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人講究先修身再幹事業,為何當代人沒這耐心了?

古人把一個人一生分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幾個階段,並且認為修身不成功就做不到齊家,齊家不成功就做不到治國,治國做不到也就做不到平天下,古人的壽命也就五六十年,可能到去世那一天都沒能做到修身,那麼古人的這種觀點對不對呢?

古人講究先修身再幹事業,為何當代人沒這耐心了?

劉邦發跡之前沒讀過什麼聖賢書,他一直把讀聖賢書的稱為“腐儒”,劉邦同樣也沒有修身,成天到處結交朋友,但是最後卻幹出了一番很了不起的事業,那些修身的人最多成為劉邦的大臣,從這方面來看能不能幹出事業跟修不修身沒太大關係!

就好比很多人談論的大學生是繼續考研深造還是直接就業比較好?當然是繼續深造比較好,因為雖然有小學畢業的事業成就也很高,但總體還是比不過高學歷的。再回到先修身再幹事業這個問題,雖說劉邦領導張良、蕭何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但從機率上來說不修身能有劉邦這種成就的實在是太少了,而大部分目不識丁的大老粗一輩子都是一介匹夫。

古人講究先修身再幹事業,為何當代人沒這耐心了?

現代人是不信修身齊家這些的,直接就想著幹事業,因為時代發展的太快了,如果真按照先修身再幹事的節奏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對於現代人來說機會是最重要的的,對古人來說也是這樣的,劉邦趕上了楚漢風雲際會,在這時候又哪裡有機會等修身呢?等你聖賢書讀完了劉邦也當上皇帝了,那你只有透過考試給劉邦打工了!

在古代劉邦遇到的機會是千載難逢的,這時候誰把握機會能力強誰就勝出,但在楚漢相爭之後的幾百年裡一切歸於平靜,在這以後想出人頭地、幹出事業就真需要先修身了,你要沒有東方朔的水平你沒機會見到漢武帝。

古人講究先修身再幹事業,為何當代人沒這耐心了?

先修身再幹事並沒有過時,即便是放在現在也是正確的,當一切平靜之後你面對的不再是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