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山東好人李海偉:大山見證拳拳初心 誓言刻進圈圈年輪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還是會在山上過年,這對我來說已經習慣了。”李海偉如是說。2022年是李海偉成為護林員的第14個年頭,對於他來說,逢年過節守在山上已是常態,也是他應盡的職責。

自從來到新泰市國有太平山林場成為了一名護林員,李海偉為了綠滿青山的誓言,紮根林區、植綠護綠、以場為家,73個山頭99條峪,遍地灑下了他辛勤的汗水,把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對綠色事業的忠誠全部傾注在茫茫林海,將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14800多畝的蒼翠群山。2022年9月,李海偉被評為“山東好人”。

守著大山過節 他把山林當作“親人”

“只要我在,山林就在。”這是李海偉初來林場時許下的錚錚誓言,在他的心中早就把太平山的一草一木都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在成為護林員之前,李海偉是一名武警官兵,服役期間曾多次參與山林救火行動,當時的情景給他留下深刻的感觸。“看著當地護林員拼命救火守護山林的樣子我很受觸動,他們說那些樹都是歷經成百上千年才長成這個樣子,看著它們著火會心疼。”李海偉回憶說。從那時起,李海偉的心中就種下了山林情結。

成為護林員後,李海偉看著太平山上一片林子,老場長李欽順告訴他,這些樹木從林場剛建成就在這,五十多年了才長了碗口粗。那時的李海偉在心裡默默許下了誓言,一定要守好這片山林,哪怕再苦再累。而想要守好山林,“陪著他們度過一個個新春佳節”尤為重要,於是從那時起,李海偉便開始了“陪山守歲”的日子。

每每臨近春節,李海偉都會提前很久開始準備,趕在下雪前開著車把炭和乾糧運到山頂瞭望臺的值班室裡,一旦大雪封了山,車輛上不去就只能用人工挑了。“最早的時候,從林場到瞭望臺沒有路,我們都是一頭挑著炭一頭挑著乾糧步行一個多小時爬上瞭望臺值班。”李海偉回憶說。

佳節之夜,城裡萬家燈火,山上黑暗靜謐。“每逢過年過節,我們往往要留在山上通宵守夜,林場面積大環境複雜,光靠攝像頭無法覆蓋,護林員必須每隔一段時間起來站在瞭望臺上肉眼觀察,環境越暗越便於發現火情,如果整片大山一片黑暗,恰恰說明一切安全,但凡有一點亮光我們都要前往檢視排查隱患。”李海偉介紹說。

久而久之,李海偉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即使在特殊天氣下,也能迅速發現林場裡的火苗和煙霧,並且憑藉著對林區情況的瞭解,一旦發現情況,他能夠馬上說出事發地的地名、山形、地貌、位置,告知最短的登山路線,指導隊友們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置火情。而若是看到一切正常,李海偉也會把“一切安全”的情況透過對講機彙報給山下值班人員,林場裡笑稱這叫“報平安”。在李海偉的堅守下,太平山林場的4000餘畝山林已經度過了14個“平安年”。

不怕苦不怕累 林場裡的“拼命三郎”

守山護林是個苦差事,李海偉剛到林場的時候,正趕上搞修路大會戰,需要人工背石頭、沙、水泥上山修路,李海偉二話不說,肩膀上墊塊毛巾,一步一步地往上扛,手、膀子都磨破了,起了繭,他從沒有叫過一聲苦。歷時半年,他們終於打通了2公里進山路。從那以後,每年背石修路成了林場的傳統,35公里防火路,29處水庫、塘壩、集雨窯的建設工地都留下了李海偉的身影和汗水。

最早的時候巡山主要是靠雙腳走,李海偉一年要磨爛十幾雙鞋,妻子常說他穿鞋比吃鞋還快。李海偉每次一上山,一待七天不下山,悶了自己和自己說說話,餓瞭解開包袱吃煎餅就鹹菜,渴了找個泉子喝山水。

護林工作不光是苦,而且還很危險,有時甚至要面對死亡的考驗,但火場就是戰場,很多時候,李海偉早已忘了個人安危。2013年3月,交界的平邑縣發生山火燒到太平山林場,滅火時突然風向逆轉,火頭直向他們撲過來。他們邊打邊退,最後退到了懸崖邊上,退路被封死了,他就讓同志們向上轉移,沒走幾步,前面的人說有個懸崖出不去。這時火頭已經到了頭頂上,根本來不及多想,他說,三個人用滅火機頂住火頭,其他人搭成人梯,往上託,出去一個算一個。當拉出最後一個人的時候,李海偉回頭一看,原來站的地方已經是一片火海了。

有一次林場進行森林撫育工作,需要用油電鋸修理樹枝,受季節制約,林場必須儘快完成樹木的修剪,才能保證林木更好地成長,時間緊任務重,李海偉帶頭堅持在第一線,然而就在一次修剪中,由於樹枝突然斷裂,李海偉手裡的油電鋸脫離了樹枝順勢滑落,擦著李海偉的大腿就劃了過去。“當時我們正在修剪樹枝,中間李海偉就說自己劃破了,用衛生紙按了一會兒就開始繼續工作,但當我們幹完停下來休息的時候,才發現他的褲子已經被血浸透了,送到醫務室才發現他的腿被劃開了一條七八釐米長的大口子。”老場長李欽順回憶說。

森林防火重於泰山,年復一年,李海偉就像釘子一樣楔進大山,執著地堅守在防火崗位,用自己的一份光和熱保護著這片綠色家園。有人笑他傻,李海偉每次都笑呵呵地說道:“為了綠滿青山再苦再傻也值得。”

聚少離多成常態 顧不上家的“苦行僧”

每次回家,李海偉都要帶著自己的兒子到附近的集市上炸上幾塊錢的雞柳,再買上串糖葫蘆,這在李海偉心裡是他唯一能給兒子的一點“補償”。

多年來,他紮根林場,成了父母眼裡“見不著影兒”的兒子,是妻子口中“聚少離多”的丈夫,是孩子記憶裡“總在加班”的爸爸,妻子經常又氣又心疼地對李海偉說:“你哪裡還有家,簡直就像個帶髮修行的‘苦行僧’。”每一次面對妻子的數落,李海偉都默默無聲,無數的虧欠說不清道不盡都只能藏在心中。

2013年,李海偉的大兒子剛兩歲,林場工資不高,為了生活他的妻子選擇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留給爺爺奶奶照顧。李海偉心疼妻子也心疼兒子,也曾萌生過離開林場的想法,但林場面積大、人手少,李海偉始終沒能放下這林場裡的一草一木。2020年,李海偉的爺爺去世,由於正值春節護林防火的緊要關頭,家裡人怕影響他的工作,就沒告訴他爺爺去世的訊息。當他換班回家得知爺爺去世的訊息時,他放聲痛哭,淚流滿面。

“今年森林防火工作依然不能鬆懈,我會繼續在這裡陪著它們‘守歲’,希望今年也是一個‘平安年’。”李海偉看著眼前的山林說。14年寒來暑往,林場裡14800餘畝山林見證了李海偉守林護綠的拳拳初心,14圈年輪裡也刻下了李海偉的錚錚誓言。

(通訊員 林鵬 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