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過度教育來襲?學界呼籲“教育的情感轉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北京報道

過度教育,像一塊烏雲,從天邊泛起。

“教育的外部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結構性變化,像學齡兒童大量減少,‘內卷’競爭大量增加,尤其是高學歷人才過剩的同時基本勞動力缺乏。”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九屆年會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楊東平說。

楊東平介紹,過度教育是指在經濟市場上大量的勞動力不得不在低於其教育水平的工作崗位上就業。有研究表明,中國過度教育已呈現上升的趨勢,這要求教育的關注點需要從智力發展向綜合素養轉變。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九屆年會聚焦“教育的情感轉向”,旨在提高全社會對於社會與情感能力的認識,營造支援教育全面發展的生態氛圍。

學業之外的教育空間

楊東平指出,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就是教育追求的是一種大致合理的學業水平,而不是特別高的水平,或特別低的水平。大致合理的學業發展水平,給釋放和發展人的好奇心、獨立思考、實踐能力、個性與創造性,留下了合理的空間。

什麼是教育發展的大致合理的水平?

以色列的PISA測試成績在2018年全球排名37,低於白俄羅斯、匈牙利,但是這並不影響以色列成為一個世界著名的創新國度。

韓國教育在國內往往被認為是考試教育、補習教育的樣板。但楊東平介紹,實際上韓國教育從2000年以來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韓國從2016年提出在初中實行“自由學期”制度,提出了幸福教育的目標,實行高中教育多元化工程,改革公辦學校體制,實施革新學校。

比如,革新學校實行學校賦權和學生自治,學生9點上學,廢除晚自習,禁止扣分制度。韓國“高中教育300工程”,是透過改革將缺乏吸引力的職業高中,打造成特色高中,開設動漫、翻譯、珠寶工藝、多媒體、高爾夫、設計、陶藝等課程。

韓國還有一種夢想學校,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讓高中學生跨學校、自組織地學習。夢想學校的原理是,每一個班級都有幾個不愛學習的學生,但是每一個這樣的學生,都有一個他喜歡的學習內容。夢想學校就是為這些學生開闢一條道路,如果學生的業餘時間在學習喜愛的事情,誰還會去上補習學校呢?

日本的小學在2011年以前沒有開設外語課,現在的外語課內容也非常簡單,不是必修課。小學一至四年級,由班主任作為全科教師教授所有的課程。那麼,小學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楊東平介紹,一所小學的副校長講了三個口號:交上好朋友,變得更聰明,身體更強壯。

新加坡教育最近幾十年的改革力度很大,2018年啟動了“為生活而學習”的教育改革,培養面向21世紀的新加坡公民。從1997年到2005年的兩輪學校改革,課程總量減少了50%。從2019年開始,小六會考分流制度發生了改變,按照級別評分,來減少學生的壓力。同時,會考分流制度改為直通車、快捷班、普通學術班、普通工藝班,按學科分級以後混合式編班,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學生分流的貼標籤現象。

“在近幾年的PISA測試中,有一些資料被我們忽略。比如中國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指標排名不高。學校的歸屬感,是對學生生存狀態的整體性評價,它屬於教育滿意度的指標。”楊東平說,今天需要發展人的社會與情感能力,強調教育增進幸福感的作用。

“雙減”之後的深層次改革

“雙減”,作為影響教育生態的重大改革,大大減輕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負擔,但仍存在有待攻克的難題。

比如,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與學生在校時間過長之間存在矛盾。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原局長楊華指出,實施“雙減”之後,學校開展延時服務,解決了大部分家長下班晚不能到校接孩子放學的困難。但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減少了,而小學、初中階段正是孩子的成長期,家長陪伴極其重要,這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發育及其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意義。

楊華還指出,同時,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處在一個一成不變的空間,學習生活在完成作業外又很難豐富多彩,這會讓很多孩子心生厭倦,甚至煩躁不安,產生心理問題、厭學情緒。

楊華指出,“這個矛盾在初中尤為突出,因為‘雙減’檔案允許初中學校開設晚自習,有的初中學校受升學壓力影響,出現了‘劇場效應’,即你開設晚自習我也開設,你上三節自習,我絕不上兩節。”

“學生在校時間過長與‘雙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目標之間的矛盾,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楊華說。

湖北省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認為,“雙減”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形成科學的育人體系,還需要從改革中去尋找出路:一個是招生評價制度的改革,一個是課程學段的改革。

孟暉認為,改革招生評價制度,需要將綜合評價體系由虛做實,真正在招生評價中發揮關鍵和決定性的作用。需要落實並充分利用現代的資訊化手段,利用大資料體系建立完整的綜合素質資料庫,並鼓勵支援各個高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立自身更加科學的評價模型。

孟暉還認為,應該縮短義務教育學段的時間,比如將義務教育學段縮短為8年,高中階段延長到4年。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儘可能地減少課程,增加課程的綜合性,比如將一些課程合併,形成大科學、大人文、大思政、體育、藝術等5到6門綜合類課程。高中階段課程則應該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可以擴充、拆分、細化現有的課程,甚至引入一些大學先修課程,可以提供幾十到上百門課程,由學生根據各自的生涯規劃、職業定位和興趣自主選擇。

提升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原校長李鎮西表示,長期以來,學校教育過於注重書本知識傳授,忽視社會與情感能力,造成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不足,導致了一些消極的社會現象。

李鎮西表示,“雙減”政策實施以來,中國教育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此背景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恢復高考制度以後,有幾千名狀元,這些狀元后來的發展是我們所想象中的那樣,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擁有最高的生活質量嗎?恐怕並非如此。”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袁振國表示。

“工作以後,人的智商、知識、能力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社會關係,是人和人相處的能力。情商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工作中,比智商、知識更重要。”袁振國說。

為什麼成績好的人,心理健康可能很差,為什麼存在“高分低能”?袁振國稱,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面,就是要從“認知能力”轉向“情感能力”的拓展。

社會與情感能力如何測量?袁振國表示,現在對認知能力的測量有成套的試卷,而且使用得非常成熟。情感能力如何測量、用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進行統計和分析,這些研究和實踐才剛剛開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