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正藍旗曾被裁撤且正白旗最初也非上三旗,順治時期正白旗方得提升

清朝時期的八旗分為“四正四鑲”,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在這八旗之中,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被稱為“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統領;而剩餘的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則被稱為“下五旗”,由宗室王公統領。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將黃色作為是隻有帝王才能使用的專屬顏色,因而鑲黃旗、正黃旗,這兩個以黃色為旗幟與裝束主要顏色的旗劃歸皇帝親領,本無可厚非。那麼,以白色作為旗幟主色調的正白旗,為何也能位居“上三旗”之列?

“八旗”制度的最終形成,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此時的努爾哈赤以黑旗作為軍隊標誌,故稱“黑旗軍”,這就是最初的“一旗”階段。

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後,另外設立了“紅旗軍”,並由他親自統領,而此前的“黑旗軍”則交由他的弟弟舒爾哈齊統領,這一時期被稱為“兩旗”階段。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又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調整,在此前“純色四旗”的基礎上,增加了“鑲色四旗”,“八旗”制度就此確立。

緊跟著,到了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政權,開始與明朝分庭抗禮,而“八旗”制度的“優勢”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成為了日後大清王朝能夠最終一統天下、定鼎中原的重要基石。

努爾哈赤時期,八旗之中各旗的統領以及勢力各不相同。

正黃旗,4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親領;鑲黃旗,20個牛錄,也是由努爾哈赤親領;正紅旗,2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的次子、“四大貝勒”之中的大貝勒代善統領;鑲紅旗,26個牛錄,由代善的長子嶽託統領;正藍旗,21個牛錄,由努爾哈赤的五子、“四大貝勒”之中的三貝勒莽古爾泰統領;鑲藍旗,33個牛錄,由“四大貝勒”之中的二貝勒阿敏統領,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次子;正白旗,2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的八子、“四大貝勒”之中的四貝勒皇太極統領;鑲白旗,1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之孫、其長子褚英之子杜度統領。

儘管努爾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的時候,並沒有就八個旗的地位高低做出過任何指示和安排,名義上,八旗之中各旗的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努爾哈赤畢竟位居大汗之位,是後金政權的實際統治者,並且滿洲人歷來是“以黃色為尊”,所以由努爾哈赤統領的兩黃旗自然地位也就是最高的。

此時,努爾哈赤所統領的親軍以及心腹將領大多都出身於鑲黃旗,再加上努爾哈赤之後也一直都是直接統領鑲黃旗作戰,這就使得鑲黃旗成為了八旗之中名義上的“頭旗”。

至於此時由皇太極統領的正白旗,以及在這之後被他從杜度手中奪下的鑲白旗,地位卻是最低的。

一方面,按照八旗圍獵和駐防位置次序,皇太極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分別被安排在了左右翼之末的位置,這是對其地位非常明顯的暗示;而另一方面,此時的皇太極在“四大貝勒”中,也是排在最後一位。所以,無論是從駐防位置,還是其旗主皇太極在後金朝堂上的地位來看,正白旗在八旗之中,排名都是屬於末流的。

天啟六年(1626年),努爾哈赤駕崩,皇太極成為新任後金大汗。

登基後的皇太極隨即進行了“黃白互換”,即將原本由自己統領的正白旗,以及由其長子豪格統領的鑲白旗,與由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統領的兩黃旗進行旗幟互換。至此開始,皇太極親領正黃旗,豪格統領鑲黃旗,而阿濟格成為了鑲白旗旗主,多鐸則是正白旗旗主。與此同時,原本處於左右翼之末的兩白旗,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被排在了左翼之中的位置。

於是乎,皇太極先是廢黜了阿濟格的鑲白旗旗主之位,改由多爾袞擔任,以藉此拉攏多爾袞,並在他們兄弟之間製造間隙。在這之後,皇太極又對兩白旗進行了一次拆分重組,讓多爾袞統領正白旗,多鐸改為統領鑲白旗,藉此進一步限制兩白旗的發展。

不僅如此,皇太極為了實現“南面獨坐”,加強中央集權,先後扳倒了統領鑲藍旗的二貝勒阿敏,以及統領正藍旗的三貝勒莽古爾泰,同時極力打壓大貝勒代善,尤其是對於莽古爾泰和他的正藍旗,皇太極進行了極為徹底的清算,甚至還一度吞併了正藍旗,使得“八旗”短暫進入到了“七旗”時期。

這樣一來,皇太極時期鑲黃旗、正黃旗、正藍旗的“上三旗”地位就此確立。

然而,按照努爾哈赤在天啟二年(1622年)確立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度”,各旗要平均分配戰利品以及新增的人口和部眾,這就使得正白旗與鑲白旗因為其坐擁的豐厚“家底”,實力始終都是難以被撼動的,尤其是多鐸,他統領哪個旗,那麼哪個旗就是八旗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

而為了能在絕對的硬實力上超過兩白旗,皇太極也不斷擴充著自己的勢力,同時將新建的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劃歸為皇帝直接統領。經過皇太極的不懈努力,到了崇禎十六?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之前,由他與豪格統領牛錄數量達到了117個,就此超過了由多爾袞三兄弟統領的兩白旗的98個牛錄。

崇禎十六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年僅5歲的順治皇帝“出人意料”地繼承了皇位,只不過這一時期的大權掌握在多爾袞手中。此時的多爾袞在不斷排除異己,加強對於朝堂掌控能力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充著自己所統領的正白旗的勢力。

順治五年(1648年),多爾袞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將豪格折磨致死,還奪下了其手中的正藍旗。之後,多爾袞又將兩白旗和正藍旗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組,由他自己統領正白旗和鑲白旗,他的弟弟多鐸則改為統領新的正藍旗。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薨逝,親政後的順治皇帝在對多爾袞及其黨羽進行清算的同時,還奪下其統領的正白旗與鑲白旗,其中,正白旗改由皇帝親領,鑲白旗則是交還給了被遭到多爾袞迫害的豪格家族。

至此,八旗之中“上三旗”與“下五旗”的格局劃分與家族世系正式確立,即“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由皇帝本人親領;“下五旗”中,鑲白旗隸屬於肅親王豪格家族世系,正紅旗隸屬於禮親王代善世系,鑲紅旗隸屬於克勤郡王嶽託世系,正藍旗隸屬於豫親王多鐸世系,鑲藍旗隸屬於鄭親王濟爾哈朗世系。而這一個格局也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