時,暴風雪號設計可以從軌道運載20噸元件飛回地球,相比美國只能載回15噸。

暴風雪號被設計成可以平放在發射臺,以便被特製的火車軌道運送,到達發射場地後才垂直襬放。這使得暴風雪太空梭的移動比美國太空梭要快,畢竟美國太空梭只能作垂直移動,因此移動非常緩慢。

蘇聯太空梭從1980年開始建造,1984年第一架成型暴風雪號建成,但直到1988年才發射升空,這期間共建造8架試驗機,用於多次軌道測試飛行,為暴風雪號正式飛行趟路。

1988年11月15日,暴風雪號太空梭首航、也是唯一一次軌道飛行,屬於無人駕駛,機上沒有安裝生命保障系統,操控臺也沒有安裝任何軟體,太空梭完全是遙控飛行,共用了206分鐘圍繞地球兩圈,比加加林首飛時間多了100多分鐘。

封存,似乎成了暴風雪號太空梭的宿命。2002年5月12日(5。12都有點不吉利),因為年久失修,停放暴風雪號的機庫,就跟多年爛掉的棺材一樣,塌了。結果機體連同能量號火箭都被倒塌的機棚壓毀。機毀人亡,只是不在天上。

首飛之後不久,由於蘇聯政局波動和缺乏資金,蘇聯的終結者戈爾巴喬夫對此也不熱衷,於是暫時叫停。1991年蘇聯解體,1993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徹底終止太空梭計劃。至此,整個暴風雪計劃蘇俄已經花掉200億盧布。

據稱蘇聯解體前後,中國曾評估過這款太空梭的價值,甚至動過買來的念頭,但最終作罷。畢竟不像擁有蘇聯航母那樣,具有軍事緊迫性。

小鳥號太空梭,是蘇聯暴風雪太空梭計劃中的第2架,1988年開始建造,1993年暴風雪太空太空梭計劃停止後,小鳥號建造也隨之停止,當時整機已完成95%~97%,現為哈薩克擁有。當然,小鳥號並不是蘇聯官方的正式名稱,蘇聯稱為Буран 1。02(即太空梭 1。02)。

還有三架太空梭沒等建成,就胎死腹中了。貝加爾號太空梭完成了30~50%,屬於暴風雪號和小鳥號的升級版,現在儲存在莫斯科近郊茹科夫斯基的飛行博物館。

2。02號、2。03號僅僅建造了少部分就終止了。關鍵部件被拆除後,現躺在莫斯科郊外的圖西諾,任憑風吹日曬,任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