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讀印:林皋“青山綠水共為鄰”,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兒?

清初的印壇,程邃之後大約50年,在福建莆田出了一位篆刻名家,叫林皋,他是工穩印風的承接點,因為他的印風上面承接明末的汪關,後面開啟清末的趙叔孺、王福庵、陳巨來。在李剛田主編的《篆刻學》中,他在篆刻史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李剛田《篆刻學》中的明清流派圖)

你看,林皋的位置就在汪關與趙叔孺、王福庵之間,現代中國印壇,趙叔孺、王福庵、陳巨來一路工穩印風盛行,是基於這種印風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審美,它安靜,眉目清楚卻又不事花俏,且帶有強烈的工藝、裝飾屬性,而且它多以朱文為主,適合用於鑑藏印(包括藏書印)、齋館印(因為它不致於汙損圖書和收藏品)。既然是流行印風,就是市場的選擇,那麼,作為篆刻學習者,這種印風是必須深入研究的,於是,到了清初這個時間段,我們必須把林皋的印拿來細讀一讀,比如這方“青山綠水共為鄰”:

(林皋和他的“青山綠水共為鄰”)

林皋(1657一1726以後)清初篆刻家,字鶴田,一字鶴顛,後又更字學憩,原本福建莆田人,後徙居常熟,其印風受汪關和沈世和影響。實際上,他的代表作是“杏花春雨江南”,如圖:

(林皋和他的“杏花春雨江南”)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拿來臨摹,但我們認為,“杏花春雨江南”這方印雖然名氣很大,其精彩程度地遠不如“青山綠水共為鄰”,且讓我們細細道來:

這是一方“細朱文印”,這很準確,如果說成“元朱文”或“圓朱文”則不準確,因為這方印雖然是細朱小篆,但它的章法卻揉合了漢印的章法,沒有任何一個字任何一筆“接邊”(這是元朱文印的特徵之一),印面文字的穩定全賴文字本身的水平線和垂直線,完全不依靠邊框的幫助。

嚴格來說,這方印的邊框只是起了框住印文和團聚印文的作用,增加了印面的印章屬性而已,這與“元朱文(或者圓朱文)”的章法有差別。

不接邊,但每個字又站得穩,靠什麼呢?

1、靠文字的水平線和垂直線。我們可以把這些“座標線”挑出來,並做出它的延長線,實際上,這些水平線和垂直線給文字的穩定提供了“網狀座標”,如圖:

(精確的縱橫座標線)

我們看,成為縱向座標的是“青”字上部的“生”部的中豎,“山”字的中部兩豎,緣字“糸”部的中豎,右邊“彖”頭部兩豎、底部一豎,“為”字中心一個短豎,“鄰”字“火”部中豎、“邑”部下部短豎……也就是說,只要遇到需要完全垂直的豎線,哪怕是一條短豎,它也是完全的垂直,直上直下,與豎邊框完全平行,與橫邊框完全垂直;同理,所有能夠做到完全水平的橫線,哪怕是短短的一橫(比如“青”字下部“丹”部的中橫),它也是完全水平,與橫邊框完全平行,與豎邊框完全垂直。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座標網”。在這個座標網裡,每一筆都精確妥帖,絲毫不錯。

(《陳巨來治印墨稿》封面)

後世的陳巨來先生設計印稿時(見《陳巨來治印墨稿·前言》),這些座標線,依靠摺疊印稿紙的摺痕來實現,有些初學者,初學印稿設計,甚至用座標紙來打草稿,就是這個原因。“工穩”,就是工整,穩定,其基本要求,就是位置精確!否則,就談不上“穩”,“工”也無從談起。

2、靠文字內部部件之間的咬合,靠字與字之間的揖讓。印面文字的安穩與重心團聚、穩定,還來源於文字內部部件的咬合,也來源於字與字之間的揖讓關係。印面上下結構的字,必然上下連線或榫卯咬合,比如“青”字上部的“生”與下部的“丹”是連線在一起的,“共”字上下部也是連線在一起的,“緣”字的左右是連線在一起的;“為”字的上下部分是“咬合”的,“鄰”字的左右兩部分也是“咬合”的;當字是獨體字,就與其他字之間互相揖讓,比如“山”字的頭部上頂到了“青”字底部的空隙,而“水”與上部的“緣”,下部的“共”也互相穿插、揖讓。甚至“水”字的橫向拉長,“緣”字也有向左、向右伸出的部分,都與左右相鄰文字互成穿插之勢,使印面三列文字緊緊團聚為一體。

(連線與咬合穿插揖讓的細節)

這是一方多字印(詞語印大多數是多字印),多字印要注意章法,以上所說的咬合、揖讓、穿插是必備手段。

這方印作需要注意的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充分利用了文字的象形因素。即“山”骨高聳與“水”脈橫流。中國漢字的起源,最早來源於象形和會意,象形就是“畫成其形,隨體詰詘”,所以,“山”是高聳的三個山頭連在一起,“水”字就像水面的波紋,小篆雖經文字改造,象形意味大大喪失,但很多字依然保留有象形的痕跡,在創作篆刻作品時,這是可以利用的審美素材,比如這方印裡的“山”和“水”,實際上就完全保留了它的象形意味。“山”字就像高山,“水”字就像流水,這也正是印面詞語“青山綠水共為鄰”的意趣所在。

林皋的高明在於,他把“水”字橫向安排,成了橫流之水,既連通了印面文字,又形成“水流”的意像聯想,他把“山”字向上高聳,既在印面右下解留出大面積空白,使印面疏密對比明顯,同樣也形成“高山”的意像聯想。

這方印的“工藝裝飾性”其實也很重要,我們以後讀陳巨來的印時會專門再說,這方印,暫時就只說這麼多。

(【布丁讀印】之89,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