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九江影像志:歷史上的今天 · 1月31日 · 大礦難

九江影像志:歷史上的今天 · 1月31日 · 大礦難

九江影像志:歷史上的今天 · 1月31日 · 大礦難

1983年1月31日,九江縣東風煤礦發生特大事故。

東風煤礦遺址 攝影:桂孝樹 2021年2月

1983年1月31日凌晨6時20分,九江縣東風煤礦發生裂隙溶洞穿水特大事故。正在井下作業的32人中,僅逃出17人。雖經各方面組織技術力量進行20天的搶救,15名工人仍不幸遇難。

東風煤礦位於九江縣新塘鄉青山村,系縣屬國有企業。該礦原煤的工業儲量為155。4萬噸。公安系統新華煤礦1955年曾在此礦區建井,當年下馬。後由九江市(當年系地轄市)、九江縣合辦,1962年又下馬。1967年由九江縣恢復上馬,進行土法生產。1972年進行技術改造,1978年簡易投產。1982年,東風煤礦財政收支首次持平。1983年1月31日,由於在掘進中遇岩溶突變,全礦井被淹。1984年12月11日,九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東風煤礦關停。

資料來源:九江市志(貳)

現在很多人不知道,九江也曾有煤礦。

九江屬煤炭資源地質稀少地區,有王家鋪和樂平兩個煤系,分佈在德安、武寧、瑞昌、修水、九江縣等地。其中王家鋪煤系出產煙煤,樂平煤系出產品質較好的貧煤(無煙煤)。

據史料記載,早在清光緒三十年(1904)就有人在修水縣開採煤礦。民國8年(1919)有廣東人到修水縣採煤。九江的煤炭工業生產,是從1958年大鍊鋼鐵時期發展起來的,煤礦規模較小(10萬噸以下),多為單井,除幾家國有企業外,也有部分鄉鎮集體小煤礦,出產的煤主要用於本地及周邊磚窯生產。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這些煤礦被陸續關停。

九江煤炭資源因其賦存狀態的特點,只有地下開採的單一方法。該地區煤系為高瓦斯型別,又多屬喀斯特型灰巖地層,溶洞發育良好,湧水量較大,因此極易發生瓦斯爆炸、透水等事故。

圖源:九江市志

1970年至1990年間,九江發生的重大傷亡事故中,死亡10人以上的有三起,兩起是礦難,其中一起為瓦斯爆炸,一起為穿水。死亡15人的東方煤礦礦難以位居重大傷亡事故之首。

東風煤礦也曾經輝煌過。1968年開始實行半機械化生產,建有包括建子弟學校、 衛生所在內的功能齊全的礦區,固定工和技術人員共500餘人。70年開始逐步扭虧為盈。成為贛北最大煤碳企業,1978年榮獲煤炭部的先進生產企業,礦長出席了全國煤炭系統群英會。

遺址雕塑 攝影:桂孝樹 2021年2月

然而,這個地質結構為溶洞多裂繫帶較為發育,卻未做過水文地質勘探的小煤礦還是出了事。

溶洞穿水將礦井完全淹沒。事故發生後,有關部門非常重視,立即組織搶救,抽調豐城煤礦和武山銅礦救援隊搶險,終因井下地質複雜,為了井下搶險人員的安全,避免事故再出現,歷經四十餘天搶救工作停止。東風煤礦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週期。

礦坑遺址 攝影:桂孝樹 2021年2月

在撰寫本文查閱相關資料時,筆者發現各方面對此次礦難的記錄不一。《九江市志(貳)》中,將此次礦難記錄為1月31日(見前圖)。而《九江市志(壹)》“大事記”中,此次礦難被記錄為1月30日。

圖源:九江市志

在煤礦原址上新建礦難遺址公園中,介紹礦難發生在1983年12月31日,與官方記錄差近一年。

市志的工業篇和重大事故統計可以互相印證,都是1月31日。筆者本也偏向於相信官方資料,“大事記”差了一天,或許是筆誤。

遺址公園的記載會出錯?十二月與一月相差甚大,顯然不會是誤刻。如果錯了,生活在這裡的煤礦的後人難道不會發現?

遺址公園 攝影:桂孝樹 2021年2月

九江當代史中最大的傷亡事故,僅僅過去四十年,對它的記錄就已相互矛盾。

我們在記錄歷史,然而記錄的過程也常常是對歷史扭曲的過程。

《九江影像志:歷史上的今天》是記錄江西九江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擷取九江市及下轄十個縣市歷史上發生的較有影響力的事件,配以相關的歷史照片、新聞圖片、文獻書籍及筆者拍攝的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做出適當評述。

本系列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當日發生的一個事件,如當日無合適的事件,則在當月中選取(史料記載中有月份無日期者)。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