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此次甘肅馬拉松越野賽事件,給馬拉松產業敲響了警鐘,但對於資本而言,馬拉松是不能放棄的“寶藏”。

作者丨趙曉曉

編輯丨孔露嬌

題圖丨攝圖網

“凌晨4點,我們被‘扔’到大馬路上,一直凍到天亮”。已經參加工作的李晨,回憶起6年前在大學做馬拉松志願者的情景時說。

提及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事件,李晨的情緒有點兒低沉,除了為21名遇難的參賽人員感到悲痛和惋惜之外,真正讓他感到難過的是馬拉松背後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主辦方失職和行業亂象頻發。

隨著馬拉松經濟的火熱,馬拉松投資也如火如荼。IT桔子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今,共有128家體育賽事經營企業獲得65億元融資。

此次甘肅馬拉松越野賽事件,給馬拉松產業敲響了警鐘,但對於資本而言,馬拉松是不能放棄的“寶藏”。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最初,馬拉松是一門“無人問津”的生意。

2015年,中國田徑協會變革馬拉松管理模式,取消賽事審批,馬拉松賽事開始爆發式增長,逐漸衍生出全程馬拉松(全馬)、半程馬拉松(半馬)、越野跑、迷你跑等多種賽事形式。

據中國田徑協會資料顯示,在2011年至2019年間,全國馬拉松參賽人數由40萬人次升至712。56萬人次。北京、上海、大連、廈門等城市的馬拉松比賽在此期間形成“中國四大馬拉松賽”。

與此同時,與體育賽事相關的企業也迅猛增長。天眼查資料顯示,

“馬拉松賽事火熱的背後,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和大眾對健康的重視,另一方面是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加大,他們希望透過運動的方式來發洩自己情緒。”唐山某體育公司的專案負責人陳亮對創業邦說道。

吳剛是一位有10年長跑經驗的資深跑友,他告訴創業邦,自己參加馬拉松活動完全是出於興趣,透過這個活動不僅可以認識到更多朋友,還能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韌性,減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

於是,

馬拉松產業的經濟價值有多高?體育主管部門是有測算的。2019年年初,國家體育總局釋出了《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說道,

按照跑圈的標準,資深跑友在跑步上的花費一年能達到20000元到50000元,如果按照全國資深跑友有50萬,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天眼查招投標資訊顯示,含關鍵詞“馬拉松”相關招投標資訊近4千條,主要集中分佈於國內的東南部地區,其中浙江相關招投標資訊最多,共400餘條,以廈門馬拉松為代表的福建省位居第四。

“馬拉松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可以促進當地交通、旅遊、零售貿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加上城市馬拉松受眾範圍廣、危險係數低,所以贊助商更青睞大城市的馬拉松賽事。”陳亮說道。

此外,

除了城市發展、品牌營銷,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有超4億運動人口和400多萬體育從業人員,年均大眾賽事活動超過50萬場,這意味著,體育保險存在百億級的潛在市場規模。

根據創業邦睿獸分析資料統計,2020年,中國體育市場的融資事件共有53起,其中披露投融資金額的共40起,總額約30億人民幣;2019年,中國體育市場的融資事件共有87起,總額達39億人民幣。

除了今年1月份完成收購和融資的VSPN英雄電競外,

一位關注體育領域的資深投資人曾表示,從長遠來看,電競、健身等細分賽道將受到資本的持續關注,在冬奧會和體教融合的帶動下,冰雪和培訓等賽道也將有不錯的機會。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馬拉松"背後的千億生意:30天融資超35億,賽事6年增長46倍

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性。

以此次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為例,其執行單位為甘肅晟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簡稱“晟景體育”),從2018至今已經舉辦過四屆百公里越野賽,而該公司的員工只有20餘人。對於運營一場難度極高、危險係數很大的越野賽來說,這顯然是存在巨大風險的。

“運營一場中小型的馬拉松尚且需要巨大的人力成本,越野賽的難度會更大,稍有不慎,就會發生事故。這次事故主要是組委會在應急預案、補給、沿途路線的指引預案方面不合理性。”陳亮分析說。

針對此事,微博平臺上發起了“馬拉松和越野跑該不該全面叫停”的話題討論。目前閱讀次數超過1。1億,討論次數4175次討論。實時投票結果顯示,1。8萬人投票結果為:選擇“不應該”全面叫停的人數為11331人,“應該”叫停的有6183人(截至發稿)。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做了一個專題節目《越野跑,如何變成“奪命跑”》,北京體育大學博導易劍東在節目中表示,

無論從馬拉松的受歡迎程度上看,還是其背後產生的經濟效益,全面停止相關賽事顯然是不合理的。甘肅越野跑的悲劇要吸取經驗和教訓,但只要有專業機構負責運營,並制定應急預案,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畢竟,

“希望馬拉松賽事能夠重新出發,給廣大運動愛好者營造一個健康的跑步環境。”吳剛最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