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朱元璋駕崩之後,朱允炆繼承皇位,他上位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削藩。朱允炆雖然年少,但是心智十分成熟,他雖然剛剛登基,但是在朱元璋的幫襯下,他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即使削藩面對的是燕王朱棣,他也有至少一半的勝算的。只可惜在最關鍵的時刻,他誤信了此人的話,失掉了剷除朱棣的良機,造成了靖難之役那樣的悲劇!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建文帝剛剛登基時,便聽從黃子澄和齊泰二人的建議,立即削藩。這的確是個很好的決策,再三考慮之下,建文帝決定先解決掉其他藩王,最後再對燕王動手。於是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齊王等被先後剷除,剪掉朱棣的羽翼之後,建文帝終於要對朱棣下手了!

為了進一步削減朱棣的實力,建文帝派遣工部侍郎張昺接任了北平軍務,又任命謝貴、張信二人為北平都指揮使,掌握北平的軍事控制權,這樣一來,便架空了燕王在北平的大部分勢力。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按照當時的制度,新皇登基,各地藩王都應該入朝拜賀新皇,在當時那樣的局勢下,很多人都認為朱棣不敢入朝,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來了,而且是大搖大擺的來的。據史書記載,建文元年三月,朱棣入朝覲見新皇,在眾目睽睽之下“行皇道入,登陛不拜”。

朱棣的舉動觸怒了眾臣,群臣紛紛上奏,要求就地處死朱棣,但是建文帝卻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就這樣,朱棣完好無損地回到了北平,這裡是建文帝錯失的第一次良機!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建文元年年初,朱棣派心腹葛誠入朝,目的是替朱棣打探朝中訊息,但是令朱棣沒有想到的是,葛誠居然被策反了!葛誠將朱棣交給他的任務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了建文帝,事後又回到了朱棣身邊,成為了建文帝的暗線。

除開葛誠,朱棣身邊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他的妻子,也是徐達的女兒。徐達有一個兒子,名叫徐輝祖,是建文帝身邊的得力助手,這徐輝祖與妹妹關係極好,二人常常聊天,閒話家常,難免就會聊到朱棣的事情,徐輝祖也正是透過這層關係,替建文帝打聽到很多重要的情報。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朱棣身邊有朱允炆的間諜,朱允炆身邊自然也有不少朱棣的間諜。明朝初期,宮中宦官地位極低,朱棣卻一反常態,主動對宮內宦官示好,還經常給他們送禮,一來二去的,這些宦官也就變成了朱棣的內線,他們時刻為朱棣提供著建文帝的訊息。

朱棣察覺局勢愈發緊張,於是回到北平向朝廷告假,稱自己患了重病。不久之後,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習俗,朱棣理應回去祭拜,但是由於他“病”得實在太重,無法回京,於是他派出三個兒子入京替他祭拜,以彰顯自己的誠意,並向朝廷表示自己並無異心。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其實朱棣和朱允炆二人都知道彼此的心思,只不過還沒有捅破中間那層紗紙罷了,此次朱棣派遣三個兒子入京,其實是大錯特錯!

朱高熾三兄弟一入京,齊泰就勸說建文帝立即下旨拿下他們三人,可黃子澄卻不同意這樣做,他認為這樣會打草驚蛇,提前暴露朝廷削藩的意圖。黃子澄的此番擔憂實屬荒謬,因為當時建文帝已經開始削藩,五六個藩王都已經倒臺,朝廷的目的太過明顯,朱棣又豈會不知呢?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他們二人爭執不下,建文帝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但是最後,建文帝還是聽從黃子澄的建議,決定放了他們兄弟三人,朱允炆失去了第二次機會,也是最後一次戰勝朱棣的機會。

朱棣將三個兒子派出去之後不久便開始後悔,他已經做好了失去這三個兒子的準備,卻沒想到,最後兒子們全都完好無損地回來了,甚至還胖了一些,朱棣心中的喜悅不言而喻。這一次的失而復得,讓朱棣更加明白權力的重要性,他沉思片刻後,終於決定放手一搏。

建文帝本有機會除掉朱棣,卻因誤信此人的話,釀成一場悲劇!

後來的靖難一役,朱棣成為最後的贏家,也因此逼死了自己的親侄子,很多人會認為朱棣心狠手辣,但是這場血親之間的廝殺,真的是朱棣願意看到的嗎?筆者認為,朱棣或許的確不願意居人之下,但是朱元璋在世之時,他還是乖乖地回到了北平,護衛邊疆。建文帝繼位之後,立即著手削藩,朱棣實力雄厚,朱允炆定然不會留他活口,這場內鬥,其實是朱允炆先挑起來的!倘若建文帝沒有削藩,朱棣還會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