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文學

三岔鎮的吳砦城

✫ 作者:郭彥龍

三岔鎮的吳砦城

文/郭彥龍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吳砦,位於陝甘兩省交界處的渭水峽谷地帶,隸屬於天水市麥積區管轄,在西秦嶺末端的野鶴山下,歷史上曾是渭水峽道上東到長安、西達隴西、南下漢中的三岔路口,因而又被稱作三岔。而吳砦之名卻始於南宋愛國將領吳璘吳階兄弟在此安營抗金的歷史故事。不同歷史時期,吳砦、三岔這兩個名字在同一個地方交替使用,至今沿用。

三岔這個名字被歷代官方所常用,則是因為清朝乾隆年間,曾在這裡設立“秦州直隸州三岔分州”,即三岔廳,為縣一級行政單位;一直到民國時期,還有三岔公安局建制。但吳砦這個名字,則被更多的普通群眾所熟知,說三岔有人或許不知道,但一說吳砦則絕對知曉指的是哪裡。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如果說起三岔這個地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吳砦曾出土過骨針、打磨石器及地下灰層,經測定屬新石器文化遺存。公元前763年,秦文公曾率侍衛由西犬丘,經天水牧馬灘、麥積山,到達三岔(即吳砦),沿渭水峽道東進關中,即文公東獵,並最終實現影響先秦歷史走向的“汧渭之會”。絲綢之路開闢後,三岔作為東西進出長安和西域的交通交匯點,貿易興盛,商賈不絕,曾一度是渭水峽道上一座重要的商埠。到了唐宋年間,茶馬古道的興盛,讓三岔的交通樞紐作用更為突顯;而那時的古道,至今仍然暢通無阻,被秦嶺深山中的百姓所用。

當歷史的車輪轉動到南宋時,三岔因為獨特的交通戰略作用,而被大宋王朝所重視。宋將吳璘吳階兄弟二人,在這裡紮營駐軍,築城池,練兵馬,建工事,三岔一度成為宋金對峙的前線。也就是從此開始,三岔這個僅僅代表交通作用的地名,又有了一個新名字,即“吳砦”。吳就是吳氏兄弟,砦為宋代常用字,特指軍事堡壘。直到吳璘病逝後,留在這裡的吳氏子弟和宋軍後代及吳砦百姓,還為其在秦嶺南坡松樹溝口建立衣冠冢,立“吳將軍之墓”碑,以紀念這座城池的締造者。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或許,正是因為吳氏兄弟抗敵為國的忠孝精神,亦或許因為吳氏兄弟是這座城池的締造者,吳砦這個地名才逐漸深入人心,被這座城的百姓世代相傳,哪怕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三岔廳”、“三岔公安局”,以及今天被官方正式命名的三岔鎮,都毫不影響吳砦這個名字,在吳砦百姓心中的地位。吳砦,永遠是他們口中最熟悉的地名,也是最美的地名。就如渭水峽谷的老一輩百姓一樣,他們更習慣將父親叫做“大”,因為“大”就是天,就是自己心中對父親最美的讚譽。

到了明朝,天水境內設七大驛站,其中就有“三岔驛”。公元1760年,即乾隆二十五年,朝廷設三岔廳,治今吳砦,秦州州判兼任長官,建有縣衙,其佔地15畝,6進院,有大堂、二堂和東西小院等衙舍30多間,有吏役50餘人。清末同治年間,匪患作亂,縣衙被大火燒燬。民國時期先後設天水縣三岔廳、三岔警察局,1929年,三岔併入天水縣,三岔警察局改為天水縣警察局。至此,三岔廳長達172年的歷史就此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設立吳砦公社、吳砦鄉、三岔鄉,如今新設三岔鎮,讓吳砦城再次迴歸到“城”的行列。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縱觀三岔或吳砦的歷史長河,三岔作為吳砦最早的地名,其形成於無聲之中,來源於交通線路的樞紐中轉作用,亦是被歷代官方所長期正式沿用的地名,至今仍存;而吳砦則因抗金將領吳璘吳階而來,以將姓為城姓,沿用近九百年之久,被方圓百姓及世人所廣泛熟知而傳頌,足見吳砦這個地名有多麼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

「吳砦故事徵文(47)」郭彥龍|三岔鎮的吳砦城

三岔鎮的吳砦城,在歷史長河中激流勇進,雖然一代代人隨歷史的前進而逝去,但三岔、吳砦這兩個兄弟,卻一前一後從千百年前的金戈鐵馬時代,一直前赴後繼,相互幫襯著走到了今天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他們還將繼續前行下去。就如三岔鎮東進西出南下的交通作用一樣,帶領這裡的人們走向世界,奮鬥出新的歷史輝煌;亦如吳砦城的歷史一樣,吳砦城的百姓世代謹記古城締造者的愛國愛家精神,將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品質,融入到世代子孫的血液和骨髓裡,讓他們代代奮發圖強,代代銘記先輩們的歷史,鑄造古城新的歷史篇章。(光明日報2015年“尋找最美地名“參選稿件)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

讀寫人家

微信公眾號

哎吆嗨 微訊號:bfeng188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讀寫人家,讀出精彩,寫出溫暖,每晚6點半,不見不散。

歡迎投稿,進行交流

或直接留言到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