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說起切·格瓦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切·格瓦拉是阿根廷馬克思主義革命家,早先是一位醫生,有點類似於魯迅,更是古巴革命的主要人物,古巴在其幫助下完成革命後,才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真正的獨立。

但所謂槍打出頭鳥,在那個熱血革命的年代,切·格瓦拉在僅39歲的年紀,壯烈犧牲,網上對其死亡前的具體情形,可謂是眾說紛紜,以下就來談談關於他的死亡紀實。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切·格瓦拉

一、被捕前(事實無爭議)

切·格瓦拉在被殺害的前兩年,是到玻利維亞從事游擊戰活動的。當時本國的共產主義者將茂密的熱帶雨林地區交給切·格瓦拉進行訓練。切·格瓦拉和他的夥伴們改變了游擊隊的進攻和防禦的作戰方式。

但本國的總統是不允許這樣的“叛國”行為存在的,在知曉切·格瓦拉的一系列行動後,揚言一定要將其殲滅。於是下令本國軍隊進行大規模搜尋。

但就在切·格瓦拉和同伴們開始進行遊擊戰爭時,綜合環境惡劣、主觀形勢分析錯誤和美國援助當地政府軍隊等因素,再加上游擊隊伍裡的一名逃兵向敵方洩露切·格瓦拉所在的駐紮地,於是切·格瓦拉左腿受傷被捕。

至於被捕後的情形就各有各的說法了。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二、活著!(版本一)

當時,在雙方衝突期間,有幾個敵方士兵想要接近受傷的切·格瓦拉,切·格瓦拉喊的是:“不要射擊!我是切·格瓦拉,我活著對您來說比死更有價值”。

但這樣的舉動不符合切·格瓦拉——-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一個即使取得浴血奮戰的成功後,依然義無反顧地到更需要革命的地方進行頑強鬥爭;即使掌握令人豔羨的權力,也不屑於在政治領域明爭暗鬥的形象。不是奉承,是熱血;不是腐朽,是反抗。

所以,單單這幾個字眼和語氣,就可以判斷出,這一猜測的可信性不高,存疑度很高。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三、開槍吧!(版本二)

在切·格瓦拉被捕時,敵方都不知曉他的身份。但透過切·格瓦拉身上佩戴的勞力士手錶可以斷定是切·格瓦拉本人,故總統巴里恩託斯得知這一訊息,立馬下令將切·格瓦拉處死。

切·格瓦拉被關押在一所破舊的學校宿舍裡,玻利維亞軍官問切·格瓦拉幾個問題,他沒有任何迴應。到第二天下午,切·格瓦拉雙手被綁,被一位當地的陸軍中士槍決了。

據說這位中士在決定開槍之前是有點手抖的,所以他用喝酒來壯膽,來到關押切·格瓦拉的囚間裡,坐在椅上的切·格瓦拉見此,站起來,直視這位中士,他說了一句:“我知道你要在這裡殺死我。開槍吧,膽小鬼,你要殺死的,是一個男子漢!”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這句話成功惹怒了中士,中士立馬舉起槍將其槍決,切·格瓦拉倒在了槍下。但槍決的部位也有眾多猜測。

有的認為是面部和喉頭,但絕大多數認為是雙腿,因為比起第一種說法,面部得保持完整來確認是切·格瓦拉本人,這麼做,也出於所謂“正義”的緣由——可以假裝成是在雙方激戰時,切·格瓦拉腿部受傷而非進行槍決處理。

但是這一說法存在漏洞,槍口對準的是腿部,但腿部並不是致命部位,那切·格瓦拉是如何失去生命跡象的呢?流血過多而亡?傷口感染髮炎高燒而亡?還是不只有腿部一處槍傷?這又引出了另外的猜測,但至今還未有確鑿的證據。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四、羅德里格斯口述版本(版本三)

可信度高的,還是這個版本。

根據英國《獨立報》的相關報道,原是美國古巴裔中情局的特工費利克斯·羅德里格斯是逮捕切·格瓦拉行動的一員。他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被關押的切·格瓦拉活著,並且負責將其押送至巴拿馬接受審訊。

他在接受BBC採訪時,這樣回憶道,在逮捕切·格瓦拉的時候,雖然切·格瓦拉衣衫襤褸,看起來相當落魄和狼狽,靴子也不知道哪裡去了,只有一雙皮鞋,但是從他身上,絲毫看不出有一絲惱怒和洩氣,甚至臉上還帶著笑,心情看起來很愉悅。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還同意敵方在將他帶走時合影留念,沒有一絲慌亂。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是羅德里格斯與切·格瓦拉在關押房間裡的對話。

“切·格瓦拉,我想和你談談。”

“沒有人能夠質問我。”雙手被繩索緊捆,傷口在流血,但切·格瓦拉大義凜然,姿態一點都不像俘虜。

“司令官,我來不是審問你。我們的理想不同,但我很佩服你。我還是想和你談談。你曾是古巴的一名部長,看你現在的樣子!你成了這樣,是因為你自己的理想。儘管我認為它是錯的,不過我還是想和你談談。”

說完,羅德里格斯示意看守解開切·格瓦拉的繩索。很有好好談談的誠意。

他繼續問道“你,一個醫生,做了古巴國家銀行行長。醫生懂經濟學嗎?”

“你知道我如何成為古巴國家銀行行長嗎?” 切·格瓦拉嘴角上揚。

“有一天,我們開會,卡斯特羅進來說,要找一個恪盡職守的經濟學家(economist)。我聽錯了,以為他說要找一個恪盡職守的共產主義者(communist),所以我舉起了手。卡斯特羅(古巴革命領導者)就選擇我做了古巴經濟的領軍人。”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還真是上天註定。偶然的聽錯,導致必然的結果。

怪不得,這位革命銀行家上任後,立即提出廢除貨幣的主張,建立 “不用錢的文明”的制度。

羅德里格斯轉到下一個話題:“你是一個外國人,你入侵了玻利維亞的主權領土。”

切·格瓦拉嗤笑道:“你不可能理解革命的原因。”

“我在為玻利維亞流血。”說完,切·格瓦拉指向身邊的一具屍體,是他死去的戰友奧卡:“看看這個人,他在古巴,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然而,他來到這裡,就這樣死了。甘願犧牲,因為他相信他的理想。”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羅德里格斯沉默了,談話到此結束。各自的信仰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談判不意義。

本來美國當局是想將切·格瓦拉押到巴拿馬進行審訊的,但卻遭到當地(玻利維亞)最高軍事指揮部的堅決反對。所以羅德里格斯接收到的是將切·格瓦拉立即處死的命令。(玻利維亞最高軍事指揮部發了兩個密碼——500和600,500表示切·格瓦拉本人;600表示死)

當時羅德里格斯因為電話裡的雜音聽不清,請求再發一遍密碼時,確實是500和600,不是700(表示活著)。收到這個命令,羅德里格斯也是愣了下,他說:“我曾試圖阻止行刑,但沒有成功。”命令如山,唯有服從。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時玻利維亞沒有死刑這一律法,最嚴酷的刑法也只到判處30年有期徒刑,但當局怕本國的監獄無法關住這麼一個令人聞風喪膽、望風而逃的激進革命家;

還有,審判切·格瓦拉勢必會引發另一場國際災難,綜合這種種“進退兩難”的因素,當局只能下令處死這位英雄共產主義者。

羅德里格斯繼續補充道,經過這許多年,他依舊記得,當他向切·格瓦拉宣佈將被處死的結果時,切·格瓦拉的表情十分鎮定,嘴裡說著“這樣也好,我根本就不該被活捉。”當在問及有沒有什麼要轉告家人時,切·格瓦拉只說了句“告訴我妻子讓她再婚,過得幸福。”

而後,切·格瓦拉走向羅德里格斯,與之握手,並擁抱了下。羅德里格斯走出囚間,吩咐持槍計程車兵“這個人應該死於戰傷,不要朝臉上開槍。”

就在當天(1967年10月9日)下午一點十分之二十分期間,切·格瓦拉倒在了槍下。至於槍口對準哪裡、共開了幾槍,如上文版本二,尚未清楚。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接著是玻利維亞當局指使軍醫將切·格瓦拉的雙手砍下,用來驗證身份。而後遺體被運到一家醫院對外進行展示,在三天後的午夜時分,另一名古巴裔中情局特工將遺體秘密送往還在擴建的瓦耶格朗德機場。

切·格瓦拉的墳墓沒有作任何標記,除了知情人士,誰也不知道切·格瓦拉的靈魂被安放在何處。但即便如此,連同敵方,幾乎所有的西方人士,下到農民、上到領導者,無不受到切·格瓦拉精神的影響,切·格瓦拉無處不在,如影隨形。

現今,已經成為流行於世界的文化符號,一個獨立和自由精神的標誌。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五、記者日記版本(版本四)

這一版本,可信度是最高的。

有位記者,名叫雷希納爾多·烏斯塔裡·阿爾塞,是玻利維亞人,曾目睹過切·格瓦拉的遺體(即在醫院對外展示時),決心披露切·格瓦拉的死亡真相。

因此,阿爾塞進行了40多年的調查研究,訪問過切·格瓦拉的戰友們以及其他與之有直接或間接聯絡的人們;也查閱了當地軍方的機密檔案,最終寫成了一本書,名為《切·格瓦拉——一個偶像的人生、毀滅與復活》。敘述了這位平凡領袖的傳奇人生和人格魅力。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書中有一處是這樣描述槍決時的情景的。持槍計程車兵,叫馬里奧·特蘭,他一腳踢開囚門,走進後用身子關門,接著是短暫又漫長的幾秒鐘沉默,馬里奧並沒有立馬開槍,而是用M1型卡賓槍口對準切·格瓦拉。接著是以下的對話。

“坐下!可憐的傢伙。”

“幹什麼?你要殺我嗎?開槍吧!您要殺的是個男子漢!殺我啊!殺我啊!”

切·格瓦拉的眼神幾乎讓馬里奧崩潰,有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

馬里奧還是沒有扣動扳機。

切·格瓦拉再添一把火,“婊子養的,殺我啊!殺我啊!……”

“你才是婊子養的!”

直到這時,馬里奧才好像緩過神來,開了第一槍,打中了切·格瓦拉的右前臂,子彈穿過一根近1釐米粗的血管。血噴湧而出,切·格瓦拉倒地,馬里奧想著大量失血足以令他命喪黃泉了,故走出囚間,但間外的一位士兵慫恿馬里奧“笨蛋!回去給他一梭子!”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馬里奧重回囚間,切·格瓦拉說道“痛快點兒!”

接著響起了兩聲槍響,分別穿透左肋和頸項,但切·格瓦拉還在大口呼氣。另一名叫萬卡計程車兵看不過去,索性再給一槍,直擊心臟,切·格瓦拉徹底沒了呼吸。

自古以來,流血犧牲的革命戰士不計其數。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填補歷史空白,使他們的精神流芳百世。追溯其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銘記,我們後人乘涼,自然不能忘了前人栽樹的艱辛。

對關於切·格瓦拉更具體的記錄,可以閱讀上問題提及的那本書,相信你們會有意外的收穫和不同的思考。

揭露:切?瓦格拉的死亡紀實

文獻列表

[1] 程冰。“切·格瓦拉”的鮮活與《切·格瓦拉》的蒼白[N]。華中電力報,2000年。

[2] 陳永傑。傳奇切·格瓦拉[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3] 郭雪晴。英雄的創造與隕落[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年。

[4] 邵鵬。切·格瓦拉思潮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與引導[M]。中國青年研究,2014年。

[5] 楊煌。切·格瓦拉的“新人”觀[N]。北京日報,2017年。

[6] 鄭遠濤。傳奇革命者 切·格瓦拉[N]。英語輔導(瘋狂英語中學版)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