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作者:檮昧狂客

我一般是不談論線材的,首先是不好談,其次也談不好。

“不好談”很好理解,比如關於線材常見的一些爭議——線材到底有沒有用,搭配是否得當,“醬油貴過雞”什麼的。勸人花錢的事從來都不好辦,對吧,說啥都不合適,動不動就是過不了雙盲什麼的,反正就是不那麼“科學”唄。至於談不好,則體現在很難有一個能說服所有人的理論,我就是不信,你能怎樣?

是啊,不能怎樣,反正就是聽個響嘛,但這裡我可以給出幾個明確的答覆——1。線材肯定有用,這點毫無疑問,能不能聽出來?能不能測試出來?也沒問題,你非要說沒有,聽不出來,好吧,那就是你說得對。2。醬油貴過雞的問題,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是不是雞太便宜了,然後才是醬油過於貴的問題。不過,什麼東西都講究個搭配,真能體現出價值,也無所謂貴賤。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線材屬於在HIFI裝置中屬於配件一類,客觀存在,也必須要用。

能不能測試?肯定能,但需要專業測試儀器,自己實驗測量有一定門檻,想看相關結論的話,可以去專業期刊找找。

能不能聽出來?這個問題複雜一點,能,但程度有高低之分。畢竟這不光取決於你的耳朵,也看什麼風格的線材。像NORDOST、TARALABS之類素質風格的線材聽著確實不太明顯(對比標配機線就很明顯了),但如果你想明顯聽出來,那也很簡單,比如標題中我提到的那條耳機線——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它聽起來就是特色鮮明的,簡單地說——靈動、明快、細膩、層次好,透明度很高,十分符合大家對優秀銀線的認知(EA的高階線風格都很鮮明,但不同款式差異挺大,Horus 8個人感覺正好反過來,飽滿大氣風格的),玩臺機的,則可以試試卡達斯金參考之類的,我不敢說是一耳朵的事,但兩三耳朵基本也會有點感受。

好了,試聽的事大家自己想辦法,假設我們承認線材具有自己的聲音風格,那麼在音響系統中,如何將線材與系統搭配就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了。這是個有分歧的地方,主流選擇大概有三種:

1。原汁原味素質線,理論上最好的線材就應該像沒有線材一樣(雖然這不可能)。

2。缺啥補啥,沒低頻就加低頻,沒高頻就加高頻,啥也不缺就來點微妙染色,反正是要補點啥。

3。全能等於全都不能,要的是揚長不避短,既然系統硬體特色是這樣,那就順著它繼續發揮或者加點微調。

這三種類型可以囊括大多數玩家了,但1和3本質上差不多,為啥要原汁原味,就是要聽器材本身的聲音,為啥要順著系統音色來加強,也還是為了聽系統本身的特色。補償型的玩法,我只能說想法很好,但實際做不到,這不是鹽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鹽的事情。

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線材是無源的、被動的配件,只能衰減調整訊號,而不能創造新的訊號(失真和噪音顯然不算創造訊號),無非是如何衰減與微調的問題,透過線材彌補系統的弱點,怎麼補?還不是拆東牆補西牆嘛。

比如一個常見的問題——高頻過於明亮銳利,按照補償型的玩法來看,純銀線顯然是不能用了(典型的刻板印象),鍍銀也不行,得弄個高頻不明亮尖銳的銅線搭配,結果呢,抹點泛音啥的就算高水平的線材了,雖然通透感沒了,湊合也還能聽,狠一點的高頻延伸、細節、層次、空氣感通通給你抹平,聽小提琴之類的直接卡脖子了。

所以,線材搭配,錦上添花沒問題,啥都不改也行,非要來個正負結合,大機率是二者優點都沒了,一個搞不好還補過了。而且不要什麼問題都怪線材,器材就不說了,很多錄音本身就有問題,或者說就那個風格,比如宇多田光one last kiss那張碟,我用過的裝置就沒有一個聽著不刺激的,唇齒音爆炸,簡直是貼著臉唱一句喘一口,咋整?要麼忍著,要麼就聽點別的吧。

好了,道理就講到這,事情就是這麼個事,具體怎麼玩還得大家自己看著辦。今天,藉由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這條線,說說我是怎麼玩和如何選擇的。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這是一條純銀線,按照Effect Audio官方的介紹,簡單地說——採用UP-OCC高純度銀導體,Litz結構(正負極接線是不同的結構),4股絞合(好像還可以訂8股的),可更換插頭和插針系統。(想看技術介紹和解讀的,我放在最後了)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為什麼是這條線,當然是根據我的實際聽感和系統搭配,聲音方面,我追求飽滿大氣、明快開揚、自然細膩的風格,Cleopatra II就很合適,它具有這樣的特質,而這些特質也可以說是高水平純銀線的一些共性。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我們看看大多數時候純銀線的評價是什麼——明亮、銳利、快速、中高頻提升,然後搭配耳機耳塞播放器,聽起來華麗、飄逸、悅耳,簡單粗暴一些的還可以說女毒、仙音嫋嫋之類的,反正就是類似的評價吧。

沒有錯啊,但是,怎麼看水平高低呢?比如上面提到的女聲,纖柔嬌豔,沒錯,這是高水平,這樣的高頻肯定是比較明亮的,高頻延伸要有吧,細節層次也不能少,但必須把握好這個度。一旦過度就會顯得很刺激,比如齒音重。在我這套搭配上,齒音也是有的,要不我也不會抱怨宇多田光那個錄音,但透過使用Cleopatra II這條升級線,我可以讓最終的聲音不去凸顯齒音。

額,好像沒說明白,換個說法,聽沒聽過那種特別凸顯細節的東西?或者說頻寬特高,把全部細節,有的沒的,全部硬塞給你的線材或整體系統?可能素質很高,但好不好聽呢?我覺得夠嗆。調音是一個細節取捨的事情,高頻上不去的聲音聽著是很難受的,高頻太上得去聽著也累,這就還是那個“度”的問題,Cleopatra II的高頻細膩明快,但不刻意強調高頻,聲音聽起來是個整體,就比較協調了,包括在搭配上,耳塞聲音明亮一點或柔潤一點,問題都不大,畢竟,先確定一個沒毛病的聲音底子,然後才是個性化發揮的部分。

由於我不怎麼聽人聲,女毒什麼的,也說不上啥,買宇多田光的碟主要還是給EVA信仰充值。器樂我聽得就比較多了,它們對於聲音的要求更高,比如鋼片琴、三角鐵等金屬敲擊樂器,演奏的時候有大量的高次諧波泛音,是一種明快脆爽而富有穿透力的聲音。此類錄音要想好聽,要求是很高的。高頻延伸、細節層次這些就不說了,關鍵是那種空間感和金屬器樂特有的質感,而在這些方面,Cleopatra II的表現在我目前聽過的隨身線材裡屬於一流水準。這裡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五交響曲,開頭就是鋼片琴,如果你去過現場或看過影片可以知道,鋼片琴的位置在樂團最後一排,再加上老肖一貫的“慢啟動”風格,聽起來應當是輕柔靈動、深邃悠遠的,直白粗硬那就不對了,昏黃暗淡也不對,這個感受並不微妙,甚至可以說很明顯,只不過有時候缺乏一些針對性的引導罷了。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有個說法,整天泡論壇逛貼吧的都是不愛聽歌愛折騰的器材玩家。但他們沒想明白的是——為啥要折騰,就是為了上述這些東西,透過搭配不同的線材等配件,做到不改變整體風格的同時,對細節進行一定的修整。

聲音,恩,說完了,我挺喜歡的一條耳機線,不偏科又能聽出東西,比較有代表性的高水平銀線的聲音,除非特別喜歡HUFI或“老頭樂”,否則這條線還是挺百搭的。

除此之外呢,Effect Audio這套可更換的插頭插針系統也值得說一下,雖然是功能上的事,不過對於使用體驗的提升還挺大。

可更換插頭這兩年很流行,也確實很管用。主要是播放器插座型別太多、演變得太快,從最開始的3。5到後來的2。5,再到現在最流行的4。4,總不能每次都找廠商改插頭吧,唯一辦法就是做成可更換的。不過可更換插頭也有不同的固定方案,鎖銷 or 插頭套固定,EA和DITA那條原線都是插頭套固定的,整體強度比較高,區別是EA特意配了一個鈦合金的插頭套,工藝很漂亮,操作手感也不錯。(分線器也同樣是鈦合金的)

另一個我不知道是不是EA獨創的,但量產在用的好像就他一家,也就是——可更換插針系統。這個其實比可更換插頭更管用,畢竟插頭還可以用轉接線湊合湊合,插針怎麼辦?也是個不統一的事,EA在這方面考慮得還挺多,除了常規的MMCX和0。78之外,還支援Pentaconn、 A2DC、IPX等相對冷門的插針,萬一玩壞了也可以單獨選配,就是那個安裝工具得保留好了,是專用的東西。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關於線材的HIFI隨筆——兼評Effect Audio Cleopatra II耳機升級線

還是開頭那句話,我通常不談線材,系統硬體的影響比配件更明顯,但線材確實可以做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值不值得玩,自己去試試吧。

最後是技術解讀部分,也是我的個人見解,算是解決一些關於線材的認知問題吧。

1。 導體材質,室溫下,純銀導體的電阻率最低,然後是純銅導體,其他貴金屬、合金或帶鍍層的金屬導體往往是為了調音,而不是低電阻率。關於這點可以透過DCR測試結果來判定,但由於耳機耳塞大多阻抗較高,DCR影響基本是可忽略的。

對於成品線纜來說,成本和導體材質關係不大,當然,高純度單晶導體確實貴不少。公認的高階線材所用材料並不統一(專業線材也是一樣),過去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某某材質聲音如何如何,這個說法顯然是不全面的,說白了,優秀的導體材質只是線材的基礎,還要看線纜結構、絕緣材料等因素。

2。 線纜結構,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他可以直接影響一個引數——線材的等效並聯電容,或者說附加電容。相當於給耳塞並聯了一個容性負載,兩個問題:1。容性負載可能會導致音源放大器自激,2。影響高頻表現。當然,前者通常不會出現,畢竟電容不大,只要不是機器太菜都沒事(小尾巴之類的可能機率高一些)。後者影響一些高頻和極高頻的泛音,音源驅動力強,影響就小,音源太菜,影響就大。

介紹這條耳機線的時候我提到了一個詞——Litz線,這是近些年出鏡率很高的一個詞,它就是一種線材結構,多種不同規格的漆包絕緣細線纏繞成一組,一根線芯可能由多組這樣的導體構成。然後每組線芯之間還可以搞一些花樣,比如絞合方式或加入一些支撐間隔材料(Cleo II一組線芯中間加入了凱夫拉縴維絲,照片也能看出來,兩根芯不一樣)。過去討論線材有很多人會說一個詞——趨膚效應,這個怎麼說呢,不能說沒有影響,要不也不必費勁做這些結構,但對於音訊的頻率來說,我認為趨膚效應的影響不明顯。

3。 絕緣材料,線材必須是絕緣的,不用多解釋,但用什麼絕緣是有影響的,比如空氣絕緣,有一陣子就很流行,Cleo II採用李茲結構,每根細線芯都帶絕緣漆,就不需要額外的絕緣材料了。絕緣材料之所以會影響聲音,是因為他們做不到絕對的絕緣,再加上線材編織纏繞,也就產生了線材的等效並聯電容,從而影響聲音表現。

至於線材外套,要求又不一樣了,通常要求具有耐侵蝕、耐磨損,能承受反覆彎折等特性,Cleo II使用的材料官方稱之為UltraFlexi,大概是一種聚合物塑膠,實際效果很不錯。這裡額外說一句,特氟龍或特氟龍共聚物的絕緣效能確實很好,但實在太硬了,麥克風效應很明顯,可以用於內芯,但不適合用於外套。

4。 線材遮蔽,模擬和數字訊號線毫無疑問是需要遮蔽的,但給耳機線裝遮蔽層就顯得很奇怪,甚至可以說很多情況下都是毫無意義的。過去主流的喇叭線和耳機線都沒有遮蔽層,也沒出什麼問題。究其原因,二者傳輸的都是功率訊號,本身就不容易被幹擾,然後這個遮蔽層往哪裡接呢?喇叭線不接地好理解,沒地方接,耳機線中的4。4插頭倒是有個獨立接地,但這個接地觸點到底是接音源外殼還是接訊號地呢?搞不好遮蔽地線沒接上,反倒成為一根天線,引入外界電磁干擾了,就很搞笑,弄個獨立接地盒?好吧,似乎更搞笑了。

當然,這些都是一家之言,多瞭解瞭解線材是好事,在選擇的時候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或許在盲狙的時候,也就不那麼容易翻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