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官員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沒有統一的語言嗎

古代官員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沒有統一的語言嗎

在皇城上朝的大臣反倒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歷朝歷代都有比較標準的普通話,而外地偏遠地區計程車子想要做官,就要加倍學習官話。

首先,什麼人能入朝為官。我們都知道,考上了可以做官,但是這只是有做官的資格,能不能做還得看有沒有缺,在這之中又有京官和外放。毫無疑問,外放佔絕大多數,能去上朝的絕對是最小的那部分人,而能跟皇上對話的,就更少了。

古代官員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沒有統一的語言嗎

古代上朝

其次,有沒有官話,有。即使各地方言有差,讀書的時候基本字詞的發音還是相似的,更何況一般考上的,熟讀詩書,應該也有所糾正。

再次,歷來考試,南北有偏見,特別是清朝,大家都知道入朝為官相貌有影響更何況語言。也就是說,如果你考上了,還有官做,那麼如果你口音很厲害,外放,回老家,不太厲害,乾的不錯,京官或者翰林院,主辦文書工作,看看能不能改改,等過了重重篩選,皇上應該都能聽懂了,如果是康熙,本身還會幾門語言,那就更好。看現在的考生把自己改造成啥樣,你就會明白比起數年寒窗苦讀,練一口皇上聽得懂的語言不是什麼難事。

古代官員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沒有統一的語言嗎

官話分佈圖

歷代主要有夏商—夏言;周秦漢—雅言;魏晉到宋—正音;元—特殊時期;明清—官話。基本從上到下有傳承,有影響,但本身也在變化,可以辨認為都是“洛陽音”。即便某些朝代,比如唐,首都不在洛陽附近,那即便說當時的首都音也是要被人恥笑的。這些“普通話”最主要作用是用來讀書,不是口語。類似現在香港地區,讀書發音和口語還是很大差別的。

古代官員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沒有統一的語言嗎

正音

還有官話講不好可能都當不上能上朝的官,科舉中有一關是殿試,透過會試的各位考生這個時候要接受皇上親自進行的面試,這時候需要人反應敏捷,思路清晰,膽大心細,口齒伶俐,還得長得帥,所以官話說不好,就有可能拿不到一個好名次,以後能進入中央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了,所以說,朝堂之上的那些人,大家說的都是官話,可能帶點口音,但是至少互相之間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