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傳統武術有沒有實戰作用?還是被一些假大師所敗名?

這裡我要說一句,中國武術還真不是被現在的大師糟蹋的,大師們很冤枉啊。

其實中國傳統武術在明朝的時候就分流了,一部分是表演的,一部分是實戰的。這一點,當時的名將戚繼光和俞大猷深有體會。

由於當時文官勢力大,又不懂這方面的事,所以挑選武將都選“打的好看的”,這種風氣也影響了民間,弄的連“南少林”都出了一批“打的好看”的武僧。

這些人的待遇都不錯,自我感覺也好的很,所以出了事兒也真敢上陣。

這不嘛,後來鬧倭寇了,這些“打的好看的”武將武僧武林高手紛紛上陣,結果被武士刀砍了個七零八落,鬥志全消。

最終,還得靠戚繼光這一批有能力的武將重新訓練部隊,以戰陣對付東洋刀高手,結果是大獲成功。

可以這麼說,武術高手打不過技擊高手,技擊高手衝不破戰陣。

而武術一詞,其實也是四九年之後的新詞,之前古籍裡稱呼這類人,都會說此人:善於技擊,長於劍術,能開幾石的弓,或者是“弓馬嫻熟”即便是在《聊齋志異》這種書裡,也有不少相關描述。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所謂傳統武術一詞,其實也是個偽命題。

後來明朝滅亡,清朝建立,作為一個外來民族,也是時刻擔心人民造反的,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清朝中後期,什麼這個門,那個派的卻突然繁榮起來,現在的新舊武俠小說體系基本就是參照著這個來的。

清朝統治者傻嗎?在民間培養這麼多武林高手好與自己為敵?顯然不是,不過是讓大家吹吹牛,某某生,誤導了民間習武方向,好方便自己統治而已。

到了民國,軍閥混戰,倒是出了幾門實戰家,但這時已經是熱兵器時代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更是表現一種不屈的精神,並非戰場主流。

四九年之後,武術運動在此被整理改進,為的是增強人民體質,若論實戰,當年在部隊裡學過拼刺刀的優秀戰士戰士一把木槍在手,也能幹翻幾個槍棍大師,也別說什麼高手在民間,民間缺乏系統訓練和營養配給,很難出實戰高手的。

中國傳統武術有沒有實戰作用?還是被一些假大師所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