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尷尬到“腳趾摳地”?真人秀節目折射當代人社交困境

尷尬到“腳趾摳地”?真人秀節目折射當代人社交困境

日前,在熱門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裡的“650電臺”上,歌手汪蘇瀧問演員王傳君:“島上居民裡最不喜歡誰?”王傳君表示最不喜歡自己,因為他雖然勇於表達自己,但往往幾天後就後悔:“如果當時換一種柔和的說話方式,效果也許就不一樣了。”此前,在節目中他因堅決回絕了前輩老演員宋丹丹要其參與“團建”文藝表演的提議而廣受網友稱讚。

不僅是嘉賓經歷了對自己的反思,觀眾也收穫了不少經驗,例如有人留言:“不用為冷場感到焦慮,完全可以放鬆並享受這種冷場。”《五十公里桃花塢》把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社交尷尬場景呈現在觀眾面前,引發大眾對社交這一普遍難題的議論和思考;同時又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幫助觀眾學會應對社交困難,讓真人秀節目更具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真實的社交場景,讓觀眾隔著螢幕都感到窒息

無論是“社恐”還是“社牛”,當代人都不可避免地曾經陷入過某個社交尷尬場景。由騰訊影片推出的群居生活體驗類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塢》讓15位嘉賓展開一場“陌生人”社交,透過紀實的手法記錄下嘉賓之間的社互動動。這種真實性更能讓觀眾產生共鳴,也能關聯到更具有代表性的社會現象,從而讓節目變得更好看。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周逵認為,對於真人秀節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所有參與者的動機為真,這樣才能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桃花塢尷尬九分鐘”當屬近期相當出圈的綜藝話題。在節目中,宋丹丹提出要舉辦一個篝火晚會,但其他年輕嘉賓明顯不感興趣,婉轉提出了反對意見。對此,宋丹丹以“虛心聽取,絕不接受”的強勢態度一一駁回。結果導致汪蘇瀧自閉到不說話,李雪琴抽了自己一嘴巴責怪自己嘴笨;其他嘉賓維持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只能以眼神相互交流……

這種場面讓觀眾打出彈幕:“腳趾摳地,摳出兩室一廳”“隔著螢幕都感到窒息”。尤其是宋丹丹的表現,被很多網友聯想起各種社交場合倚老賣老、強勢難溝通的人,勾出無數吐槽。節目播出後,引發了巨大觀眾熱議,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到討論中來,相關話題的熱搜維持多天,累計閱讀量超過10億。

尷尬到“腳趾摳地”?真人秀節目折射當代人社交困境

真人秀雖然有剪輯,但節目好看的基石是真實性。《五十公里桃花塢》導演謝滌葵透露,節目組在選擇嘉賓時首先考慮的標準是這個人“不裝”,嘉賓要能真實地表現自我。觀眾發現光彩照人的明星和普通人一樣有社交恐懼,或是以高情商聞名的喜劇演員一樣會陷入各種尷尬的社交場景,無疑能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

探討並幫助觀眾走出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才是“塢學”的意義

在《五十公里桃花塢》有一條高贊留言:“這個節目最大的看點就是一群人的社死和尷尬現場,而我一邊尷尬還一邊想繼續看他們怎麼作。”瞧熱鬧之餘,還有不少網民在研究《五十公里桃花塢》裡各種“尷尬”的社交場景,並且將其戲稱為“塢學”。但在讓觀眾圍觀明星們的窘境之餘,幫助人們打破社交恐懼、提升社交技巧,才會讓此類真人秀節目更具真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桃花塢尷尬九分鐘”集合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畫像:宋丹丹被觀眾評價為“和我老闆一模一樣”以及“倚老賣老、不允許別人反駁的家長”;李雪琴受委屈自扇耳光被觀眾代入“就是我本人”;辣目洋子心裡不贊成宋丹丹卻又努力迎合她的樣子被觀眾評價為“像極了我的同事”;而王傳君由於說出了觀眾在職場上想說但又不敢說的話而收穫了一大波好感,“王傳君就是我的嘴替”……而節目在呈現嘉賓之間分歧的同時,也見縫插針地總結了相關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背後的社會心理因素。

例如在宋丹丹的人生經驗裡,自己作為年長者就應當肩負起督促懶散的年輕人的責任;而當代年輕人對社交邊界有很強的“距離感”意識,不喜歡別人用年齡、職權等強迫自己做什麼。《五十公里桃花塢》把這些代際觀念衝突、對社交尺度的不同理解展現在觀眾面前,不僅給出了自己的社交技巧的建議,更重要的是引發更多人對這些社會話題的關注、碰撞和交流,這才是真人秀節目的社會價值所在。

作者:衛中

編輯:許暘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