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史奇人軼事——李淳風

淳風幼俊爽,博涉群書,尤明天文、歷算、陰陽之學。——《舊唐書》

說起李淳風,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一本書和一個人,這本書就是《推背圖》,而這個人就是袁天罡。李淳風9歲入道,是一個道士。其實,李淳風的成就頗多,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稱其為科學家更合適。

歷史奇人軼事——李淳風

李淳風(公元602—670年)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精通天文、歷算、陰陽、道家之說,是《推背圖》的作者之一。岐州雍(今陝西鳳翔)人。其父李播,隋時官居高唐尉,後棄官為道士,號黃冠子。淳風幼時通群書,尤善天文、歷算、陰陽之學。唐太宗貞觀初,授將仕郎,直太史局。

貞觀七年(633),創造出渾天黃道儀。用銅製成,全儀有內、中、外三層,下據準基,狀如十字,末樹鰲足以張四表。外層固定不動,名叫六合儀,包括有天經雙規、渾緯規、金常規(即地平、子午、赤道三環),相結合於四極之內,備二十八宿、十干、十二辰,經緯三百六十五度。中層稱三辰儀,可以轉動,園經八尺,包括有璿璣規、黃道規、月遊規(即黃道、赤道、白道三環),天宿矩度,七曜執行,皆在其中。內層名叫四遊儀,夾有窺管可旋轉之赤經環。又為論證前代渾天儀之得失,著《法象志》七卷。太宗稱讚他創制的渾天黃道儀,加授承務郎。

貞觀十五年(641),轉太史丞,撰寫《晉書》及《隋書》中之《天文》、《律歷》、《五行》諸志。高宗顯慶元年(656),因修史有功,封昌樂縣男。國子監與算學博士梁述、太學助教王真儒等,校注《五曹》、《孫子》等10部算經,對教學研究做出重大貢獻。

歷史奇人軼事——李淳風

龍朔二年(662),改授秘閣郎中,又在劉焯《皇極曆》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制出《麟德歷》,重新採用定朔,改進了計算方法,避免連續數月出現大小月,並廢除了古歷中章部紀元法。他還撰有《典章文物志》、《乙巳佔》、《秘閣錄》、《齊民要術》等十餘部著作。

咸亨初年(670)卒,官終太史令,終年68歲。

李淳風一生著述頗豐,除《五代史志》,還有《乙巳佔》《皇極曆》一卷、《懸鏡》十卷、《文史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閣錄》十幾部,並對《齊民要術》《本草》等幾十部書籍進行過校注。

史學:五代史志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淳風受詔“預撰《晉書》及《五代史》”,“其天文、律歷、五行志,皆淳風所作也”。《五代史》為梁、陳、周、齊、隋五代的歷史,後來其中的“十志”併入《隋書》,所以《五代史志》就是《隋書》中的“志”。李淳風撰寫天文、律曆志時,對自魏晉至隋朝這段歷史時期天文、曆法與數學的重要成就,作了較全面的蒐集和整理。

數學:算經

李淳風在數學方面的主要貢獻,是編定和註釋著名的十部算經。這十部算經後被用作唐代國子監算學館的數學教材。唐代在隋的基礎上舉辦數學教育,並以算取士。顯慶元年(656年)於國子監內設算學館,同時著手選編算學教科書。李淳風負責編定和註釋《五曹》、《孫子》等著名的十部算經。

歷史奇人軼事——李淳風

天文學:麟德歷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頒行了傅仁均的《戊寅元歷》。由於《戊寅元歷》的一些計算方法有問題,頒行一年後,對日月食就屢報不準。李淳風根據他對天文曆法的多年研究和長期觀測,於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編成新的歷法。經司歷南宮子明、太史令薛頤、國子祭酒孔穎達參議推薦,唐高宗下詔頒行,並命名為《麟德歷》。

乙巳佔

《乙巳佔》10卷,是李淳風的一部重要的星占學著作。中國古代許多著名的天文學家都涉獵星佔,受其父的影響,李淳風“幼纂斯文,頗經研習”。他相信“政教兆於人理,祥變應乎天文”,故於天文、星佔情有獨鍾,《乙巳佔》即是李淳風“集其所記,以類相聚,編而次之”所成。李淳風於書中“採摭英華,刪除繁偽”,全面總結了唐貞觀以前各派星占學說,經過綜合之後,保留各派較一致的星佔術,擯棄相互矛盾部分,建立了一個非常系統的星佔體系,對唐代和唐代以後的星占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過了一千多年後,英國人蒲福(Francis Beaufort,1774年—1857年)於1805年才把風力定為12級共13個等別。以後又幾經修改,風力等級自1946年以來已增加到18級。

創物學:渾儀

渾儀是古代觀測天體位置和運動的重要儀器。唐太宗貞觀初年,李淳風“推驗七曜,並循赤道。今驗冬至極南,夏至極北,而赤道當定於中,全無南北之異,以測七曜,豈得其真?”在曆法計算中,要按黃道度推算日月五星的執行,才能既簡便又精確地算出朔的時刻、迴歸年長度等重要資料,於是他在總結歷史經驗和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建議製造按黃道觀測日月五星執行的渾儀。唐太宗採納了這一建議,下令製造李淳風所設計的渾儀。貞觀七年(633年),此儀制成。

武代李興及墓地疑雲

相傳,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京城上空出現異象,大白天都能看到太白星,那時候科技落後,唐太宗就認為此乃不祥之兆,而且傳出了“帝傳三世,武代李興”的說法。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江山落入他人之手,這讓唐太宗如坐針氈,別說吃飯了,連水都不想喝。

李淳風掐指一算,算出“武”指的就是武則天,但他勸說皇帝不要殺武則天,否則會出現比她更厲害的人,到時候局勢就無法控制了。唐太宗也是明白人,對李淳風的話深信不疑,就採納了他的建議,沒有對武則天動手,雖然後來武則天稱帝了,但她死前還是把皇位傳給了兒子李顯,江山又回到李氏家族手中,這一切都在李淳風預料之中。

常言道:“神醫不能自醫”,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李淳風曾經想為自己找一塊風水寶地,希望死後不被盜墓賊打擾。但是,他連續給自己卜了很多卦,結果都一樣,不管他葬在何處,都躲不過盜墓賊的魔爪,內心鬱悶不已。另外,他也給袁天罡算了一卦,得到的卦象甚是吉利。

歷史奇人軼事——李淳風

在他病逝之前,袁天罡來看望他,李淳風拉著袁天罡的手,有氣無力地說道:“我的墓地早晚都會被盜,而您的卻千年無人敢動,在這一點上,我比不上你啊!”袁天罡沒有說什麼,只是安慰李淳風,讓他別胡思亂想,好好養身體,以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李淳風死去兩百多年後,天下陷入戰亂,一夥猖狂的盜墓賊,就把他的墓地給挖了,而不遠處的袁天罡墓地,一直儲存完好,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墓中沒有陪葬品嗎?當然不是的。原來,袁天罡的墓地恰好處在軍營的管轄範圍,就算給盜墓賊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打這座墓地的主意,否則分分鐘被滅掉。儘管朝代不斷更迭,但袁天罡的墓地始終被士兵所保護著,看似只是巧合,其實正是袁天罡的高明之處。

那麼,李淳風和袁天罡到底誰更厲害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