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在古代,帶兵打仗是一個很高深的學問,有時候用一些計謀就可以獲取勝利,還能用最小的代價。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那些霸佔了高地、和背靠著地勢的對方,不要跟他在正面打仗,這樣會讓我們很吃虧,也不要和正在正面打仗的對方突然撤退的對方,不能跟著他們跑,不然會使得自己陷入絕境,也不要強行攻打對方一些很精英的,不然會得不償失,更不能被對方設下的誘餌所迷惑,不要攔截像我們逃竄的敵人,因為這樣我們可以包圍起來實施打擊,留下一個弱點,讓他們去鑽,對於他們陷入絕境以後,不要急於攻佔,要慢慢消磨,不然那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呢,所以這些都是帶兵打仗的技巧和原則。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淝水之戰,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皇帝苻堅統一北方政權後,開始向南吞併諸侯。苻堅南征東晉時,晉孝武帝詔令幼度為建武將軍,率兵八萬抵抗苻堅。公元383年十一月,幼度派猛將道堅之率領精兵五千奔赴洛澗,阻擊前秦將領梁成的部隊。道堅之分兵兩路,對前秦進行前後夾擊,取得了初戰的勝利。洛澗之戰後,苻堅命令苻融(苻堅的弟弟)率領前秦軍隊沿著淝水西岸佈陣,企圖在東晉軍隊渡水到一半時再出擊。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雖然前秦軍在洛澗之戰中損失了一萬多的兵力,但他們原本就有八十多萬的兵力,剩下的兵力仍是東晉的好幾倍。幼度自知敵我力量懸殊,不宜長久對峙,而應速戰速決。他派人勸誘前秦主將苻融說:“您把軍隊駐紮在淝水岸邊卻按兵不動,您這是持久戰的辦法。秦軍兵力眾多,不如把軍隊後撤,讓晉軍過河一決勝負。”前秦的將領們認為前秦兵力佔據絕對優勢,佔守河岸抑制晉軍過河可保萬無一失,所以反對東晉使臣的提議。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苻堅卻堅持“半渡截擊”之法,說:“我軍稍微後撤,等他們渡河渡到一半時,我們全力進攻,一定獲勝。”苻融也認可先後撤的方法,於是鳴鼓揮旗,命軍隊後撤。前秦軍在洛澗之戰中戰敗,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等大部隊揮旗撤軍時,士兵們馬上亂作一團。這時,混跡在秦軍中的晉軍將領朱序趁亂高喊:“秦軍失敗了!秦軍失敗了!”謠言一傳十、十傳百,秦軍士兵都信以為真,逃散的人無數,軍隊頓時潰不成軍。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晉軍大將幼度、謝琰、桓伊等見秦軍混亂,立刻率軍渡河攻擊前秦軍隊。苻融本想截住逃走計程車兵奮起反擊,不料自己的戰馬倒地,混亂中他也被衝上來的晉軍殺死。前秦軍主將已死,軍隊立刻崩潰了士兵們四下逃散。晉軍乘勢追擊,一路劫殺前秦軍到青岡。秦軍被殺死或被踩踏而死的人漫山遍野,不計其數。剩餘在逃的前秦士兵鄱驚恐不已,不敢停步喘息,一路上飢寒交迫,成語“風聲鶴唳”出自於此。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前秦幾十萬大軍最終所剩無幾。淝水之戰,東晉八萬兵力對抗前秦八十萬兵力,敵我力量懸殊在這樣緊迫的情況下,幼度只能趁洛澗取勝帶來的旺盛士氣,率拼死一戰,以求速戰速決。東晉軍隊士氣旺盛,自己軍隊士氣沮喪,苻堅沒有看到這一點,但幼度卻早已預料到秦軍撤退時一定會發生混亂,所以才勸苻堅後退。苻堅自恃兵多,以為“退一步”可以將對方引過來,一舉消滅對方,沒想到自己反中了幼度的計策。

孫子兵法軍爭篇,帶兵打仗的時候小心對方的計謀!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比拼詭詐。兵不厭詐,你詐我也詐。俗話說,“你高一截,我就越你更多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小心“這外邊的世界會有很多的我們不知道的事物和人,所以一定要謹慎行事,要知道外邊肯定有比這更厲害的人。”在戰鬥當中,你用計謀,說不定別人的計策比你還高深,所以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可以俯視一切,一定要一步接一步慢慢的走,要腳踏實地,把事情做牢靠了,這樣才會有很大的勝利空間。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