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拾壹)凍傷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今天把長津湖戰役做個收尾,最後一個問題,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產生了大量凍傷,是誰的責任?

看著前邊很多朋友為這個問題吵個不亦樂乎,我想了很久要不要寫這個,後邊想想還是寫出來吧,真理越辯越明,不是嗎?

大量凍傷凍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認為,客觀因素大於主觀因素。首先來分析客觀原因:

1、地理和氣候,長津湖地區屬於朝曱鮮北部的蓋馬高原,本身就直面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冰原,氣候寒冷,人煙稀少。而且,朝曱鮮有個外號叫“隱士之國”,外國人對於朝曱鮮,尤其是相對貧瘠的朝曱鮮北部瞭解非常少,不僅僅是志願軍,甚至美軍也對朝曱鮮北部的嚴寒非常缺乏準備。

志願軍入朝時,大多數部隊僅僅得到一張基礎的世界地圖來看看朝曱鮮究竟到哪裡,有些人看到朝曱鮮的緯度和長江三角洲或者江蘇北部差不多,於是就認為朝曱鮮的氣候和這些地方類似——事實證明朝曱鮮雖然在遼寧的南邊,但氣候比遼寧還冷,甚至蓋馬高原的氣候比黑龍江還冷。

2、補給能力。雙方進入戰場後,都發現了自己預估的離譜,但是,美國人有大量的野曱戰機場,有運輸機群能不惜代價地及時運去大衣和油料,即使是這樣,美軍也出現了以萬計算的凍傷,而志願軍沒有這些工業裝置,什麼都沒有,他們只能用破布料裹住自己的臉和耳朵,一個班10個人共用一條薄棉被,在待機出擊時抱在一團取暖。美軍飛機日夜不停轟炸志願軍的補給線,人煙稀少的長津湖地區根本無法就地蒐集補給,因此志願軍的凍傷要遠高於美軍。

3、兵員組成。三野的前身是華東野曱戰軍,華東野曱戰軍的戰士除了一些作為骨幹的山東籍戰士,大多來自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東南省份,尤其是江蘇北部。這些地方的人在抗凍能力上確實比東北籍戰士為主的四野和西北籍戰士為主的一野差一些,甚至不如以山西、河北、內蒙籍戰士為主的華北野曱戰軍,三野長期在氣候溫和的長江、淮河流域作戰,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對寒冷的朝曱鮮北部缺乏適應。

說完了客觀因素,我們說說志願軍這方面的主觀因素:

1、9兵團如何運用一直存在爭議,27軍曾經從丹東和臨江兩次入朝,在路上折騰了大半個月,如果能把這段時間用來補充冬裝和糧彈,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戰果。

2、在戰役開始前,志願軍對美軍的編制、作戰特點缺乏瞭解,錯誤地認為美軍一個師和果軍一個整編師戰鬥力差不多。結果呢,就人數而言,一個美軍師基本是果軍整編師的1。3-2倍不等,就重武器而言大約10倍,就坦克裝甲車輛來講,就算不計質量,也是50倍以上的優勢(果軍一個整編師配一個坦克連,5-10輛左右M3,M5輕型坦克,有的整編師連這都沒有,而美軍基本是坦克團,陸戰1師雖然是自稱坦克營,但77輛謝爾曼的配備比團還多。)就空軍來講,一個連可以直接呼叫天空中的美機臨空轟炸,這是志願軍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

忽略了這些物質因素,二次戰役前的作戰目標確實訂的有些過高,希望一仗消滅美軍1-2個師,事後來講是不現實的。

長津湖的話題就此告一段落,月底,我們開始一次戰役——雲山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