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若不是有人提示,@才曉得 真不曉得湖南株洲市有一個昭陵。很顯然,這個昭陵不是陝西那個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氏合葬的“昭陵”,並且與“陵”無關,與東漢傳奇的伏波將軍馬援有關。清初那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在這裡放了“一把火”,許下的諾言成為當地痛苦的記憶,同時也是一個笑談。@才曉得 慕名來到株洲昭陵老街,欣賞江景,訪古問今。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株洲昭陵老街位於淥口區南洲鎮,原屬株洲縣洲坪鄉,緊鄰湘江,因江而生,因江而興。@才曉得 一到昭陵古街,就被那清澈的江水所吸引。您看看圖片,湘江與藍天輝映,宛如一塊碧玉,讓人情不自禁地想撫摸一下,此時,江面來了一艘貨船,朝下游駛去,似乎擾了這份安寧,也似乎增添了幾分生氣。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當地一位老哥豪爽、好客,和@才曉得 聊了很久。“若知昭陵城,勝似長沙郡,要知街多長,三千六百鋪,還除、熬糖、打豆腐。”老哥說起當地民謠,眼中閃爍著無限榮光。一些歷史資料顯示,昭陵古街因為位置獨特,在依賴水運的古代,迅速發展,一度成為湘江上的重鎮,目前仍保留多個渡口,江邊還有很多老街的繁華印記,是株洲輕鬆遊的好去處。

民謠中的“還除”是什麼?當時沒問清楚,現在也沒弄明白。路過的高人,懇請您指點一下。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多位當地村民告訴@才曉得,東漢光武帝時期,傳奇的伏波將軍馬援受命前往交趾(今越南)平叛,曾在此駐兵、生活。五代十國時,馬殷踞湖南,尊伏波將軍馬援為祖先,奏請唐王李升封馬援為昭靈英烈王,此地始稱“昭靈”。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後來,宋代著名文學家樂雷發(湖南籍)寫了一首《昭陵渡馬伏波廟》:

功名要結後人知,馬革何妨死裹屍。

漢帝可能疑薏苡,湘民卻解薦江蘺。

紙錢撩亂巫分胙,粉壁闌斑客寫詩。

墮水跕鳶無處問,灘頭斜照曬鸕鷀。

各位注意到了吧,著名文學家、大詩人樂雷發先生也有筆誤,將“昭靈”寫成“昭陵”。後來,這裡的地名就成了“昭陵”。還有,這首詩裡面的字,您全部認識嗎?尷尬哦,至少有三個字,我查了字典。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株洲昭陵有一個特別的故事,與那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有關。多位當地人向@才曉得 講述了這個故事,內容大同小異。

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不滿朝廷撤藩,開啟“三藩之亂”,轉戰各地,生靈塗炭。幾年後,吳三桂兵敗,準備退回衡州(今湖南衡陽)。撤至株洲昭陵古街時,天色已晚,伸手不見五指。已成驚弓之鳥的吳三桂,為了讓大軍順利渡過昭陵灘,令人在昭陵街上放火照亮江面。那個時候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以木料為主,這一把火趁著風勢,越燒越大,將昭陵街毀於一旦。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吳三桂當時許諾,如果他當上皇帝,一定重建昭陵古街。這樣的話,誰信?大家不敢怒不敢言。結果呢,吳三桂在衡州做了5個多月的皇帝,過了一把“皇帝癮”,哪裡還記得這個許諾?實際上,即使記得,已是喪家之犬的吳三桂也沒這個機會和能力,來實踐諾言。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株洲昭陵不是“陵”,與東漢馬援有關,吳三桂“一把火”毀了諾言

株洲昭陵除了江景秀麗,歷史厚重,據說還是釣魚的好地方。可惜,當天@才曉得 來去匆忙,沒有找到“最佳釣點”。有空的話,喜歡釣魚的我,定當重訪昭陵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