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通渭馬營:黃芪產業成為群眾致富“金鑰匙”

通渭馬營:黃芪產業成為群眾致富“金鑰匙”

王倩貞 王卓香

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金秋十月,正值黃芪採收季節,走進通渭縣馬營鎮黃芪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金燦燦的黃芪,秋風吹過,藥香撲鼻。

馬營鎮地處通渭縣西部,平均海拔2121米,屬於溫帶季風氣候,生長期180天左右,無霜期120天左右。獨特的土壤地貌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質量上乘的“馬營黃芪”。為了真正打響“馬營黃芪”品牌,馬營鎮立足自然資源條件,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著力發展中藥材黃芪種植1。1萬畝,育苗1403畝,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群眾種植黃芪的熱情也明顯高漲。

在馬營鎮赤砂、回岔等村,黃芪已成農戶眼中的“香餑餑”產業。

“我種了120畝黃芪,今年長得比較好,畝產黃芪650公斤左右,現在正在地裡面抓緊採挖。”馬營鎮赤砂村村民張國祥告訴記者,近段時間還有其他農戶來他的地裡務工,日工資100元,透過務工也能給其他農戶增加收入。

在政府的倡議下,回岔村村民張進國今年種了15畝黃芪,他說:“今年種的黃芪,畝產600公斤左右,大概收入5萬元。”

李友紅是馬營鎮瓦房村友紅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是最早與種植戶對接的“土專家”之一。

從去年開始,通渭縣友紅農牧專業合作社和種植戶簽訂標準化種植訂單、流轉土地,並按照中藥材規範化生產技術規程系列團體標準進行規範種植,至今種植黃芪500畝。合作社產出的優質黃芪吸引國內藥企競相採購。在這樣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了標準化種植。

近年來,馬營鎮突出優質、綠色、特色,大力發展緊缺農產品生產,調整最佳化種養結構,著力把中藥材產業發展成為“以龍頭帶動、規模發展、品牌引領、科技支撐”的優勢產業。

為推動馬營鎮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黃芪產業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馬營鎮積極建設總佔地5畝集倉儲、交易、精深加工為主的黃芪產業園,“產業園建成後,全鎮種植的黃芪就可以實現自產自銷。”馬營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祁微禎說。

從起初的人工種植,到如今的機械化種植;從最初的單打獨鬥,到現在成立了合作社;從藥販子上門收購,到積極在建產業園區……目前,馬營鎮以種植為基礎、加工和營銷為依託的黃芪產業鏈正在穩定形成,成為推動馬營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

【來源:每日甘肅】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