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棣經典一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五次北伐,其中第二次北伐的忽蘭忽失溫之戰堪稱經典。

朱棣經典一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只是和平總是短暫的,瓦剌的勢力又逐漸強大起來。

瓦剌的馬哈木之前多次遣使進京,態度上頗為恭順,朱棣為了平衡草原各派勢力,特封他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順寧王。但是他看到阿魯臺勢力日益下降,也漸漸跋扈起來,多次上書請求朱棣徹底消滅阿魯臺。甚至還扣留了朱棣的使者。

朱棣也感受到草原上勢力的變化。自己如果太過親近馬哈木,勢必會讓阿魯臺繼續衰敗,如此就會讓馬哈木一人做大,這樣對大明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於是又封阿魯臺為寧王,用來牽制馬哈木。

朱棣經典一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永樂十二年三月,第二次北征蒙古。

對於這次明朝出動的兵力,史料中記載為五十萬。筆者認為不可信,要知道五十萬大軍每日的糧草消耗絕對不是那個時候能負擔

的起的,而且路途遙遠,又是穿越大漠、草原。五十萬應該是算上後方的糧草轉運民夫,而作戰的部隊最多十幾萬而已。

五月二十一日,大軍抵達飲馬河,一路之上,明軍未遇到瓦剌騎兵的抵抗和襲擾。

打了一輩子仗的朱棣認為馬哈木肯定已經集結大軍,在某地等待時機,於是路上加倍小心,防備馬哈木偷襲。

隨著大軍繼續北上,明軍不斷遭遇小股敵人,甚至從俘虜口中得知馬哈木在忽蘭忽失溫一帶,而且沒有防備。

對於這樣的情報,朱棣並不完全相信。邱福就是聽信俘虜的謊話而戰死在這裡。他斷定馬哈木肯定在忽蘭忽失溫附近等待自己。

隨即率大軍直撲忽蘭忽失溫。

六月初七,明軍推進到忽蘭忽失溫。

馬哈木親率主力三萬餘騎兵,佔據高點,列陣于山坡上。想憑藉地形優勢向下衝鋒,一舉將明軍擊潰。

朱棣此時並沒有絲毫畏懼,甚至派出軍隊挑釁。

因為這次他將三大營全部帶來,其中的“神機營”擁有大量火器,有了火器加持的明軍,根本不懼怕馬哈木的騎兵。

馬哈木命騎兵趁勢向山下明軍進攻。

明軍則用“神機銃炮”猛轟,火力覆蓋下,蒙古騎兵的攻勢頓時一滯。眼看自己騎兵傷亡慘重,馬哈木只得命令回撤到山上。

明軍向前推進,雙方互有死傷。傍晚,朱棣指揮數百精騎為前鋒,向山上的敵人衝擊猛,同時。神機營隨後火力齊發,後面騎兵乘勢進攻,瓦剌部大敗王子等十餘人陣亡。

朱棣經典一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忽蘭忽失溫之戰,明軍大獲全勝,殺瓦剌王子十餘人,斬虜首數千級,盡收其牛羊駝馬十餘萬而歸。

值得一提的是,戰鬥中,皇太孫朱瞻基帶領一隊人馬進攻敵人,差點被敵人反包圍。

朱棣經典一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朱棣準備一鼓作氣,徹底追殲馬哈木時,皇太孫朱瞻基建議窮寇莫追,及早班師。阿魯臺還在一邊覬覦,而且明軍損失也不小,如果此時全力追擊馬哈木,有可能會被阿魯臺偷襲。

朱棣採納朱瞻基的建議,傳令班師回京。

明成祖朱棣第二次北征,沉重打擊了瓦剌,重創馬哈木,使其兩年後喪命於阿魯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