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在封建社會時期,打仗必定會造成人員傷亡,而損失最慘重的戰爭莫過於攻城之戰。一方憑藉高牆進行防守,另一方用盡手段不斷進攻。在大多數的古代城牆上,我們會發現一種極具防禦效果的馬面,但為何兩個馬面竟相聚150米呢?原來,這是因為一種武器決定的: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攻城戰”是發生在城池守衛者和進攻者之間的戰爭。我國古代著名的城池攻防戰爭有很多,比如:睢陽保衛戰。在這場戰爭中,安祿山手下的部將尹子琪率領十幾萬精兵想要佔領淮陽城,但無奈張巡拼命抵抗,雙方損失極為慘重。

城池攻防戰中,攻守方各佔優勢,但想要取得最終的勝利,我們還得看雙方會採用什麼戰術,而見招猜招才是必勝的秘籍。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敵軍兵臨城下,準備發起進攻後,城上的守方會變得比較被動,他們需要根據敵軍的戰略,快速進行佈局。在這個時候,守方並不能準確獲得敵軍的具體資訊,士兵們稍微露頭,就有可能被城下的敵人亂箭射死。

現存的古城很多,而城牆每隔150米左右的距離就會出現突出的矩形墩臺。看到這樣的設計,很多讀者會比較疑惑,這樣的設計究竟對守城一方有什麼好處呢?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從造型上看,這些墩臺的形狀和馬臉很像,所以它們被稱為“馬面”。馬面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城牆防守的死角。古代的城牆在設計上有一個弊端,城牆都是呈一條直線,士兵的防守視角受到限制,對攻到城下的敵人毫無辦法。而馬面為守城一方提供良好的攻擊地點,在側面射箭比從正面向下射箭命擊率更高。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馬面首先見於《墨子》,也就是說至少在戰國時期,它就已經應用在攻城防守戰上了。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馬面是古城池重要的防護措施,在設計的時候,工匠為何不在城池上連續修建,卻讓兩個馬面相距150米左右呢?

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攻城之戰,雙方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弓箭”。因為技術條件有限,士兵們使用的弓箭有效射程為一般為70米,為搭配弓箭的使用,馬面的間距才會是150米。這樣設計後,兩端在馬面上防守計程車兵不僅可以相互策應,還可以用利箭進行夾擊,給敵人致命一擊。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隨著朝代的更迭,馬面在戰爭中使用頻率逐漸增多,但明代開始,馬面的應用的次數卻逐漸減少,甚至成為戰爭中的累贅。因為這個時候,火器已經開始使用,當火器加入戰爭後,馬面不利於火器進行更遠的射擊,還會影響其威力的正常發揮。

古代城牆有種防禦性馬面,為何它們相距150米,是這種武器決定的

時代在不斷髮展,科技在不斷進步。當“熱兵器”成為主流後,城牆慢慢失去作用,馬面也淡出了防禦系統。有些馬面被改為炮臺要塞,有些馬面被直接炸燬,正因如此,我國保留比較完整的帶有馬面的城池數量比較少。

各位聰明的讀者,除了小編介紹的馬面外,你還知道古代城池其他的防禦的措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