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蘇聯曾是擁有2億以上人口,武裝規模高達500多萬,經濟總量列舉全球第二的超級大國。阿富汗地處亞洲的中心地區,是連線歐亞的重要樞紐國家,自古以來就是各國爭搶的重要戰略位置。

蘇聯為了扶持親蘇政府,於1979年12月24日,聖誕節之日,出兵阿富汗企圖用武力快速控制和佔領阿富汗,可沒想到在阿富汗戰場上蘇聯真正的敵人不是阿富汗政府正規軍而是主要由當地普什圖民族組建的游擊隊。對於擁有複雜山地的阿富汗來說,蘇軍的現代化軍事裝備根本沒有用武之地,而且沒有機場、公路和港口,蘇軍不能輸送補給,後勤保障嚴重不足,而當地的游擊隊卻熟悉地形,可以利用這一優勢隨時在蘇軍後方開啟原始作戰,使蘇軍深深陷入到當時的僵局中,損失慘重,一步步走向墳墓。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蘇軍挺進阿富汗

阿富汗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坐落於亞洲中西部,南臨印度洋,西主波斯的阿富汗,是連線歐亞的重要樞紐國家,是亞洲的中心地區。雖然它周圍環繞著群山和沙漠,不能大規模發展農業,自然資源匱乏,但是它是歐洲、中東、印度甚至中國貿易往來的重要國家,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阿富汗都是各國爭搶的重要戰略位置。

在古代,阿富汗城曾是一個非常富饒的國家,不論是沙俄還是大英帝國都想要佔據這個重要國家,曾經大英帝國還派兵佔據阿富汗,想要讓它成為了自己的殖民地,但是阿富汗卻用著十分落後的自制武器打敗了大英帝國的殖民侵略者,這讓整個世界歎為觀止,從此這一地區便成為了沙俄和大英帝國競相爭奪的目標。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阿富汗地形圖

蘇聯攻打阿富汗的原因

阿富汗作為當時跟美國一直爭搶世界霸主的蘇聯的鄰居,並不是多好的事,和這樣的大國作鄰居不然就要成為它的階級兄弟,要不就是跟它處於對立面。

在上世紀50年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正因為普實圖尼斯坦這個地方產生嚴重分歧,爭執不斷時,蘇聯趁機將阿富汗拉攏到自己的陣營當中,讓阿富汗政府成為自己的傀儡政府。但是當時阿富汗的領導人達烏德不好好聽蘇聯的話,蘇聯將其換掉,扶持塔拉基上臺,作為自己絕對忠誠的傀儡領導人,並把阿富汗發展成為了蘇聯第15個加盟共和國。

當時阿富汗幾乎所有的部門都能看到蘇聯人的影子,蘇聯眾多的官員、專家、學者滲透到阿富汗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這些人打了幫助阿富汗的旗號,實則是完全控制了阿富汗。但是因為阿富汗是一個伊斯蘭教信仰的國家,雖然有統一的政權管理,但是因為民族眾多,地方割據眾多,都是山地交通不便的原因,在塔拉基將阿富汗變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改革下,觸碰到了宗教,引起了宗教勢力和政府的嚴重衝突,當時政府對地方割據勢力大肆殺戮,造成了阿富汗國內一片混亂,槍聲不斷,民不聊生。

這時出現了一個人他叫阿明,是普什圖人,先前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留過學,是塔拉基身邊能力最強的助手。在協助塔拉基的時候,他發現了塔拉基軟弱無能的一面,跟他自己心狠手辣的性格完全不同,而且對塔拉基親蘇的一系列政策產生了嚴重的不滿,阿明不想再做塔拉基的副手,一直在暗地裡培養自己的心腹,增長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將塔拉基架空,從他手中奪取政權,這樣蘇聯很不高興,蘇聯決定除掉阿明,向阿明提出了很多次前往蘇聯的邀約,都被阿明識破。隨後阿富汗當地又爆發了各種政變和兵變,和蘇聯就一直處於矛盾和衝突當中。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阿明

蘇聯出兵後本想快速結束戰爭

蘇聯在出兵阿富汗時正是巔峰時期,這個時候無論是軍事還是重工業都發展迅速,稱霸於整個歐洲,連美國都避而躲之。蘇聯在“西方-81”軍事演習中,展示了上萬輛飛機、導彈、坦克等先進武器,還有50萬蘇聯大軍,這使得各國看後都避而遠之,依靠這樣的軍事力量,攻打阿富汗幾十次也不為過。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蘇聯軍隊的坦克

經過精心策劃,在1979年12月24日,聖誕節的當天,絡繹不絕的轟炸聲響徹喀什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空軍基上空,蘇聯正式向阿富汗出兵,企圖快速佔領阿富汗。蘇軍先是採取突襲戰術,出動280架次大型運輸機,將5000多名蘇聯官兵以及大量的軍事武器運輸到阿富汗境內,27日迅速控制了阿富汗政府領導人,並把跟蘇聯對抗的阿明殺掉,徹底將想要抗擊蘇聯大軍的阿富汗正度粉碎乾淨。然後派十萬大軍衝過蘇阿邊境,向阿富汗內部挺進,蘇軍僅用了一週的時間就佔領了阿富汗眾多城市。蘇聯本想借著這股勢力迅速扶持傀儡政府上臺,控制整個阿富汗。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蘇軍和蘇聯戰鬥機

阿富汗游擊隊讓蘇軍損失慘重

如此順利的開端並沒有給蘇聯帶來好運,阿富汗是一個被山群圍繞的國家,周圍山地複雜,並且阿富汗是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國內人民非常彪悍,特別是普什圖的民族,這個民族自古就是以搶劫為生,他們把勇敢和犧牲作為最為榮耀的事情。正是這個民族在蘇聯覺得可以迅速佔領阿富汗之時,給了蘇軍當頭一棒,讓蘇聯知道他們真正的敵人並不是阿富汗政府正規軍,而是來自阿富汗民眾組成的游擊隊,當年大英帝國就是反覆與當地游擊隊交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蘇聯同樣如此。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戰鬥中的阿富汗游擊隊

蘇聯在佔領了阿富汗眾多城市後,無奈只能又把戰場轉移到了攻打反政府武裝的阿富汗當地游擊隊。僅在1980年2月至6月期間,就大規模與游擊隊展開了三次圍剿戰爭。讓蘇軍沒想到的是,現代化的軍事裝備在這種複雜的山地根本沒有用武之地,而且沒有機場、公路和港口,蘇軍不能輸送補給,後勤保障嚴重不足。然而阿富汗當地的游擊隊最擅長的就是有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再加上高明的戰術,並且對地形熟悉,利用這一優勢隨時在蘇軍後方開啟原始作戰,在1984年潘傑希爾山谷地區戰爭中,阿富汗游擊隊甚至依靠這種原始戰術將蘇聯的飛機大炮都一一擊落,而且採取偷襲戰術,讓蘇軍不斷遭到襲擊,使蘇軍深深陷入到當時的僵局中,損失慘重,而阿富汗游擊隊卻越戰越猛,力量越來越強大。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阿富汗游擊隊

多數國家給予阿富汗極大的支援

阿富汗戰爭是蘇聯的一次非正義性戰爭,蘇聯曾經是一個“解放被壓迫者、為人們謀福利”的大國,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都與蘇聯建立起聯絡,從蘇聯那裡學習先進的治理國家經驗,用於本國的治理,眾多西方國家左翼組織,也向效仿蘇聯,對蘇聯充滿了美好的嚮往,那時的蘇聯可謂是眾多人民心中的“理想國”。然而攻打阿富汗,讓蘇聯在眾國中失去了原有的聲譽和威望。在1980年莫斯卡奧運會上,包括美國、中國等十幾個大國聯合抵制,讓這屆奧運會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奧運會。122個國家在1985年聯大表決上紛紛投票要求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撤軍。此時,蘇聯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聯名指責,威望和聲譽都遭受到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眾多國家給予阿富汗幫助,美國給與軍事支援,伊朗援助摩托車、阿拉伯國家將錢袋源源不斷地運往阿富汗戰場,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都承受了重大壓力,看似蘇聯在與阿富汗展開戰爭,實則蘇聯是在與整個國際社會做鬥。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阿富汗人民和蘇軍運輸機

美國在這場持久戰爭中良苦用心

阿富汗戰爭,表面上是蘇聯與阿富汗交戰,實則是蘇美爭霸之戰。美國雖然沒有正面參與這場戰爭,但是這並不妨礙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用心良苦”的搗亂,美國在知道蘇聯要攻打阿富汗的第一時間,就吸取了之前在越南戰爭期間的經驗,倒過來全力支援阿富汗當地的游擊隊對抗蘇聯。迅速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蒐羅蘇式武器,並且花費鉅額資金找人制造蘇式武器,支援阿富汗當地的游擊隊。同時還呼叫了美軍重要的軍事專家,指導阿富汗游擊隊作戰,還支援衛星,幫助阿富汗游擊隊蒐集蘇軍情報。

1981年,阿富汗受到美國的軍事援助,成立了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使用者美國給的FIM-92毒刺導彈,對準了蘇軍米-24直升機一頓亂炸。蘇軍就像當年在越南戰爭中的美軍一樣深深地陷入到泥沼中,無法自拔,這場持續了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硬生生地將蘇聯國家拖垮,經濟瓦解。1988年4月14日蘇聯被迫接受了日內瓦協議,結束了這場由蘇聯發起的侵略阿富汗的戰爭。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國內矛盾激烈加速蘇聯迅速解體

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在蘇聯向阿富汗開啟戰爭時,蘇聯擁有2億以上人口,武裝規模高達500多萬,經濟總量列舉全球第二。在對阿富汗開展的十年以來,蘇聯軍隊約有13136人戰死、23258人負傷,還有萬餘人非戰鬥死傷。關於蘇聯在戰爭中的財物消耗,有的資料認為約有200億盧布,有的資料則約有450億盧布(資料不同,統計的標準和口徑也可能有所出入)。

從資料上看,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損失並不重,但是當時一方面國內矛盾激化,蘇聯經濟長期是由經濟發達的俄羅斯去補貼其他經濟落後的加盟共和國,但是是當時俄羅斯經濟下滑,連自己國家都無暇顧及,更不願意去補貼其他加盟共和國,急切的想要甩掉包袱,趕快解體。再一方面葉利欽、戈爾巴喬夫等人個人私慾比較明顯,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相繼去世,新一代領導人如戈爾巴喬夫等人,不願意做一個窮國的領導,他們在利益的蠱惑下,想要成為富有的國家俄羅斯的領袖,進一步推動了蘇聯解體。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困難,蘇聯在長期發展中,忽視了人民的福祉,只重視軍事和重工業,不重視農業和輕工業,這是國內百姓生活上的日用品以及糧食嚴重緊缺,同時嚴格的物資分配製度,使蘇聯百姓生活質量長期得不到改善,百姓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推動蘇聯解體。

阿富汗戰爭是如何將蘇聯一步步拖入墳墓的

▲蘇聯人民日用品短缺

阿富汗戰爭是蘇聯的一次非正義性戰爭,眾多國家給予阿富汗幫助,看似是蘇聯在與阿富汗展開戰爭,實則蘇聯是在與整個國際社會做鬥,特別是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用心良苦”的幫助阿富汗當地游擊隊,給蘇聯挖了一個大大的“坑”。同時蘇聯國內矛盾激化,經濟下滑,新一代領導人被個人私慾蠱惑,百姓日用品等緊缺,生活水平持續得不到提升,怨聲載道,使蘇聯無法承擔持續10年之久的戰爭損耗。最終被迫於1988年4月14日接受了日內瓦協議,結束了這場由蘇聯發起的侵略阿富汗的戰爭。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佈正式解體,一個大國就這樣走入墳墓,可謂是“人財兩空”,這樣的戰爭結果,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場失敗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