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國足正式公佈口號,其實應該始於李鐵入主國足時——他的一句“團結是鐵”,由國足官方透過各種宣傳方式推出,也因此被人們所熟知、熟記。

現在,李鐵半路上又下課了,臨時上陣的李霄鵬麾下的國足,最近也推出了正式的口號:“千錘百煉、夯實基礎、能征善戰、作風優良”。

雖然在李鐵和李霄鵬之前的國足時代,各個主帥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由國足官宣正式口號,但也多多少少透過各種方式,提出過類似口號類的標誌性宣傳語言或金句,我們不妨回顧一下:

一、蘇永舜:“盲目去抄襲和學習,你永遠趕不上別人”。

二、高豐文:“自古華山一條路”。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三、徐根寶:“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

四、施拉普納:“往球門裡踢”。

五、戚務生:“我只負我該負的責任”。

六、朱廣滬:“瘋狗精神”。

七、米盧:“態度決定一切”、“快樂足球”。

八、高洪波:“身體不舒服,我先離開了”。

九、裡皮:“我不想搶錢”。

……

這裡面,像裡皮、戚務生和高洪波的話,只能算是“金句”,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足口號。也就是李鐵、李霄鵬時代的國足,算是正式提出了各自的口號——從這些口號或金句的變化史上,其實也能看出國足的一些發展脈絡來。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其一,不同時代的國足口號或金句,其實表明了一個特點:缺什麼、提什麼!

蘇永舜時代,中國足球在亞洲還能算得上是“準一流”,所以,他敢於說出不要盲目學別人的話,但現在呢?國足不學別人,難道學“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自己不成?

像高豐文的“自古華山一條路”,徐根寶的“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則是處於出線的重要比賽關頭,所以喊出如此口號,但遺憾的是,口號的激勵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都被“黑色某分鐘”給敗了興。

這也說明國足在心態上存在缺陷:缺乏在世界大賽上關鍵時刻的把握能力;心理上的成熟度與穩定性、抗壓性較差等。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而像施拉普納的“往球門裡踢”,就是針對中國隊不會射門、臨門一腳功夫差的現象所提出,這話貌似太簡單了,連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識,但對於國足球員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難題了。

朱廣滬提出的“瘋狗精神”,就是因為我們技戰術能力不如別人,那就靠著在亞洲還算有點優勢的身體,並透過拼搶精神,來彌補各種技戰術上的不足,這跟他的學生李鐵後來提出的“踢不過也要跑死他們”的精神,算是一脈相通的了。

其二,真正令中國足球耳目一新,並展現效果的口號,顯然就是米盧的“態度決定一切”和“快樂足球”了。

中國足球最缺乏什麼?顯然就是“態度”!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有了態度,哪怕別的還不太行,但也不會太過於拉胯。事實上,多年來,中國足球最缺的東西,也就是這個米盧最多提及的“態度”了。

像人們嘲諷現任國足隊長吳曦在對陣越南隊時躲球,令中國隊失球,而對比一下中國女足在亞洲盃決賽上,女足球員卻迎身而上、衝球而去,其實就是球迷們非常不滿國足的“態度”!

而“快樂足球”的理念,其實就是迴歸足球的本質,讓足球成為球員對職業的一種熱愛,成為為國踢球的源源動力,而不只是想著到國家隊時,要先自保安全不受傷,這也是裡皮對國足球員最為不滿的地方!

至於李鐵時代的“團結是鐵”,也自有他的道理,作為本土少帥,水平和能力本就有限,但他的特點是更容易與球員溝通,如果能有一支更團隊的國足,也就能最大化發揮水平了。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

不過,李鐵雖然嘴上說著“團結是鐵”,但在12強賽上,前幾場卻一直不讓歸化球員首發或一起首發,比賽成績較差之下,在輿論的壓力下,才在後三場儘量派上歸化球員,並接連勝了越南,平了阿曼和澳大利亞——對歸化球員的使用不當,甚至有些偏見,或許很難說李鐵真正做到了“團結如鐵”吧?

到了李霄鵬的“千錘百煉、夯實基礎、能征善戰、作風優良”,這個口號就顯得太過普通了些,既不簡練,也沒特色,都是說一些基礎性的東西——但這也正表明,如今國足連很多基礎性的東西都不具備了!

當然,喊口號,估計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了,上下嘴皮子一動就成了,可真要落實下來,對於國足而言,就不僅要靠腳,更要靠腦子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李霄鵬出臺新口號:國足口號變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