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文|飛魚說史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無問西東》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看過電影《無問西東》的小夥伴,會在其中找尋到讓自己感動的畫面。

而我就對上面這句話,感動頗深,確實,不單是這個時代,每個時代都並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那些從自己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尤其是手中握有職權的人,如果他們想要做個完美的人,就需要對弱勢群體給予幫扶。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更是如此。

不少人的印象中,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但實際上宋朝在經濟文化上,締造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盛世”。

而其中也湧現出了不少被後世譽為相當完美的人物,范仲淹便是這群人物中的代表。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世稱“范文正公”,自唐代之後,出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那就是文人在做官之後,都夢寐以求地想要得到“文正”的諡號,可是作為統治者的皇帝,卻不會輕易把這個諡號給人,能夠得到這個諡號大多是被人敬仰的物件。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范仲淹能得到這一諡號,自然也是被人們所敬仰的,尤其是他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依然振聾發聵。

范仲淹的事蹟很多,拋開他文學上的成就,他政治家的身份更讓人交口稱讚,對於當時的人而言,范仲淹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父母官”。

有一次,蘇杭地區民鬧饑荒,而商人不思救濟災民,反而趁機哄抬物價,導致災民根本買不起米,范仲淹卻下令:米價再漲一倍。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漲價之後,災民不是更買不起米了嗎?

我們一起來看。

范仲淹:侍奉皇上當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阿諛奉承

范仲淹的身世很是顯赫,他的先祖範履冰曾任唐朝宰相,五代時期,他的曾祖和祖父和父親均在吳越為官,宋朝建國後,他的父親範墉便追隨吳越王錢俶歸降了大宋,從而出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

按理來說,有這樣的背景,范仲淹的童年生活自然沒有什麼壓力,至少衣食無憂,事實上也是如此,但這種生活只維持了不到兩年便不復存在了,原因是他的父親去世了。

伴隨著父親的去世,范仲淹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後來直接成為了貧困戶,他的母親謝氏沒有辦法,為了生存只得改嫁給朱文翰,當時的范仲淹僅僅只有2歲,既然還那麼小,還不懂事,他的後爹便給他改了名字,叫朱說。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二十餘年,等到范仲淹22歲的時候,他知曉了自己的身世,悲痛不已,便辭別母親外出求學,范仲淹寒窗苦讀四年,後來便中了進士,被朝廷任命為了一位九品小官。

官雖小,范仲淹在就職期間卻絲毫不敢馬虎,他的仕途也在此時開始步步高昇,後來更是被調進了京城為官,但范仲淹實在是太剛正不阿了,他在京城看到了掌權的是章獻太后,而不是宋仁宗,便上書要求太后還政。

他的好友晏殊聽聞之後,心中大驚,責怪范仲淹太過輕率,會影響自己的仕途,但范仲淹卻說:

事君有犯無隱,有諫無訕,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范仲淹《上資政晏侍郎書》

范仲淹:奸商無德,既然如此,那就米價再漲一倍

范仲淹的這種性格,自然在京城無法立足,他眼中根本沒有自己,想到的都是國家,為此也不惜得罪當權的人,看清了時局不是自己所能改變,范仲淹便請求離京為官,這一要求很快得到了批覆,畢竟太后早就想著把鬧事的范仲淹給趕走了。

離京之後,范仲淹在很多地方任過職,每到一處,人們的愛戴之聲不絕於耳,仁宗親政之後,便又把范仲淹給調回了京城,之後便是范仲淹積極謀政的幾十年。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范仲淹60歲的時候,因為“慶曆新政”的失敗,便被調任到了杭州,而當時江浙一帶因為連年的乾旱正在鬧饑荒,受災的民眾高達數十萬。

范仲淹很是憂心,多次上書請求朝廷賑災,可是那麼多災民,朝廷的賑災物資根本不夠,而當此之時杭州的商人似乎看到了發財的門路,紛紛提高米價,甚至幾斤米便能從農戶手中換來田地的使用權。

也正是因為如此,范仲淹更是如坐針氈,看著每天都有餓死的災民,看著無德商人醜陋的嘴臉,范仲淹下了一道命令:米價再漲一倍。

災民:範公此舉救了數十萬災民,我們必將感恩戴德

范仲淹的這道命令,讓無數人都費解了,災民明明都已經買不起米了,還繼續漲價,這對災民來說,不更是雪上加霜嗎?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所以,這道命令被傳達下去之後,災民憤怒了,他們認為曾經“青天”變“黑”了,開始不為民做主了,而商人很開心,覺得范仲淹老了糊塗了,竟然和自己站到了同一條船上。

商人都是見財起意,聽聞了杭州等地的米價已經上漲到了一個天價,自然紛紛把米糧等物運往該地,這樣一來,杭州等地的米自然多了起來,很快便出現了大規模的積壓。

而在這時,范仲淹便將朝廷用來賑災的米糧,全部發放,災民無不雀躍,而那些被運送過來的天價“米”,自然也沒人買,當然也沒災民有能力買,眼瞅著雨季要來,大米卻砸在了手裡,這些商人紛紛叫苦不迭。

為了把手中的米賣出去,紛紛降價外拋,而朝廷則趁機以超低的價格大規模收購,然後再發放給災民,就這樣範仲淹以不同尋常的手段,讓災民度過了最為難熬的日子,而此舉也救了杭州等地數十萬的災民。

民鬧饑荒商人趁機哄抬物價,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米價再漲一倍

范仲淹一生為民,也得到了人們的尊敬,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美名,試想一下,這樣的好官,誰又不擁戴呢?

公元1052年,范仲淹被調任潁州,他扶疾上任,最終在上任途中因病去世,享年64歲。

參考文獻:《范文正公年譜》、《宋史》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