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創生活】“金光閃閃”的 馬尾斗笠

在凱里,蠟染衣、刺繡裙、銀飾品把水靈靈的苗侗姑娘打扮得楚楚動人。除了穿銀,苗侗姑娘還有一個“戴金”的習俗,不過,這裡所謂的“金”是指金燦燦的馬尾斗笠。凱里灣水鎮馬尾斗笠是姑娘必備的嫁妝。四百年曆史的馬尾斗笠已超越了雨具功能而登堂入室成為工藝美術精品,榮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馬尾斗笠早已走出凱里,越州過府,展閱天下。

【創生活】“金光閃閃”的 馬尾斗笠

馬尾斗笠產於灣水鎮格種村。格種村距鎮政府駐地9公里,東鄰桐木村,西界龍場鎮,南接米薅村,北連甘田村。格種村有格種、小寨、火星三個自然寨。苗族聚居,共388戶1822人。編織馬尾斗笠是格種村群眾獨特的手工民間技藝,其歷史悠久。肇始於元末明初由贛入黔的吳氏先祖,至今已傳承十三代。

【創生活】“金光閃閃”的 馬尾斗笠

馬尾斗笠金貴之處就在於它特殊的工藝。馬尾斗笠以清水竹篾、馬尾、桐油、蛋清為原料。用特別的鐵刀將優質水竹劃成條,再將其破為三層,以長指甲為刀, 將一二層劃為細條後,再將細條進一步劃為細如髮絲的篾條,將這種篾條編成圓形直徑為60釐米、圓周為180釐米的上、中、下三層骨架,頂高20釐米,笠面為五方,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有萬物精華之喻。收邊時留出收刀,以示萬物不可滿,滿則溢之理。斗笠塗為金色,輔以珍貴的馬尾,然後日曬一週,色澤金燦。

【創生活】“金光閃閃”的 馬尾斗笠

馬尾斗笠的工藝與大多數民間工藝一樣,傳內不傳外,具有傳統民俗的隱秘味兒。從原料的選擇、加工到出產品的10多個工序,全由手工完成,而且須具祖傳高超技藝方能勝任。形狀得體、大方美觀,粗細結合,內外一體,上下細膩,手感溫柔,酷暑遮日,笠面平整,芳氣撲鼻,堂皇華麗,英姿富貴,細觀久品,文化正味,給人以“見到馬尾斗笠,一身舒適安逸”之美感。原料加工中的各個工序,大都從苗族文化、生活習俗等方面出發,賦予一定的文化內容。在凱里,“家家嫁姑娘,馬尾斗笠陪嫁妝”已成為新民俗;“划龍舟,賽龍船,沒有馬尾斗笠不上船”已成為新規則。在多彩貴州能工巧匠大賽黔東南分賽區,馬尾斗笠榮膺特等獎。

竹,自古名不俗;笠,從來為高格;藝,以巧手而稱美。

金色的馬尾斗笠,為凱里人遮陽避雨,為凱里文化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