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拔牙位點儲存的研究進展--張健主任醫師

作者:李靈豔 張健

天津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中心

受植區良好的牙槽嵴及軟組織的狀態, 是實現種植修復的前提條件。但牙缺失後伴隨著硬組織的吸收改建及軟組織的退縮, 影響著種植修復的實施。拔牙位點儲存技術, 已成為解決硬組織和軟組織增量的最佳方案。現就該技術的涵義、方法技術及效果評價做一綜述。

本文原刊登於《中華老年口腔雜誌》

2015年1月第13卷第1期

本文經作者再次修訂

概 述

伴隨著種植外科技術、應用材料的發展及人們認識程度的提高, 種植修復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的青睞。這就要求受植區有足夠的骨量, 才能保證種植體的植入與後期的修復需求。

牙齒缺失後,缺牙處的牙槽嵴進行活躍的骨吸收改建, 在拔牙6個月後, 水平骨量減少29%~63%, 垂直骨量減少11%~12%, 前3~6個月骨量吸收速度較快, 隨後呈現穩定趨勢逐漸減少。據統計, 自然癒合的牙槽窩改建後的平均百分比, 骨組織為(38。5±13。4)% , 軟組織為(58。3±10。6)%。外加咀嚼刺激的喪失, 牙槽嵴出現不可逆的廢用性萎縮, 致使骨的高度和寬度降低, 這對人工牙根植入術、義齒的修復、修復後的咀嚼美觀等功能產生了不利影響。眾多學者為解決上述問題, 進行了大量的試驗與研究, 位點儲存技術應運而生。現就位點儲存技術的概念、方法技術及系統評價做一綜述。

拔牙後的骨吸收與牙齦萎縮

拔牙後,由於牙周組織及根尖部血管斷裂,牙槽窩內開始出血, 15~30分鐘後出血停止,形成血凝塊封閉創口,促進傷口正常癒合。拔牙數小時後, 牙齦組織即開始收縮, 形成了保護血塊、促進癒合的機制。與此同時, 牙對牙齦的支撐作用也一併喪失,使牙齦向牙槽窩內塌陷,導致了軟組織的萎縮及齦乳頭形態的喪失。

24小時後,來自牙槽骨壁的成纖維細胞向血塊內生長,同時內皮細胞增殖形成血管芽最終連成毛細血管網。

拔牙後3~4天,較成熟的結締組織開始替代肉芽組織,上皮自牙齦緣向血凝塊表面生長。

拔牙後5~8天,新骨開始形成,由不成熟骨質逐漸充填拔牙窩。牙槽窩周邊的尖銳骨嵴繼續進行吸收改建,當骨質充滿拔牙窩時,牙槽突的高度也降低了。

在38天左右,拔牙窩的2/3 由密度較低的纖維樣骨質充填,但仍可在X線檢查中看到牙槽窩的影像。與此同時,上皮的生長仍在進行。

在40天之後,多層骨小梁一致的成熟骨逐漸形成,並有一層密質骨覆蓋在拔牙窩表面。當牙槽窩受到功能性壓力之後,骨小梁的排列、數目會順應變化而重新進行改建。一直延續到拔牙後的3~6 個月,重建過程才基本完成,形成正常的骨結構。由此可見,拔牙後的牙槽窩的生理性改建導致了牙槽骨高度和寬度的降低,此過程隨拔牙方法及牙槽突狀況的不同而有較大差別。

此外,缺牙後的廢用性萎縮、長期佩戴可摘區域性義齒的壓迫,甚至全身代謝狀況的變化都對牙槽嵴的改建發揮了作用。因此,對拔牙後的牙槽窩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以減少骨吸收的進行,是儲存骨量的有效方法。

位點儲存的概念

廣義的位點儲存

廣義的位點儲存(ridge/socket/site preservation)是指在拔牙期間或者拔牙術後 採取的,能阻斷和減少牙槽嵴生理性和病理性吸收, 增加牙槽窩內新骨生成的任何一種方法。簡單來說, 只要能夠阻止或者減少硬組織吸收及軟組織萎縮的方法、技術, 我們都稱之為位點儲存技術。

狹義的位點儲存

圖 牙槽窩內填充骨粉示例(圖片由蓋氏中國提供)

而對於狹義的位點儲存技術,最早源於斯卡勒(Sclar)於2004年提出:在徹底清理拔牙拔牙創之後,在其內植入Bio-Oss顆粒,然後塗布組織粘接劑,表面覆蓋可吸收性膠原材料,即刻戴入馬里蘭橋過渡義齒儲存牙齦外形,從不翻瓣和初期創口關閉,並將其稱之為Bio-Col技術。同年,瓊(Jung)在拔牙窩 內植入Bio-Oss Collagen,表面覆蓋顎黏膜,稱之為牙槽嵴儲存。宿玉成等描述了該技術的要點和臨床指徵,具體臨床程式為:在微創拔牙清創之後,在牙槽窩的根方植入Bio-Oss顆粒,冠方植入Bio-Oss Collagen,覆蓋生物材料與口腔環境相隔離,表面移植顎黏膜並加以縫合固定,即刻戴入過渡義齒並非該技術的必須步驟修復,這就發展成為我們現在所共同接受的拔牙位點儲存或種植位點儲存(implant site preservation),在強調對牙槽嵴儲存的同時改善新形成的附著齦的質量。

位點儲存的具體方法

位點儲存的具體方法包含了國內外學者的諸多嘗試與努力,在種植領域中已有文獻報道的位點儲存方法簡述如下。

硬組織的儲存

平臺轉移

在種植體上連線小於其直徑的基臺, 使基臺-種植體介面內移, 使部分生物學寬度由垂直向轉為水平向, 減少了炎症浸潤, 利用內連線降低了微間隙, 減少了種植體周圍蝶形骨吸收, 形成了穩定的軟組織封閉。

單純植入骨移植材料

大體上分為自體骨、同種異體骨、異種骨、異質骨。在成骨過程中, 植骨材料作為成骨細胞的貼附、支架作用, 引導或誘導形成的新骨在形態功能結構上重建骨組織。

軟組織的儲存

結締組織移植

透過遊離移植黏膜瓣和帶蒂顎瓣轉移技術無張力關閉創口, 增加拔牙窩處軟組織的量。

義齒支撐

牙齒缺失後, 牙齦組織失去了牙體形態的支援作用發生萎縮, 透過製作粘接橋臨時過渡義齒及種植體支援的臨時義齒來支撐、塑形軟組織, 防止其發生萎縮。

原位擴增軟組織

將需要拔除的患牙截去部分冠至齦緣之下, 待牙齦生長覆蓋住斷面後再拔除患牙, 即可減少軟組織的退縮。

硬組織與軟組織的聯合儲存

即刻種植

早期種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骨量, 縮短了癒合時間, 儲存了牙槽嵴原有的高度和寬度, 有利於軟硬組織的儲存, 獲得較好的美學效果。但即刻種植一般只能在風險低、單根牙拔除的病例中進行。

微創拔牙

透過使用微創器械, 對牙周膜進行分離, 避免對骨壁產生擠壓, 使拔牙術中對軟組織及牙槽骨的損傷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儲存了骨量, 減少術後併發症。

單純應用引導骨再生技術

在骨缺損處, 利用生物屏障膜維持手術建立的空間, 並藉此阻擋增殖較快的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長入, 保證增殖速度較慢的成骨細胞及血管的生長。屏障膜可分為可吸收膜與不可吸收膜, 兩種膜各有其優缺點, 目前臨床使用較多的是可吸收膜。在位點儲存中, 多用於增加牙槽嵴的寬度。

引導骨再生技術結合植骨材料聯合應用

利用屏障膜阻止了軟組織的長入, 提供植骨材料引導新骨再生所需的空間,常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作者簡介

張健,醫齒學博士,現任天津市口腔醫院(南開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種植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委員、天津市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口腔種植學會中國專家組成員(fellow)、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天津市醫師協會口腔分會常務理事、天津市醫學會整形與美容專業委員會委員。

(詳見:《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口腔》第80期03~04版)

“發現口腔人的精彩,滿足口腔人的需要!”

口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