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魏忠賢被稱為九千歲,最後卻敗給了17歲的崇禎皇帝,為什麼?

朱由校死後,他的弟弟朱由檢登基為帝,也就是崇禎皇帝。崇禎剛剛登基就把目標放在了魏忠賢身上,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掉了他。要知道魏忠賢在當時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他是明朝晚期權勢熏天的太監,人稱九千歲,能夠混到當時那個地步,也說明他的能力還是有的。可他在年紀輕輕的崇禎面前,完全沒有抵抗力。

魏忠賢被稱為九千歲,最後卻敗給了17歲的崇禎皇帝,為什麼?

之所以如此,其實道理很簡單。魏忠賢的權力來源於皇帝朱由校,很多人怕他其實也是害怕他背後的皇帝。那麼既然皇帝變了,新皇要除掉魏忠賢,那麼自然朝中可以獲得巨大的支援,皇帝想殺他就像捏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失去了權力來源的魏忠賢,只能束手就擒,沒有任何辦法。

魏忠賢不是崇禎親信,他是朱由校提拔起來的。當年魏忠賢入宮後,先是巴結王安,進而傍上了客氏,兩人成為了所謂的對食關係,深受朱由校寵愛。

魏忠賢也一步步成為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皇帝朱由校不理朝政,整天忙著做木匠活,導致魏忠賢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賢被稱為九千歲,最後卻敗給了17歲的崇禎皇帝,為什麼?

客觀說,魏忠賢還是有些利用價值的,畢竟朱由校可以用他對抗東林黨人,但他的壞處也太明顯了。

可是話說回來,魏忠賢這樣的人,這樣的經歷其實並不稀奇,如果不是皇帝的默許,他是不可能有任何提升的,朱由校也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棋子使用而已。

別說崇禎了,就是朱由校,也能夠輕而易舉的除掉他。

等到崇禎上臺後,他那個時候還是個少年,不得不警惕魏忠賢。他不屬於親信,對崇禎的態度任何,崇禎是不清楚的,所以他也只能除掉他。

魏忠賢被稱為九千歲,最後卻敗給了17歲的崇禎皇帝,為什麼?

而當時除了魏忠賢,東林黨人也正在磨刀嚯嚯,一看崇禎的態度,那麼必然掀起反對魏忠賢的行動。

所以魏忠賢的下場是可想而知的。只不過可惜的是崇禎並沒有考慮魏忠賢之後的事,這也是被很多人詬病的,崇禎徹底失去了平衡東林黨人的勢力,導致自己處處受到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