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許為鋼“三無”入職告訴了我們什麼——從科學家故事中感悟創新密碼(上)

□本報評論員 夏遠望

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南”主題新聞釋出會在鄭州舉行。在答記者問時,省委書記樓陽生介紹了近年來河南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其中第二項成果,是省農科院許為鋼院士牽頭完成的“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鄭麥7698的選育與應用”專案,畝產超過700公斤,解決了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產量普遍低於普通高產品種的難題。

許為鋼院士籍貫山東萊蕪,本科、碩士及博士先後就讀於四川農學院、西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上世紀末來到河南省農科院工作,其間還有段“三無”入職的傳奇經歷。

近日,在省農科院,許為鋼院士為我們講述了他二十多年前入職的故事。時任院長董慶周求賢若渴,“擺一張八仙桌,請七八位英才來,給他們研究員職稱,讓他們當研究室主任,讓他們住和我們領導一樣的房子!”許為鋼便是當初八人之一。受當時條件制約,他的種種關係無法順利轉入,老院長大手一揮:不要糧油關係,不要戶口,不要檔案!

這張“八仙桌”,先後走出了張改平、張新友、許為鋼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八個人每一位都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在手,總獲獎量達到12個,而當時,他們中的大多數聲名並不顯赫。

全國省級農科院中,河南省農科院處於第一方陣,不以既定事實判斷人才,不以條條框框限制人才,善於識別有潛質的青年科研人才,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培養人才,是一個重要原因。

拼創新,實質就是拼人才。然而,人才引育,說來容易做起來難。早在2012年,遼寧就出臺政策,引進或培養1名院士獎勵單位1億元,如今,各地人才爭奪戰更是愈演愈烈。高階科研領軍人物,往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人才從哪裡來?省農科院這張“八仙桌”,給我們以深刻啟迪。

重視成熟型人才,更要善於發掘成長型人才。成熟型人才,在專業領域已經做出了突出貢獻,好比黃金,人人都能看到其光亮;而成長型人才,潛能尚未完全激發,往往也缺少一定的學術頭銜,還是一塊璞玉,但總有高人能判斷其價值所在。考量諸多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凡創新領域後來居上者,無不重視對成長型人才的引育,不如此,很難彎道超車,重新整理創新版圖。

有識人的眼光,更要有擔責的膽魄。隔行如隔山,石頭還是玉,沒有頭銜之前,只有極少數人能真正甄別,給帽子、給房子、給位子,可能牽扯他人利益,甚至引來非議,遭來阻攔,這就需要頂住壓力。“華工校父”朱九思,將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從區域二流帶向國內一流名校,在特殊歷史時期把其他高校不要的教師請到華工,頂住了被扣帽子的巨大風險,身為校長,他的幾個孩子卻只接受了成人教育。擔當的最大底氣來自公心,一心為公,就能贏得信任,贏得支援,贏得先機。

創新,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以農業科研為例,十幾年選育品種,二十年獲獎,往往大器晚成。早發現、早使用、早壓擔子,才能早出成果。許為鋼院士的“三無”入職經歷告訴我們:不簡單以學術頭銜、人才稱號確定薪酬待遇、配置學術資源,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給成長型人才更大施展空間,讓創新之花盡情綻放,平地必能起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