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一場驚天血案所導致的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行》是在他被貶江州 ( 今江西省九江市 ) 期間寫成的,而他這次被貶和當時發生的一宗驚天血案有著直接的聯絡。

那麼,導致白居易被貶的驚天血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被害者是誰?行兇者又是誰呢?白居易和他們有什麼特殊關係呢?

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一場驚天血案所導致的

白居易

公元805年,唐憲宗李純即位登基。他是唐朝中後期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從登上皇位那天起,就立志要結束安史之亂後長期存在的藩鎮割據局面,恢復大唐帝國當年的輝煌與榮耀。

當時,面對一些藩鎮的節度使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不服從朝廷詔令的政治態勢,京城長安金鑾殿上的文武群臣分成了意見相左的主戰派和主和派。後者主張實行懷柔政策,暫且維持現狀,以免激化中央和藩鎮節度使之間的矛盾;前者則要求皇帝對肆意妄為的節度使採取強硬措施,誰不聽中央號令,就集中兵力把誰滅掉,殺雞駭猴,以儆效尤。

在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等主戰派大臣的擁護支援下,唐憲宗先後平定了西川、夏綏、鎮海等地節度使挑起的叛亂,大大地長了朝廷的志氣,滅了藩鎮的威風。

唐憲宗取得的一個個勝利對那些想跟京城的皇帝分庭抗禮的節度使產生了強大的震懾力。他們既懼怕朝廷大軍前來圍剿,又不甘心將既得利益還給皇帝,只好一面假裝對中央政府俯首聽命;一面暗中養精蓄銳,企圖頑抗到底。

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一場驚天血案所導致的

唐憲宗

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了,他的兒子吳元濟想在老子死後繼續控制淮西,不但秘不發喪,還以死人吳少陽的口氣上表,說自己病了,請皇帝允許兒子吳元濟繼任淮西節度使。志在一統天下、中興大唐的唐憲宗當然不會同意,吳元濟一看皇帝不給面子,就來橫的,先燒了離他地盤近的舞陽、葉縣,接著又攻掠魯山、襄城、陽翟 ( 今河南禹州 ) 等地,害得當地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唐憲宗得到昊元濟叛亂的訊息,勃然大怒,任命宰相武元衡全權負責平叛事宜,籌集糧草,調動軍隊,準備發兵討伐淮西叛匪。

吳元濟跟朝廷翻了臉,白臉是唱定了,他暗中的盟友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和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則上臺唱起了紅臉,戴上忠君愛國的假面請求皇帝赦免吳元濟,讓他接他老爹的班,以便化干戈為玉帛,結束戰亂局面。唐憲宗戰意已決,不為所動,王承宗見皇帝不好惹,就下臺休息了,李師道雖然也下臺了,但他卻沒有閒著。

李師道是個極為狠毒的傢伙,他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於是派人裝扮成盜賊從山東淄博千里迢迢竄到河南滎陽 ( 當時叫河陰 ) ,在朝廷最大的糧倉裡放了一把火,給還沒出發的中央軍造成了巨大的後顧之憂。

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一場驚天血案所導致的

唐憲宗堅定如山,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李師道不由得慌了手腳,這時,他旁邊的狗頭軍師們出了一個更狠毒的主意:“皇帝像王八吃秤砣樣鐵了心地要攻打蔡州討伐吳元濟,無非是因為有武元衡和裴度為首的強硬派給他出謀劃策。如果咱們派武林髙手到長安把這兩個人秘密幹掉,那些嚷嚷著要打仗的大臣們就會嚇得屁滾尿流,不敢吱聲了。沒有了他們支援,皇帝就老實了,這仗就打不起來了,咱們也就不用擔心了。”

六月的一天,武元衡騎著馬在幾個僕人的陪伴下踏著黎明前的夜色上早朝,剛出他居住的靖安坊東門,突然一支暗箭從背後射中了他。僕人們哪見過這陣勢,嚇得四散奔逃,惡毒的刺客趕上受傷的武元衡,殺害了這位忠君愛國的宰相,並且殘忍地砍下他的頭顱去向主子邀功請賞,武元衡殷紅的鮮血淌滿了長安城的黎明。

幾乎在同一時間,從通化坊去上朝的裴度也遭遇了李師道派來的刺客,“傷其首,墜溝中”。忠僕王義從後面抱住賊人大呼抓剌客,不幸砍斷了左臂。刺客見有人聽到叫聲向行剌現場奔來,不敢繼續行兇,落荒而逃,命大的裴度在王義的拼命保護下因所戴“氈帽厚,得不死”。

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一場驚天血案所導致的

當朝宰相武元衡被刺身死的驚天血案轟動了京城內外、朝野上下。唐憲宗對失去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國之重臣感到極為痛心,但他並沒有被藩鎮的囂張氣焰所嚇倒,而是更加堅定了要掃平叛亂,削除割據的決心。裴度也沒有屈服於淋漓的鮮血,傷愈後他以更大的勇氣投入到平定淮西叛亂、結束藩鎮割據的偉大事業上。這才有了名震青史的“李愬雪夜入“蔡州”;這才有了河北三鎮獻土請降,歸順中央;這才有了彪炳史冊的唐憲宗時代的“元和中興”。

淮西叛亂被朝廷平定,吳元濟在長安被梟首示眾後,殺害武元衡的幕後黑手李師道出於懼怕上表表示聽命朝廷,並願獻沂、密、海三州,但不久又反悔了。唐憲宗大怒,下令諸鎮大軍圍攻李師道,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李師道被手下將領劉悟殺死。

李師道被殺之前,唐憲宗和裴度等大臣們一直不知道他才是殺害宰武元衡的真兇,他們的懷疑物件是當時和李師道一起上表,請求赦免吳元濟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唐憲宗認為如果興師動眾、大張旗鼓地追查殺害武元衡的兇手,勢必會打草驚蛇,導致王承宗和吳元濟聯手對抗朝廷,於是就將計就計,假裝糊塗地把這筆賬算在了吳元濟的頭上,但是並沒有公開宣佈。

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一場驚天血案所導致的

琵琶行

武元衡被害時,白居易正在中央政府擔任諫官。一身正氣、滿腔熱血的大詩人見忠君愛國的武元衡死的那般慘烈,而朝廷對於真兇是誰卻緘口不言,就直接上書唐憲宗要求徹查幕後兇手,以慰忠臣在天之靈。

唐憲宗本來就對白居易在國家面臨分裂危機時寫新樂府詩批判朝廷的“小”弊端 ( 如宮市、重賦等 ) 頗有意見,認為白居易有些不識時務甚至是不知好歹 ( 當初正是唐憲宗提拔了白居易 ) 。看到他那份可能引起亂子的奏章就更生氣了,大筆一揮,以“越職言事”之罪把白居易貶到潯陽江邊的江州去了,這才有了流傳至今的千古絕唱《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