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預展現場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拍品精選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965阿文桶式爐明正德

口徑 :12。5cm高:10。2cm重:2048。7g

款識:正德年制

出版:1。 陳慶鴻著《大明宣德爐總論》,臺灣·巨光出版社,1996年,147 頁;

2。 《 明清宣德爐》(張明、何朝陽編,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228頁。

此爐作筒式,腹壁設三如意形開光,開光內以魚籽紋作地,飾阿拉伯文,系伊斯蘭教聖訓哲言:“普慈廣施的主”,“特慈專賜的主”,“無所不能的主”。字型飄逸灑脫,流水行雲。爐身打磨光滑,下承三雲板足,足上陰刻如意紋為飾。爐身蟹殼青皮色,器底則微微透出棗紅色,光澤內斂,稍盤即亮,見溫更潤。爐底正中開方框署“正德年制”四字篆書款,筆劃剛勁有力,鏨刻深峻,端正莊敬,為正德朝典型的官款形式之一。此爐歷五百年傳承至今,又經《大明宣德爐總論》、《明清宣德爐》二書著錄,殊為難得。

正德朝正處於明代中晚期交替的過渡時期,上乘成化、弘治朝,下啟嘉靖、萬曆朝,器物逐漸改變了前朝的精緻、纖細、小巧的風格,更多生產出造型凝重的大件器物。正德皇帝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所以裝飾阿拉伯文字和吉祥圖案作為主體紋飾的器物在正德時期大量集中出現,是這一時期的典型的時代特徵。

文獻記載,正德皇帝還有一個阿拉伯文的名字,叫做妙吉敖蘭(mejid-Allah),意思為安拉的榮耀。明朝中期正德年間,因正德皇帝尊崇伊斯蘭教,特下旨命宮廷御匠鑄爐造鼎,作為宮中陳設或供奉使用。並且在每個器物上,都要以阿拉伯文為飾,正德帝當政時期,前後製造出各式各樣的阿拉伯銘文銅香爐、琺琅爐、陶瓷爐,包括宮中瓷器、各種銅器等,多以阿拉伯文為飾。

幾百年過去了,如今阿拉伯文香爐成為了中國回族傳世的典型文物和回族和諧文化的重要標識,阿拉伯銘文香爐在明清銅爐收藏系列中成為了又一光彩奪目的瑰寶。此由此可見,正德時期出現此類阿拉伯文裝飾的銅爐並非偶然,這些銅爐多是正德皇帝御用或賞賜銅器。作為極具伊斯蘭文化特色的器物,阿文爐代表了中華文明多樣性、包容性的特質。

966明崇禎 潞王朱常淓制饕餮紋四夔足鼎

口徑:14。5cm 高:20。8cm 重:2012。2g

銘款:大明崇禎玖年潞國制第叄拾陸器,敬一主人

本尊潞國鼎是極為少見的四足圓鼎,目前存世所見僅有四例。鼎為雙立耳,平唇,微束頸,圓鼓腹,淺圓底,四獸形扁足外撇。器身通體以減地浮雕技藝雕琢紋飾,器紋飾分上下兩部分,凸弦紋為間,回紋、勾連紋為地,上部雕一道七對對向蟬紋,蟬身分頭、身兩部分,以陰刻幾何紋為裝飾,造像逼真;下部紋飾為整器主體紋帶,由四組工整對稱的饕餮紋構成,每一饕餮紋圖案的中軸線兩側自上而下為曲環角紋、眉紋、乳釘狀中空眼紋以及鬚紋。四足紋飾與造形相結合,形如上攀之虎,以尾為足,寫意狀。器底刻鑄篆書十八字,中間方印款署『敬一主人』,周邊環款為『大明崇禎九年潞國制第三十六器』十四字。

明時期,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經濟發展,收藏市場的擴大催生出仿古銅器的新熱潮,『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陳繼儒《太平清話 · 集韻篇》中點名了當時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市井百姓好古的生活情調,仇英的《竹林品古圖》杜菫《玩古圖》更是詮釋了『玩古乃常,博之志大』的明末玩古盛況。此尊小潞王朱常淓所鑄的四足圓鼎,是明末此般社會風氣的寫照。

朱常淓,字中和,號敬一,又稱敬一道人或敬一主人,為潞簡王朱翊鏐第三子。朱翊鏐是萬曆皇帝唯一的胞弟,隆慶四年被父親明穆宗封為潞王。萬曆皇帝即位後,對這個唯一的弟弟寵愛有加, 讓其居京師二十年, 縱容他揮霍奢靡。據載, 潞簡王大婚時,把明朝的邊備軍費都挪用了九十多萬兩,將京城珠寶採購一空,史載:『京師雖百貨所萃,此等珍奇與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湊買,難以時刻取盈。』

目前所見的潞王鼎,除本品外,館藏僅有三例。其中兩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一銘文為『大明崇禎玖年潞國制肆拾器,敬一主人』、』其二銘文『大明崇禎捌年潞國制拾玖器,敬一主人』。另於臺北故宮存有一件,銘文『大明崇禎玖年潞國制第一器,敬一主人』。包含本品在內的四件潞王鼎形制、銘文格式皆相同,可證為同期鑄造。另傳日本存一件方觚,亦為潞國制器銘文,編號第四十一。而本品應為拍賣市場中所見的唯一一例潞王鑄鼎。

另值一提的是,清高宗敕撰的《寧壽鑑古》和《西清續鑑》中,有三件形制與本品極類的四足圓鼎,然未標明銘款。分別為《寧壽鑑古》卷一所載『周饕餮鼎六』、『周饕餮鼎八』;及《西清續鑑乙編》卷三載『漢饕餮鼎』。而據資料描述,臺北故宮所藏潞王鼎『第一器』銘文被假鏽遮覆,透過光方可見到。可推測《寧壽鑑古》與《西清續鑑》中的四足圓鼎,亦可能為潞王所鑄的仿古饕餮紋鼎,被清人有意或無意地隱去了款識,方標作『周鼎』、『漢鼎』,錄於書中。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967清康熙 區域性鎏金魚耳爐

口徑 :27cm 高:23cm 重:9165g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魚耳爐為明清銅爐中頗為常見的器型。據《宣德彝器圖譜》載,其為“照宋官窯雙魚耳彝爐款式”, 陳設於乾清宮敬一堂東便殿及西便殿各兩座,另有加鑄四百座,分賜各王府。另《宣德彝器譜三卷》曰:“率宣銅諸鼎爐之品,當以魚耳彝爐為最,蓋魚耳之款,乃宋窯款中上款,出之內府……”可見此銅爐器型淵源頗久,承自宋代官窯瓷器之形,而在明清兩朝尤是宮廷皇室所青睞的陳設器型。

此爐尺寸屬魚耳爐中較大者,用銅甚豐,持之沉墜壓手。爐身呈慄殼皮色,其上暈青、黃銅色,古雅可賞。形作侈口,束頸,腹部微鼓,膨出不多,近乎筒爐之形。爐下底驟收,承小圈足。爐身兩側置一對魚耳,雙魚耳為鯉魚造型,魚作圓唇,豐身扇尾,周身顆顆鱗片皆細刻而出,並以四鰭附於爐壁兩側,區域性施有鎏金。此對魚耳造型尤具逸趣,魚鰭、尾皆呈現出舒展飄逸之形態。爐底正中,落“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款為鑄修而成,字形規矩大方,是頗為典型的清初官造爐款。

此爐雙耳造型特別,如此寫實風格,為魚耳爐中僅見之孤例。然此魚形雙耳,仍可比照明清瓷器中的魚藻紋造型,其可參照同時期官窯中的鯉魚之造型,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下)》,圖167。如本品這般尺寸、形制的魚耳爐,應是當時宮中案上陳設賞玩,或陳香供所用之物,尤具收藏與研究價值。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968清康熙 康熙己丑年桂月制鬲式爐

口徑:15。1cm 高:7cm 重:2451。2g

款識:康熙己丑年桂月制、玉堂清玩、奕、書

此爐平唇、束頸、鼓腹、三足,頸部雙絃線條精準平行,圓腹光素無紋,造型素雅且樸實靜穆。此式僅以頸部弦紋為飾的鬲式爐,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好。爐壁厚實,而銅質精純,因而器型雖小,然壓手之感強烈,叩之音色清亮,顫越悠揚。器作蠟茶原皮色,沉厚古雅,表面寶光瑩瑩,令人觀之忘俗,撫之心怡。此爐底款頗為特別,共有三處,分別為“康熙己丑年桂月制”、“玉堂清玩”、“奕”、“書”,書體疏朗有致,頗具章法,可與同期瓷器年款相較,應為官作佳款。此爐精銅良工,妙形佳色,款識工整,為清早期官造之佳器,實可寶可藏,焚香之餘輕盤,尤賞心悅目。

康熙一朝雖行銅禁,但宮中鑄爐從未停止,而官鑄佳器尤多,但署有紀年款識的康熙官造銅爐仍不為多見,所見幾例皆為“康熙六十年制”款。本品落款“康熙己丑年桂月制”,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月,制器時間精確至月份,便在明清兩代銅爐中亦屬稀見,因而尤具收藏研究之價值。且此款旁側落有“玉堂清玩”、“奕、書”兩處頗有文人氣質的爐款,在清代官作銅爐中,更顯特別。“玉堂清玩”傳為明代嚴嵩之子嚴東樓的字號,所出銅爐皆精巧不俗,遂逐漸成為後世所多見的文人爐款。此兩處落款尤具文氣,或證本品為宮中專為案上文玩所鑄的文房巧物。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969清乾隆 銅夔龍紋方形薰爐

口徑長:16。3cm寬:16。3cm高:16。8cm重:2720g

RMB:200,000-250,000

清乾隆時期仿古焚香之風盛行,用來供祀神佛成為香爐的眾多用途之一,此爐即是。此燻爐精銅鑄就,器呈長方形,口外侈,腹壁斜下收,下有四短足。燻爐由爐蓋和爐身兩部分構成,爐蓋上爐鈕呈方臺狀,上鏤雕盤螭,螭身勁挺有力,線條流暢舒適。蓋面鏤空雕兩層纏枝花卉紋,紋飾繁縟精細。爐身四方,口外侈,稜角分明,腹壁斜下收,下有四短足。左右對飾鎏金獸耳銜環,環上雕夔龍紋,爐身四壁飾錦地捲雲紋及柺子龍紋,爐肩四角飾饕餮紋,底承四捲雲形足。整器紋飾滿而不堵,精美至極,器形端莊大氣。

北京雍和宮內珍藏有同類四方燻爐一尊,此燻爐形制源自周簠,該式古銅器亦載於《西清古鑑》卷二十九。簠是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方形器皿。器呈長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上有蓋,蓋與器形狀相同,上下對稱,合成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青銅簠產生於西周時期,結束於戰國,並在春秋時期得到空前發展,一度與鼎、豆等重要禮器放在一起的銅器組合之一。其用途與簋相仿,屬食器。因在祭祀時用於盛稻粱,故稱“祭祀盛粱器具”。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970清乾隆 區域性鎏金雲蝠紋雙龍戲珠鋪首銜環缽式爐

口徑:16cm 腹徑:31。5cm 高:17cm 重:14。4kg

RMB:3,500,000-4,500,000

此爐形為缽式,造型豐滿圓潤,口沿內斂,豐肩圓鼓,漸下漸收,設鋪首銜環雙耳。整器造型尤似康熙朝創制的瓷器名品蘋果尊,於銅爐中頗顯別緻。爐身滿施浮雕裝飾,口沿、底足環飾蓮瓣紋,外壁兩側各飾一處如意形連珠開光,內高浮雕雙龍戲珠,外浮雕雲蝠為飾。爐內膛鑄一十字杵圖案,外底正中浮雕“皇帝行寶”滿文篆印,四周環繞漢、藏雙語詩文,為康熙帝御製詩《法海寺瞻皇考御書敬佛二字》,詩云:“重來瞻御筆,懷感動心神。丕烈邁前代,鴻休啟後人。興文盛禮樂,偃武息兵民。法則光華遠,千年照佛輪。”

此爐所用浮雕技法尤顯高超,在清宮銅雕之中,難尋與本品相及者。其浮雕凸起處皆用鎏金,開光內雙龍戲珠更是近乎於圓雕,雙龍舞爪環遊之態展現淋漓,似欲奪畫而出,自生威勢。整器外壁、內膛、爐底,無一處光素之處,尤顯華麗可賞,且下方落款署清宮寶璽印文,顯然為宮廷御製之物。

乾隆帝喜好佛事,不僅在養心殿、中正殿設有專供皇帝使用的佛堂,還定期到宮外寺院巡幸、行禮。受此影響,宮廷造辦處所作器物常與皇家佛事相關,本品亦屬此類。其不僅缽式爐之形制、蓮瓣裝飾為典型的佛教元素,爐底聖祖御製詩款與“皇帝行寶”印文,同樣暗示爐本品的功用與等級。

《法海寺瞻皇考御書敬佛二字》為聖祖康熙帝巡幸萬安山法海寺,見到順治帝御筆“敬佛”碑後,作成的御製詩。詩中前半感懷先帝偉業,後半希冀江山永固,社稷長安,頗能代表清朝歷代君王在佛前的心境與祈願。乾隆帝自幼得康熙帝寵愛,繼位後仍常追思祖父,此段聖祖御製詩既包含國君對江山社稷的願景,也蘊藏著清室帝王自順治以至乾隆的血脈傳承,鑄在此件御製佛器之上頗為合宜。

而此爐底“皇帝行寶”滿文篆印,為清宮二十五方御寶之第九。乾隆十一年,乾隆帝對前代皇帝御寶重新考證排次,釐定二十五方御用寶璽。乾隆十三年,又將其中二十一方寶璽,統一為左清文篆字,右漢文篆字的形式。此爐底款“皇帝行寶”,即是乾隆十三年敕定的清篆書體。據《交泰殿寶譜》,其為“以頒錫賚”之用,據此亦可推測,本件缽式爐,可能為乾隆帝賞賜寺院的佛器,等級甚高。

本品形制特別,且等級甚高,可資參照的存例頗為罕有。北京瀚海2005年春季拍賣中,曾釋出一件“清乾隆銅鎏金高浮雕雲龍雙耳爐”,其形制與本品十分相近:上下設浮雕蓮瓣,飾高浮雕雙龍戲珠開光,底款正中為“養心殿精鑑璽”,環繞“誕膺天命,農用八政”漢、滿、藏三語詩文。其於2005年以555。5萬元成交,後又於2008年中貿聖佳春拍中以739。2萬元高價成交。此式缽式爐在當時應鑄有數例,並分設於各處佛堂之中,而本品底款所鑄聖祖御製文中,提及的順治御題“敬佛”碑,至今仍立於萬安山法海寺中,古今相映,更顯難得。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參閱 養心殿精鑑璽“款浮雕雙龍戲珠環耳缽式爐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971清早期 翠微山房款蚰耳爐

款識:翠微山房

口徑:11。7cm 高:6cm 重:1331。5g

RMB:800,000-1,000,000

爐為蚰耳簋式,作侈口平沿,束頸下出鼓腹,至底內收,下承外撇圈足。爐身兩側置一對蚰耳,雙耳線條上豐下斂,拱出頗多,使爐身重心提升。整器形制十分周正,線條收分明顯,承明爐遺韻,賞之有儀軌端莊之質,尤具清雅素淨的風格。爐身有漆古遮覆,其色近於豬肝紫,金燦銅色自皮下隱隱透出,更具古雅氣質。爐下外底正中開框,落“翠微山房”四字楷書方款,字形結體清麗,頓筆、捺腳皆甚有度,更為整爐增色不少。

翠微山房為清室皇家園林靜宜園中的一處建築。康熙十六年,康熙帝在香山建成行宮用以遊賞、駐蹕。乾隆八年,乾隆帝遊幸香山行宮,喜不自勝,遂在原行宮的基礎上修葺、擴建,後賜名靜宜園,並題署靜宜園二十八景,不僅為之逐一作詩,更數次命內廷畫師繪製靜宜園二十八景圖,以記山中勝景。翠微山房,即是靜宜園二十八景中“雨香館”內的一處建築。

自乾隆以至嘉慶,翠微山房都是常受皇帝遊幸的山中別院,且備受乾、嘉二帝青睞。乾隆帝曾兩次為翠微山房題詩,言中對此處小景頗為自得:《題翠微山房》:“雨香館裡山房,翠微深處構堂。昨朝已過則置,今日方來未央。山雲四面正蔚,膏澤一尺其滂。特是祈年劼毖,寧惟玩景徜徉。”

《翠微山房有會》:“山翠自萬古,道心日惟微。兩似不相涉,試言其庶幾。解者稱平處,得名所由依。平則近乎道,而山實無私。故每臨山房,克己以為期。”

從詩中看,乾隆帝來此處賞雲山雨景,又時常來此散心,體悟自性。甚至對“翠微山房”之名,亦有自己獨到的領悟,足可見其對此處的喜愛。嘉慶帝亦多次在御製詩中,談及翠微山房之妙景。

與此相稱,清代宮廷的檔案中,同樣十分頻繁地提及翠微山房,如乾隆五十二年檔案中記載:“(內殿交)青玉爐瓶盒一分,擬在翠微山房明間香几上換安,換下宣銅乳耳爐一件”。類似於翠微山房添換陳設文玩的記載甚多,可見多有珍玩雅設陳設於此,以供皇帝來山房遊幸時賞玩。此件蚰耳爐,即應是陳設於翠微山房香几上的皇家雅玩。

乾隆御製詩二首

明清官造宣德爐集萃|中貿聖佳2021秋拍

復原後的翠微山房

972清 大清咸豐年造浮雕雙龍戲珠朝冠耳

口徑:27。4cm高 :44cm 重 :59000g

款識:大清咸豐年造

RMB:1,500,000-1,800,000

此件朝冠耳造型端莊大氣,爐壁厚實,用料頗豐。作盤口束頸,鼓腹渾圓,一雙朝冠耳自爐肩而出,蜿蜒越過爐口,頗具雄渾之勢,爐下承三枚獸面蹄足,承託爐身尤富力量感。此爐上下滿施浮雕裝飾,無一處留白,爐口、頸、腹部三週,皆飾雙龍趕珠,並以回紋及覆蓮相間隔;雙耳內外皆滿刻游龍為飾;腿足浮雕獸面。整器浮雕裝飾頗為有致,尤其主體的雲龍趕珠圖案,設祥雲鋪地,雙龍龍首及寶珠皆以高浮雕突出,繁而不雜,顯為清宮造辦處所出。

此式朝冠耳爐,是清代宮廷最為典型的銅設之一,其多陳設於宮中佛堂正中及大殿殿前,屬等級較高的銅設為佛前五供正中之銅爐,因而作此般高挑的朝冠耳形,尤具莊重不凡的廟堂氣質。據本品之尺寸、工藝,其應為清皇室佛堂禮供所用的五供之一。

但如今所見的清宮銅質朝冠耳爐,多見素面無紋者,如本品這般,遍身裝飾浮雕雙龍戲珠圖案者較為少見,其紋飾應代表了本品較高的等級。此浮雕雙龍戲珠紋飾,多可參照同時期官窯瓷器上的雙龍戲珠紋。而本品用銅雕技法表現此主題,更具層次分明之立體感,製作難度也增加不少。可相比較者,可參照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拍賣釋出的一套清乾隆浮雕二龍戲珠圖五供,為乾隆宮廷完整的五供一套,其上雙龍戲珠圖案,亦為本品極具參照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