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好皇帝嗎?半世英明 半世昏庸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好皇帝嗎?半世英明 半世昏庸

第1節 奪權造盛世之謎

經歷了武后當政、韋后亂政,他是如何披荊斬棘而登上權力的頂峰的?“安史之亂”,是昏君誤國,還是奸臣當道?馬嵬坡兵變,面對自己最寵愛的女人,即便身為帝王也救不得,是自私自利還是為形勢所迫?那位大唐最美的女人,果真是三尺白綾而香銷玉殞,還是死裡逃生流落他鄉?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好皇帝嗎?半世英明 半世昏庸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又稱“唐明皇”。他長得器宇軒昂,善騎射,通音律。他是獨步古今的君主,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偉大與渺小融於一體,雄健與軟弱集於一身,光榮與恥辱凝於一人。

他開創了“開元盛世”,將大唐王朝的繁榮推向了頂峰。但其後期的昏聵又直接釀成了“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因此由盛而衰。

在唐玄宗登基前,政事極為混亂複雜,他是如何披荊斬棘而登上權力的頂峰的?

“安史之亂”,是昏君誤國,還是奸臣當道?

馬嵬坡兵變,面對自己最寵愛的女人,“君王掩面救不得”,是時勢所迫還是為政治陰謀所陷?

當太上皇時,他又是如何打發手上沒有權力的日子的?

那位大唐最美的女人,是死於馬嵬坡兵變,還是死裡逃生流落他鄉?

提到唐玄宗,就不能不提到太平公主。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大明宮詞》裡描繪了一個勇敢果斷、胸懷博大的女性,她就是太平公主。在劇中,這樣一位偉大的女 性最後卻在面對來自侄子李隆基的超乎姑侄的愛戀之情,並被認定是李隆基稱帝的唯一障礙之時,最終以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歷史上,李隆基是這樣奪得 帝位的嗎?

唐玄宗李隆基出生的時候正值武則天主政要做女皇之時,所以他小時候就經歷了錯綜複雜的宮廷政變。這樣的環境也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堅強的性格。他小時候就胸懷大志,在宮裡自詡為“阿瞞”,雖然不被掌權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見。

在他七歲那年,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金吾將軍(掌管京城守衛的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衛,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裡是我李家的朝 堂,幹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護衛!”弄得武懿宗看著這個小孩兒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倍加喜歡。到 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女皇武則天離開了人世,唐中宗李顯繼承皇位。但他懦弱無能,結果朝政大權落到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手中。原來發動政變恢復李唐王朝的功臣――宰相張柬之也被他們貶官驅逐,太子李崇俊被殺。

手握大權的韋皇后也效仿武則天的做法,讓自己的兄長韋溫掌握大權。對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的違法行為不但不加制止,反而大肆縱容。公元710年,唐中宗終於死在了自己最親的兩個女人手上――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

然後,韋皇后便想學習婆婆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只是,還沒等韋皇后動手,一直靜觀時變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搶先發動了政變,率領御林軍萬餘人攻佔 了皇宮,把韋皇后一派全部消滅。然後,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為太子。但李旦也和中宗一樣是個懦弱的皇帝,他不願和太平公主發生正面衝突, 總是忍讓。而太平公主則認為是自己給了他做皇帝的機會,功勞巨大,所以她實際上掌握了朝政大權。

隨著自己勢力的增強,太平公主的野心 也膨脹起來,她也想像她的母親那樣,做女皇。當然,她的主要對手不是睿宗李旦,而是太子李隆基。剛開始,太平公主還沒把李隆基放在眼裡,覺得他還年輕。但 後來瞭解到李隆基的英勇果斷之後,就開始處處防範他。她製造輿論,說李隆基不是長子,沒資格做太子,更不能繼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廢除李隆基的太子 身份,為自己以後做女皇開路。

公元712年,睿宗厭煩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讓給了兒子李隆基。但他仍然掌握著朝政大權: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和軍政大事的決定權。睿宗的讓位加劇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除掉對方。

公元713年7月3日,李隆基果斷地先下手,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親自率領兵馬打敗了太平公主,並殺死她的手下骨幹幾十人,將傾向太 平公主的官員全部罷官廢黜。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三日後返回,被賜死在自己家中,同被處死的還有太平公主的兩個兒子。太平公主的死標誌著唐朝女性參與政治的 結束。唐玄宗終於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當年,唐玄宗把年號改為“開元”。

第2節 馬嵬坡兵變,誰是主謀

馬嵬坡之變,是在“安史之亂”中唐玄宗為避亂外逃,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境內)時發生的一 場流血事件。結果,權傾朝野的宰相楊國忠被禁軍殺死,同日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也香銷玉殞。《舊唐書》卷10《肅宗紀》載其事雲:“……六軍不 進,請誅楊氏,於是誅國忠,賜貴妃自盡。”唐人姚汝能《安祿山事蹟》也有類似記載。但這些記載都只是簡單交代了事件始末,未涉及其他。這似乎是說,馬嵬坡 之變是因禁軍戰士飢不得食而引發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在《舊唐書》卷106《王毛仲傳附陳玄禮傳》中有“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於馬 嵬斬之”的文字,《新唐書》卷121與《傳》中所載略同。說明誅楊之舉早有預謀,並非偶發。再從禁軍將士在馬嵬坡之變中對另一宰相韋見素手下留情並高呼 “勿傷韋相”的情況看,兵變之攻擊目標十分明確,更難說這是一場偶發事件。

既然如此,這一政變究竟如何策劃?緣何而起?後臺人物是誰?何以會有如此結局?為何玄宗在政變中未遭毒手?一句話,馬嵬坡之變的真相如何?

馬嵬坡之變是玄宗天寶年間中樞政局的一次大動盪,是唐代中樞政局內部不同政治集團之間長期鬥爭的結果。它的發生並非偶然,更不是私人之間的恩怨。由於 “安史之亂”的爆發,使這一斗爭有了一個突發的藉口,從而使久蓄的矛盾鬥爭演化為京師之外的一次流血事件。這就是說,當時最意欲處死宰相楊國忠和楊貴妃的 人,一定是同他們有尖銳矛盾、勢不兩立的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在天寶中樞政治集團中,恐怕非太子李亨及其集團中人莫屬。

李亨是在李瑛被廢后於開元二十六年六月被冊立為太子的。自他正位東宮之日起,朝中權相、中書令李林甫就處處與他作對。據《舊唐書》記載,表面上看,李林 甫屢興大獄,陷害李亨,是因為他曾依附武惠妃,想立惠妃之子壽王瑁為太子。實際上這也是唐代太子的特殊身份地位所決定的。陳寅恪先生說:“凡唐代之太子實 皆是已指定而不牢固之皇位繼承者。”所以,李林甫與太子之間產生矛盾,也是不難理解的。數次大獄,李亨都頗覺威脅。為求開脫與自救,他也採取了諸多的自救 方法。

繼李林甫之後接任宰相的楊國忠對待李亨的態度仍然沒有絲毫改變。事實上,李林甫在位時,幾次陷害太子都有他積極參與。由此可 見,天寶年間宰相集團與太子集團之間的較量已非一朝一夕之事。天寶十四年十一月,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舉兵叛亂,對天寶中樞政治格局造成了強烈衝擊。宰相與太 子集團之間的鬥爭不僅未因安祿山叛亂而消弭,反倒因政局的風雲激盪而增添了新的內容。換言之,這一中樞政治鬥爭轉而圍繞“安史之亂”展開。安祿山打出的 “誅楊”旗號,更為這一爭鬥摻進了渾水。

叛軍南下後,來勢兇猛。當年十二月十三日,攻佔東都洛陽,全國局勢急劇惡化。玄宗於十二月辛 丑日頒佈親征詔書,制令太子留守京師,承擔監國重任。此事引起了楊國忠的極大驚恐。據載:“玄宗聞河朔變起,欲以皇太子監國,自欲親征,謀於國忠,國忠大 懼,歸謂姊妹曰:‘我等死在旦夕。今東宮監國,當與娘子等並命矣。’姊妹哭訴於貴妃,貴妃銜上請命,其事乃止。”楊國忠擔心太子監國成為事實,從而使太子 地位得以鞏固,危及楊氏一門,故力阻玄宗親征。結果,因其從中作梗,太子大有希望的監國之任成為泡影。這一親征風波明顯反映出雙方鬥爭較量的內容,太子並 未因此善罷甘休,暗中的較量仍在緊張、激烈地進行。

後來,當時著名的將領哥舒翰因皇太子乃“君之嗣嫡”不能出征被封為“皇太子先鋒兵 馬元帥”,代皇子出征。這似乎是說,玄宗親征未果,卻要令皇太子統兵東討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太子李亨就在名義上控制了這支鎮守潼關的大軍。不知不覺 中,太子李亨因征討叛亂擁有了對軍隊的控制權,後來的事實也的確證實了這一點。

潼關守軍中,以王思禮為首的一股勢力企圖借哥舒翰回兵 之機殺楊國忠。而這一動向,引起了宰相楊國忠的警覺和不安。楊國忠遂奏請皇上選年輕力壯之人三千于禁苑訓練,令劍南軍將領李福德、劉光庭等負責。另招募兵 士萬人,讓親信杜乾運統領,駐於灞上,“名為御賊,實備翰也”。不難理解,楊國忠所防備的,是已成為太子先鋒兵馬的潼關守軍。更何況,王思禮、哥舒翰都是 當年與太子李亨關係密切的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的部下。所以,軍中誅楊之動向與楊國忠之防範,其實正反映出兩大集團之間的鬥爭。

天寶十五 年六月初,為楊國忠招募壯士的杜乾運被哥舒翰找藉口于軍中處死,楊國忠的防備力量不復存在,這又引起他極大的恐慌。他曾對兒子楊暄說:“吾死無日矣。”耐 人尋味的是“翰自是心不自安。”看來,殺杜乾運一事有著極大的政治背景。太子李亨大概正是憑藉其把持的征討大軍開始向楊國忠反擊的。據記載:在長安淪陷 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也“欲於城中誅楊國忠”,只因時機不成熟,沒有付諸行動。但這一資訊卻不可忽視,這也許正表明雙方鬥爭已趨於白熱化。

面對這一威脅,楊國忠未曾坐待。要解除威脅,就必須解除太子李亨對潼關守軍的控制權。所以,當務之急是儘快與安祿山決戰。所以,楊國忠極力鼓動哥舒翰出 戰。這一動議也恰合玄宗心意。其實一開始,朝廷就對“安史之亂”缺乏應有的重視,甚至以為朔胡犯闕,是自取滅亡,敗之必計日成功。玄宗遂不顧前方將領力主 堅守的意見,數派使者敦促大軍出關作戰。由於錯誤地估計了前線形勢,致使哥舒翰出關後慘敗,長安門戶洞開。

隨之而來的是玄宗攜少數皇 室成員及部分大臣秘密出逃。楊國忠與李亨之間的較量仍在暗中緊張地進行著。臨行前,玄宗曾令陳玄禮選良馬九百匹,厚賜禁軍戰士錢帛,還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 諭沿途,以例接駕。所以,說玄宗出逃毫無準備並不屬實。但因王洛卿及沿途地方官員的逃亡,給玄宗數千人逃亡隊伍的飲食供應造成了許多麻煩。史稱“官員駭 散,無復儲供”,故此,也不必完全懷疑玄宗一行到達咸陽後發生飲食困難並出現士兵飢疲情況的真實性。這也正好給暗中操縱、策劃兵變者提供了絕好時機。事變 在到達馬嵬驛時發生而不是別的地方,與逃亡中的這一實際情況當不無關係。逃亡途中,君臣都很狼狽,將士更是苦不堪言,加之大唐王朝已經安享了百餘年的太 平,久無兵戈,如今戰火紛飛,百姓蒙難,人們對楊氏一族的憤恨已經達到頂點,這個時候殺楊國忠,就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由此可知,馬嵬坡之變正是兩大政治集團多年矛盾衝突、相互較量鬥爭的結果。這一矛盾鬥爭對李亨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即位不久,李亨甚至曾想搗毀李林甫的墓館,因謀臣李泌的勸解方罷手。

只是,為何楊貴妃也在政變中同遭禍殃呢?《舊唐書》卷51《楊貴妃傳》雲:“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禍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訣,遂縊死於佛堂。”

似乎是說楊國忠被殺後,政變者出於對封建家族關係的考慮,將其株連。這種因素當然存在。若是隻憑與楊國忠的關係,政變者是否有理由逼玄宗將她賜死呢?看來是有的。

唐代皇后權力極大,故自長孫皇后以來,武則天、韋后等屢幹朝政。玄宗自廢王皇后之後,中宮一直虛位,雖對武惠妃、楊貴妃十分寵愛,且儀比皇后,但皆無皇 後之名,實為防後宮干政。本來,楊貴妃入宮多年,也無干預朝政之舉,但楊國忠勸阻玄宗親征一事,也使她陷入了太子與宰相集團矛盾鬥爭的旋渦之中。太子因此 沒能獲得監國之權,勢必引起對她的怨恨。政變一起,楊貴妃當然在劫難逃。這就是說,政變殃及楊貴妃乃在情理之中。這也是政變的一個重要步驟。看看玄宗聲稱 “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但又不得不“割恩正法”的無奈情形,可體味出楊貴妃之死,實表明玄宗的天子神威與尊嚴已遭損害。白居易《長恨歌》詠“君 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可謂一語中的。這正是李亨亂中奪權所要達到的效果。

正因馬嵬坡之變緣於天寶中樞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 鬥爭,策劃者又以李亨為首,那麼,死者為宰相楊國忠和楊貴妃而“勿傷韋相(見素)”就容易理解了。同樣,何以“馬嵬塗地,太子不敢西行”,何以很快李亨即 靈武登基,另立朝廷,也就好理解了。說穿了,這一斗爭的實質就是權力的角逐。

既然李亨策動政變是為收拾政敵、亂中奪權,何以未對玄宗白刃相加,使之平安入蜀且來年又重返京師?此事關鍵在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態度:陳玄禮仍然忠於唐玄宗,而沒有倒向太子一邊。

縊死楊貴妃後,“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令曉諭軍士,玄禮等皆呼萬歲,再拜而出。於是始整部伍為行計”。畢竟陳玄禮身為龍武大將軍,禁 軍首領人物,他率眾放下武器,向玄宗請罪,當然是為了向皇帝效忠,太子對此也無可奈何。這也說明陳玄禮不曾依附於任何一股政治勢力,而是恪盡職守,忠於玄 宗皇帝。

那麼,為什麼陳玄禮在誅楊一事中會同意與太子聯手行動呢?這確實是個頗令人費解的問題。至少有兩點值得考慮。一是陳玄禮本人 似乎並不反對收拾楊國忠。因為天寶以來楊國忠身兼數職,恣威弄權,在朝廷上下名聲不佳,安祿山起兵又打出“誅楊”旗號,難免讓人形成“兵滿天下,毒流四 海,皆國忠之召禍也”的看法,對楊國忠,“中外群情,不無嫌怨”。陳玄禮也曾這樣說過:“國忠撓敗國經,構興禍亂,使黎元塗炭,乘輿播越,此而不誅,患難 不已。”所以,史有“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的評論。

二是太子李亨對陳玄禮進行了拉攏甚至脅迫。雖然陳玄禮在誅楊一事中打了頭陣,但他並沒有傾向太子。正因為如此,陳玄禮才會得到玄宗的寬容,並允許他繼續護駕入蜀,長安收復後他仍伴駕而返,而沒有隨李亨北上靈武,這也多少反映出陳玄禮與李亨之間並無政治上的勾結。

由於陳玄禮的這一態度,隨玄宗重返京師後不久,他就被唐肅宗李亨勒令致仕了。這一結局也可反映出陳玄禮當年的政治立場及其與李亨的關係。

總而言之,馬嵬坡之變是天寶中樞政治集團內部長期矛盾鬥爭的結果,太子集團乘“安史之亂”中玄宗出逃之機,利用所控制的武裝力量策動了這場京師之外的流 血政變,殺死了政敵楊國忠,並藉機即位於靈武,掌握了最高統治權。楊貴妃之死,實為這一政治鬥爭的必然結局,此事表明太子與玄宗之間存在著分歧,透露出天 寶中樞體制內部的某些痼疾。由此進一步說明馬嵬坡之變的實質在於權力的角逐,並顯示出唐朝最高權力在傳承方式上的某些變化。然而玄宗於兵變後仍可平安入 蜀,實因有陳玄禮的忠心護駕。

正史與《資治通鑑》等文獻中對馬嵬坡之變的記載,事多曲隱。蓋《唐國史》《實錄》皆以肅宗為繼統之君, 故言辭上多回避,不便直書。司馬光也頗重君臣大禮,他仿“春秋筆法”修史,頗為君主諱言。《資治通鑑》用肅宗至德元年而不用玄宗天寶十五年,顯然是尊肅宗 為正統的,故而司馬光也不可能將李亨陰謀策劃政變、亂中奪權之真相記諸史冊。他在《資治通鑑》中記唐高祖李淵起兵太原,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以及在《涑水 紀聞》中記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無不將他們當做受人支配、被動無奈的角色,這皆系正統思想作祟使然。《資治通鑑》中對馬嵬坡之變的記載手法,也與此同出 一轍。

而功過皆有的唐玄宗,一生曾經勵精圖治,也曾經勞民傷財;曾經為大唐社稷除去奸臣、叛逆,也曾經為了女色不顧倫理道德。他的一生有褒有貶,但無論怎樣,作為一代帝王,他的故事仍然值得我們繼續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