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雲山,山上樓臺。山水相連,樓臺相對,天與安排。 詩句成風煙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 醉眼睜開,遙望蓬萊, 一半兒煙遮,一半兒雲埋。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

趙禹圭,生卒年不詳,字天賜,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曾出任過鎮江府判。散曲作品現存小令七首。明代朱權評論其曲“如秋水芙蕖”。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

鑑賞:金山為江南名勝,在今江蘇鎮江西北,本在長江中,清末江沙淤積,始與南岸相連。山上有洞泉寺塔等名勝,其中以金山寺最為壯觀。一是建於長江江心;二是依山而築、隨山勢而升。這就是金山寺的獨特的風格所在。古代有不少文人墨客曾登臨此寺,即景抒懷。這首散曲寫的就是作者登上金山寺所看到的壯觀景象並由此產生的內心感受。作者曾作過鎮江府判,對鎮江一帶的風光山水頗為熟悉。作者沒有孤立地就山寫山,就寺寫寺,而是緊緊抓住山立江水中的特徵來寫。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

金山寺倒映江中,山與水連在一起,樓臺上下相互映照。山在水中,水在山上,宛若一派仙境。金山寺因此而為人所讚歎。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

曲子起始的前六句就緊緊圍繞著金山寺的這兩個特徵而下筆。曲子從長江的廣闊浩瀚寫起,又描寫了山岩,然後又從山岩寫到了寺院的樓臺高閣。這樣由此及彼,由低到高,呈層層波及、步步高昇之感。緊接著作者又以“山水相連,樓臺上下”兩句相接,從綜觀上突出了金山寺的這一特點。“天與安排”,即金山寺有巧奪天工之意味。這不僅是對前面文字的總結,也是作者對眼前出現的奇異景象的讚美和歎服,從而又進一步引出下文壯遊的豪興。“詩句成風煙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這七、八兩句對仗工整,將作者喝酒賦詩的豪情與周圍的環境和氛圍相交織,把作者的痴迷與狂喜和金山寺的非常魅力互作因果,使情景交融而出。曲子最後寫登山所見。兩個“一半兒”既迴應了前句“雲山”之意,又表明了遊興濃烈而致不知不覺已到黃昏,金山寺被煙雲籠罩的情景。至此處,作者始由使人忘我的美景中轉回現實,感情也從豪壯而轉為悲涼。這驟然的轉變是整首曲子的情調開闔迴盪,回味無窮。作者不是登臨金山,只是乘船經過,因此能夠遠眺,能夠縱覽,能夠從浩浩長江的廣闊背景上,從山與水、山與雲、山水與樓臺的種種關係上寫出金山景色的詩情畫意,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又能給人以情的感染。因此能將這首《題金山寺》寫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此曲為散曲中寫景的名篇,文字流暢,音韻優美,意境空闊。

趙禹圭 蟾宮曲 題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