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中式新茶飲,卷往東南亞

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休把東方的茶葉帶到了西方;400多年後,中式新茶飲揚帆出海,續寫著新的商業故事。

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新茶飲出海正在成為浪潮,而這背後其實醞釀著一盤大棋。

2018年以來,國內的一批新茶飲品牌紛紛試水東南亞市場。資料顯示:

蜜雪冰城在越南河內的第一家店開業當天,營業額近萬元,日銷近1400杯。到今天,蜜雪冰城在海外的門店總數超過了1000家。

喜茶在新加坡開業的第一週,平均日銷售量超過了2000杯,高峰時期每小時超過200杯。海外門店數也在穩紮穩打。

而郭廣昌投資的霸王茶姬,已經有了60多家海外門店。

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新茶飲品牌開始試水海外,掘金東南亞。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各大茶飲品牌,出海的第一站都會選在東南亞?他們的經營策略又有什麼不同呢?還有我前面說的那盤大棋又是什麼呢?在今天這篇文章中,婷姐都會給出答案。

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中式新茶飲,卷往東南亞

首先,新茶飲品牌紛紛出海的原因在於:國內市場太捲了。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未來2~3年,新茶飲整體增速持續放緩。與此同時,2020年底我國飲品門店數量約為59。6萬家,其中新式茶飲門店就佔比高達65。5%。從市場來看,高價品類,已經形成了喜茶和奈雪的茶,雙寡頭PK格局;中端市場,書亦燒仙草、古茗、茶百道、CoCo都可,群雄逐鹿,未分勝負;而低價品類,蜜雪冰城則是一騎絕塵。

除此之外,不少跨界玩家也紛紛入局,比如海底撈、娃哈哈、中國郵政等都在做茶品牌,致使這個賽道更加擁擠,內卷也是越來越嚴重。

而東南亞市場則不同。這裡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中產階級消費正在崛起。公開資料顯示,東南亞消費者僅2018年在新茶飲上的花費就高達36。6億美金。來自東南亞外賣平臺的資料顯示,奶茶訂單自2018年之後逐年翻倍式增加,大眾消費潛力巨大;其次,這裡和中國有著相似的茶文化,而且當地的新茶飲大多還處在茶粉調製的1。0時代,產品技術落後,市場尚未被深度開墾;最後東南亞國家大都是熱帶氣候,終年高溫,對茶飲來說,幾乎沒有明顯的淡旺季。

基於以上的分析,國內的茶飲品牌,有機會在東南亞實現“地緣性套利”。所謂“地緣性套利”的意思是,一款產品如果能夠在一個地區取得成功,那麼就意味著它有潛力推行到其他地區。也正是國內市場的“卷”,讓各茶飲品牌在供應鏈、品牌、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等各個環節得到了鍛造和提升。這和當初星巴克、麥當勞等國際化品牌進入中國時,其實是有著相似背景的。

雖然說茶飲企業出海有優勢,可我觀察這些企業在海外鋪展業務的過程中,它們的打法和策略也是各有不同的。

首先我們從營銷層面看。

蜜雪冰城的策略是:本土化。在門店方面,當地人愛聽的激情嗨曲、浮誇的燈飾,是吸引越南年輕人的主要手段。門口寬敞的場地,可以讓顧客把摩托亂停。

而喜茶在新加坡依舊延續了中高階路線,不僅選址選在了有頂級零售和高階住宅聚集的烏節路上,而且在國外的社交賬號上和網紅KOL合作,利用網紅的號召力,教育市場,顯示品牌調性。

霸王茶姬則致力於文化輸出,門店裝修採用了中國風濃郁的古建築結構,室內大面積採用木質紋理設計,讓門店擁有更高的辨識度。他們還邀請了在馬來西亞很有號召力的體育明星李宗偉給門店站臺,提升品牌勢能。

其次從產品層面來看。

喜茶針對新加坡人愛吃“榴蓮和鹹蛋黃”風味的特點,適應性地推出了“榴蓮”冰淇淋和“鹹蛋黃”冰淇淋。這跟肯德基在中國賣油條,其實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邊,蜜雪冰城發現,越南人喜歡吃糖,於是就根據當地人的口味,去掉了在國內爆火的三分糖和無糖商品,並且提高了每個單品的含糖量。甜度最高的時候,喉嚨都能被黏住。除了奶茶之外,茶飲店裡提供的小吃也是入鄉隨俗的。比如,緬甸人喜歡吃油炸類食品,他們就會在選單裡增加炸魚餅、炸薯條,產品越適合當地人的口味,門店的綜合銷量就會越高。

接下來從供應鏈層面看。

一些主打果茶的新茶飲品牌,開始在東南亞各國佈局供應鏈體系。因為,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冷鏈物流並不發達,而國內這塊已經很成熟了,那麼就把國內的經驗移植到海外。

2021年7月,蜜雪冰城在成都建立了亞洲總部。從地理角度上看,它能夠輻射國內西南地區,並且可以為東南亞、南亞市場提供有力支撐。到時候,總部生產的茶葉、調味奶漿等原材料,杯蓋、吸管等包材,都可以透過成都的交通網線就近出海。

最後我們從渠道層面看。

中國新茶飲品牌出海的經營模式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以蜜雪冰城為代表的海外加盟方式,加盟商都是個體經營者;第二種是以喜茶為代表的直營方式;最後一種是以和當地大型餐飲集團合作,以特許加盟模式運營,基本不開放個人加盟。

至於哪種模式能夠最終突圍,咱們還得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婷姐認為,新茶飲出海的底層邏輯有兩個。

一個是雖然全球茶飲市場處於連年增長的態勢,但其實還沒有誕生出任何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品牌。中式新茶飲捲了幾輪之後,留下來的都是能打的品牌,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星巴克”。所以,當下的“走出去”,只是我們品牌全球化的一個起點。

另一個是麥當勞、星巴克的成功,很大程度是依靠上世紀美國國力溢位帶來的商業溢位。而未來幾十年,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的商業溢位,也即將迎來視窗期。未來,說著中國話,喝著中國茶,將是老外的標配。

最後,新茶飲出海醞釀的大棋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全球性品牌打造的第一手經驗。

誰能在我說的這個視窗期突出重圍,率先成為國際化品牌,誰就掌握了成為全球性品牌的一手資料。畢竟全球各地區的發展水平完全不同——如何解決跟當地商會的關係?如何因地制宜地進行品牌推廣?如何高效打造供應鏈?如何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企業發展的後備人才?這都是難題。

而一旦這些經驗落地後,不管未來可能出現什麼樣的消費品牌,都會大大縮短摸索期,一出生就會是全球性品牌。

所以,你覺得誰能拿到這副王炸牌呢?

參考資料:

[1]李小反。新茶飲出海反內卷:單店月流水200萬,野心不止東南亞。創業最前線。2022

[2] Corin。“卷”出國門下南洋是出路?新茶飲出海後的腥風血雨。Foodaily每日食品。2022

[3]蕭田。 2021年終觀察|新式茶飲的江湖溢位海外。財經無忌。2021

[4]塗夢瑩。我在東南亞賣奶茶:打碟蹦迪播神曲,用魔法打敗魔法。19號商研社。2022

[5]陳玉琪。東南亞門店日銷近萬元,到日本卻水土不服!新茶飲出海真能掙錢?。中國經營報。2022

[6]吳容。中國奶茶在越南:狂加糖,放嗨曲,摩托車你隨便停。介面新聞。2021

[7]何沛凌。新茶飲“淘金”東南亞,海外戰場會是新出路嗎?。紅餐網。2022

[8]白白。郭廣昌五分鐘決定投資,霸王茶姬會成為國風茶飲新黑馬嗎?。新消費智庫。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