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外賣裡的“PM2.5”

在北京望京科技園的大門旁,有幾個專門放外賣的桌子。每天中午和晚上,員工在成堆的外賣和圍成一片的人群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可能要花費3分鐘。

回到辦公桌,開啟各種塑膠餐盒開吃,這是寫字樓裡的常態。週末宅家也要點個外賣,已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然而,與美食一同入口的,還有些不為人知的“小東西”。

吃一份外賣,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塑膠餐盒或者有防水塗層的紙盒容器。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餐盒材料有4種: 聚丙烯(PP)塑膠、聚苯乙烯(PS)塑膠、紙和鋁箔。《描繪中國外賣食品行業的環境影響和政策效力》研究報告寫到,PP塑膠餐盒的使用率超過了60%,是最常用的食品容器。在包裝袋方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膠袋佔據主導地位,使用率約為90%。

2020年,中國外賣行業共產生了170億外賣訂單,平均每個訂單包含3。44個餐盒,其中近70%是塑膠餐盒。PP、PS等塑膠,均有可能將微塑膠帶入人體。

“微塑膠”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和顆粒。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首次提出微塑膠的概念,這種廣泛存在於海洋環境中且肉眼難以分辨的顆粒也被稱為“海中的PM2。5”。

微塑膠一直存在於環境中,從一個生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瓶裝礦泉水有保質期,正是因為盛水的塑膠容器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浸出化學物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微塑膠無處不在。海洋生物的體內、數千米深的海底、漂浮的空氣中、40% 的食物中,都被檢出了微塑膠。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釋出的文告,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近期展開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每人平均每週攝入的塑膠相當於吃掉一張信用卡。2022年,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和活人肺部檢測到微塑膠。

人體攝入微塑膠的場合不勝列舉。一項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領導的研究發現,食品級烘焙工具的不粘塗層向熱水中釋放奈米顆粒;一次性咖啡杯中的熱飲會導致其防水塗層——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內襯向飲料中釋放數萬億個微小的塑膠顆粒。

一項華東師範大學的研究成果顯示,不論是可以微波加熱的聚丙烯(PP)餐盒、耐熱至70℃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餐盒,還是更傳統的聚苯乙烯(PS)白色發泡飯盒,都會釋放微塑膠,並且基本不受溫度的影響。

微塑膠已經成為國際廣泛關注的四大類新汙染物之一,然而,外賣行業中一次性塑膠的總消費量仍在增加。2021年我國線上外賣行業佔餐飲行業比重達21。4%,較2020年提升4。5個百分點。預計到2025年,外賣行業中一次性塑膠的總消費量將增加到250萬噸。

千年以前,外賣的食盒是沒有塑膠製品的。陶製食盒配上中空層的熱水保溫,其效果或許不亞於當代外賣小哥車後座的保溫箱和塑膠餐盒。早在北宋時期,便有“閒漢”負責“使令買物命妓,取送錢物之類。”《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菜。”《清明上河圖》中亦有“外賣小哥”的形象;北宋的飲食店提供“逐時施行索喚”“咄嗟可辦”的快餐、叫餐服務。

在外賣講究價格低廉、快速送達、食品不撒、重量輕便的今天,傳統食盒無法與塑膠餐盒抗衡。

重新使用宋朝的傳統食盒可能性渺茫,但是新型的環保替代品正在研發。竹質刀叉勺、吸管、杯子和盤子等一次性餐具等都可以替代傳統塑膠產品。然而,一個25克的一次性餐盒,竹的成本要比塑膠成本高出2—3倍。短期內,塑膠仍是餐盒主流。

目前微塑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未知的。科學家發現,亞微米範圍內更小的微塑膠顆粒可以在腸細胞和肝細胞中大量存在,但這些顆粒要麼直接附著在細胞膜上,要麼被困在細胞膜的小氣泡中。美國學者Philip Demokritou研究發現,微塑膠的存在會對脂肪吸收帶來健康上的負面影響,讓更多的脂肪進入血液。此外,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的吸收也受到了影響。不過,這些初步發現都需要進一步實驗來證實。

趙安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