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曾靜生於1679年,是清朝中期罕見的“革命家”。

據記載,幼年喪父的曾靜被母親養大,家境非常清貧。與大多數讀書人一樣,曾靜曾熱衷於科考,但連年名落孫山使他有了挫敗感。屢試不第的曾靜回到故鄉,當了一名私塾先生,對科舉制頗有微詞的曾靜開始向學生們傳播反清思想。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雍正五年,曾靜在一篇呂留良的文章中讀到了“其中雖有數十年,天荒地塌非人間”的“妙語”,頗為感慨。曾靜認為,呂留良有當皇帝的才華,可惜他沒有當皇帝的運氣。傾慕呂留良的曾靜特地派學生張熙前往浙江,拜訪呂氏。

此時,呂留良已過世四十年有餘,他的兒子呂毅中接待了張熙,並贈送張熙父親的幾篇遺作,其中包括一些日記草本、抄本、詩稿等。張熙將這些作品帶回故鄉後,曾靜如獲至寶,十分欣慰。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曾靜沉浸在“反清前輩”的文章中無法自拔,更加堅定了自己偏激的政治主張。後來,曾靜將自己的觀點寫進了《知新錄》等幾部作品中。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為何說曾靜的思想較為偏激呢?

在他的著作中,出現了諸如“春秋時皇帝,該孔子做;戰國時皇帝,該孟子做;秦以後皇帝,該程子做;明季皇帝,該呂留良做,如今卻被豪強所壽。”的歪理,此外曾靜還批判了雍正皇帝,羅列了關於他的十條罪狀,稱雍正是古往今來第一昏君。

後來,曾靜愈發堅信自己的理論,開始宣揚“華夷之分”的思想,鼓勵漢族老百姓站出來反抗滿清,匡扶漢統。後來,曾靜聽聞川陝總督嶽鍾琪多次要求進京覲見皇帝,卻遭到清廷的拒絕。

嶽鍾琪是何許人也?

此人正是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

曾靜認為,岳飛的死敵正是金人,而金人又是滿清的祖先,所以岳家人應世代與女真人有仇。由此,曾靜便派高徒張熙帶著書信找上嶽鍾琪,希望嶽鍾琪能夠造皇帝的反。在書信中,曾靜闡述了自己的那套理論,又勸嶽鍾琪應以反清抗金為己任,勸他效仿祖上岳飛與金人鬥爭到底。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為何雍正不肯接見嶽鍾琪呢?

這還要從前一年說起,當時在川陝地區有個叫盧漢民的傢伙四處宣稱,嶽鍾琪要帶著川陝軍隊造反,一時間這個流言傳遍了京城。後來,官府立即逮捕了散播謠言的盧漢民,經審問發現,此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他的話不足為信。於是,朝廷將盧漢民處死了事。

這起事件勾動了嶽鍾琪的敏感神經,他立即入京請求覲見雍正,並提出要辭去總督一職洗脫嫌疑。雍正根本沒把流言當回事,並未召見嶽鍾琪,只是吩咐他繼續“鼓勵精神,協贊朕躬”。見皇帝如此關照自己,嶽鍾琪自是感恩戴德,宣誓永為清廷效犬馬之勞,絕無二心。

正當此時,曾靜的弟子張熙“自投羅網”,勸嶽鍾琪造反。為了報答聖上,嶽鍾琪一邊將張熙留在府上與其周旋,一邊派人快馬加鞭將訊息送到京城,請雍正進行定奪。雍正聽聞訊息後,不溫不火地下達指示:“遇此種怪物,不得不有一番出奇料理”。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嶽鍾琪是如何進行“出奇料理”的呢?

他先是對張熙進行了一番嚴刑拷打,可這張熙也算是個漢子,任由嶽鍾琪如何拷打寧死不屈。於是,嶽鍾琪立即將其釋放,稱此前的刑訊只是在試探張熙,並與其磕頭拜把子。見張熙掉進了自己佈下的陷阱,嶽鍾琪立即表示自己非常想反清,可惜自己只會打仗,身邊缺個謀士,無法成就大業。

張熙聽聞此言,立即表示自己的老師曾靜正是謀士的不二之選。不僅如此,張熙還對嶽鍾琪表示,老師曾靜已在六省策動了老百姓,大業“一呼可定”。值此之際,嶽鍾琪終於套出了幕後主使曾靜。嶽鍾琪將所有資訊立即彙報給雍正,等待朝廷的進一步定奪。於是,雍正當即命刑部緝拿曾靜,對其進行審訊。

在聽說曾靜是受呂留良影響而發動“革命”時,雍正立即對過世幾十年的呂留良恨之入骨。呂留良生前操守清高,發誓絕不效忠滿清。很多地方官都希望呂留良出山入仕,可呂留良並不買賬。呂留良在家鄉開館講學,向百姓宣揚漢民族立場。雍正將所有責任全部扣在已故的呂留良頭上,認為此人“誣聖祖皇考之盛德”,曾靜等一些反清分子只不過是聽信了呂留良的鬼話,罪不至死。

接下來,龍顏大怒的雍正下達了諭旨,燒燬呂留良生前所留的一切書籍、日記、手稿,並開始迫害呂氏後人。在這場“文字獄”中,呂氏年滿十六歲以上的男性全部被斬首,十六歲以下者發配至官家為奴。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既然“遺禍”數十年的呂留良被挖墳鞭屍,四處宣揚反清思想的曾靜又得到了怎樣的處置呢?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雍正非但沒有處死曾靜,還讓他和張熙成為“活口人證”,親自對其進行了一番勸慰。立場不堅定的曾靜,被雍正的一番話感悟了,思想發生了劇變。這位呂留良思想曾經的“鐵桿擁護者”,被開導成一名極力譴責呂留良的反對者。“痛改前非”的曾靜寫下一部《歸仁說》,在這部作品中極力宣揚清統的合法性,讓老百姓一定要認可清統。

可笑的是,曾靜在《歸仁說》中一再表示,自己之所以做出罪該萬死的勾當,全都是受了呂留良的影響,錯誤地曲解了英明的聖上。同時,在《歸仁說》中出現了大量“皇上淵衷至仁,天性至孝,發慮至誠,修己至敬,而道德之純熟,學問之深淵,歷練之縝密,處事之精詳,則又一理之渾然”之類的話,將雍正抬高到“千古第一明君”的高度。

然而,對曾靜的處置雍正認為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雍正將其供養起來,安排曾靜前往各地觀察吏治,並讓曾靜去江南地區的各學府“現身說法”。此時的曾靜,已化身為“滿清的歌頌者”,四處宣揚雍正的開明之處,並痛心疾首地反思自己的罪狀。

這還不算完,雍正結合曾靜的供詞,寫出了一部關於清統合法性的書籍,名為《大義覺迷錄》,並將這部書頒發天下,供萬民誦讀。這部書經刊印後,被髮放到全國各地的學府中,地方官敦促讀書人認真閱覽,嚴懲翫忽不學者。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1730年四月,清廷製作了《大義覺迷錄》的第一套刻板,一次性印刷了五百冊,將這些冊子發放給所有京官。第二批書籍印製後,又被髮放給各省份的地方官。地方官將朝廷發放的書籍作為藍本,再次刻板,大量影印。最終,從達官顯貴至普通士子,人手一本《大義覺迷錄》。

在當時的中國,尚有不少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為了讓每個人都受到教化,雍正挑選了一批值得信賴的讀書人,讓他們四處宣講《大義覺迷錄》。一時間,全國各地“龍亭”遍佈,讀書人在亭中焚香,營造莊嚴氣氛,向老百姓大聲宣講《大義覺迷錄》。根據史料的記載,在當時蘭州的一場“宣講會”中,總共有上萬名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虔誠地聽著不知所云的演說。

這種荒唐的“宣講會”持續了幾年,雍正認為預期的效果已達到,便昭告天下寬釋了曾靜及張熙。雍正在詔書中稱:“朕治天下,不以私喜而賞一人,不以私怒而罰一人。”此外,雍正還在詔書中特別提到:“曾靜系朕特赦之人。”曾靜被折騰了好幾年,當他誠惶誠恐地向雍正謝不殺之恩時,雍正還信誓旦旦地保證:“朕和朕的子孫,絕不會因為你詆譭過朕而為難你。”

事已至此,看起來曾靜案的影響已告一段落,連雍正都已不追究此事,並稱子孫亦不會為難曾靜,曾靜逃過了一劫。

一個另類秀才的造反:什麼叫“殺人誅心”?政治家的狠毒就在這裡

不過,一切都在雍正退位後發生了劇變。

乾隆上臺後,重新翻案,將此案件再次定性。乾隆的做法與雍正背道而馳,他將曾靜、張熙處以極刑,並要求全國各地銷燬《大義覺迷錄》,並將這本書列為禁書。乾隆提出禁令,民間百姓不得私藏此書,更不得閱讀此書,但凡有違,一律格殺勿論。

從這以後,《大義覺迷錄》被大量銷燬,在後來的二百年時間裡再未見天日。所幸,民間雖無《大義覺迷錄》流傳,但雍正年間內務府的原始刻本卻被保留下來,在新中國成立後此書仍有再版。

在這起“曾靜案”中,涉事的曾靜、張熙、嶽鍾琪、雍正、乾隆等人的觀點與做法非常耐人尋味,這些人向我們反應出時人的思想及滿清統治者對“革命”的態度。可以說,這起案件的始末非常有戲劇性,令人感到五味雜陳。

參考資料:

【《清史稿》、《大清雍正實錄》、《大義覺迷錄》、《歸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