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比起“人脈”,自己“有用”更重要

有人說:“知識佔成功的30%,人脈佔70%。”

似乎,身邊很多人在說服你,有了人脈,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有人幫你謀位置,有人幫你解決難題,有人借錢給你,有人給你出點子,有人為你兩肋插刀……人生一旦有了這樣的格局,不想展翅高飛,都難啊。

陳果老師非常理智地說:“社交是非常廉價的,有價值但不高。”

說直白一些,很多社交,本質上是一種交換的關係。你什麼都不能給別人,卻要別人拉一把,恐怕是行不通的。

很多時候,比起“人脈”,自己“有用”更重要。

比起“人脈”,自己“有用”更重要

01

你的光芒大了,就藏不住了。

有句耳熟的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也有很多人反駁這句話:“金子在地下,發不了光。”言外之意,就是要有人去發掘,才能看到金光。

《伽藍記》裡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叫利民裡的地方,晚上常常露出紅色的光芒。有人順著發光的地方往下挖,發現了一百多斤黃金。

金子上寫著

:“蘇秦家金,得者為吾造功德。”

當地的人,於是建立了大統寺,把這裡稱為蘇秦的故居。

以此可見,金光閃閃,是泥土也無法埋沒的。如果你沒有被人青睞,說明你的光芒不夠大而已。

三國時,小夥子諸葛亮,是一個不愛湊熱鬧的人,也沒有到處宣傳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埋頭苦讀。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劉備說:“諸葛亮是臥龍啊。”

劉備對“臥龍”,聞所未聞,因此沒有太放在心上。反而是襄陽名人徐庶,得到了劉備的重視。

曹操害怕劉備崛起,於是逼著徐庶去投靠自己。

徐庶告別劉備時,說:“我和諸葛亮比,就是駑馬並麒麟、一隻烏鴉配一隻鳳凰。”

再一次聽到有人讚美諸葛亮,劉備才開啟了三顧茅廬的模式。

有個詞語,叫

“三人成虎”。

三個人都說一個人的壞話,那麼這個人就大機率會被定為“壞人”。

反過來說,一個人被三個人點贊,或者三次被推上高臺,那麼就會變得鶴立雞群。

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去追一群馬,而是默默無聞地種草。草繁茂了,那一群馬會自然地過來,和種草的人作伴。”

被去求人脈了,種草去吧。野草也會開花,也會點綴一個春天,不是嗎?

比起“人脈”,自己“有用”更重要

02

如果人脈不行,那就一個人獨行。

有道是,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總有一些人,不管費多大的功夫,也不會合群。因為他情商天生就低,開口就說別人不喜歡的話。在人群裡,他就是格格不入。

如果你是情商低的人,會努力提高情商嗎?大概會吧,因為你害怕被孤立,想要在人群裡得到關注。

但是你一點本事都沒有,卻在人群中,誇誇其談,會是什麼後果?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就留下了千年的笑柄。悟透了,你就不會“隨便開口”了。

大人物姜子牙,從小就有抱負,但是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也不知道去找誰合作。因此,他堅持讀書,接受了“底層的生活”。

年輕時的姜子牙,當過屠夫,開過賣酒的小店,折騰得夠嗆。

妻子馬氏,熬不過苦日子,主動離開。

七十歲時,他仍舊懷才不遇,獨自在河邊釣魚。

在社會上,我們經常會遇到獨來獨往的人,他們一個朋友都沒有,甚至連親戚也很少交往了。但是不要認為,他們混得很差。

沒有人脈的人,應該可以分為兩種:窮得掉渣的人,誰都瞧不起;非常優秀的人,誰都高攀不上。

人啊,不管活得多熱鬧,總要有一個人獨行的準備。哪有什麼人脈,能管用一輩子呢?就是你的父母,也會先走一步,讓你無依無靠。

把巴結人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讀書、研究社會、賺錢,比什麼都好。

比起“人脈”,自己“有用”更重要

03

做個有價值的人,有沒有人脈就不擔心了。

有這樣一條社交潛規則:你是什麼人,就會遇到什麼人。

你要遇到高層次的人,首先就得提升自己的層次;你喜歡老師,最好是自己當老師,然後去結交,甚至和某個老師戀愛,成家。

你把人脈當成資源,別人也是的。

如果所有的人,都是“人脈佔70%”,那麼誰來撐起這個“70%”的重量呢?未必,用“30%”的力量,就能撐起來嗎?顯然是不對等的。

就是按照人脈很重要的觀點來推斷,你起碼有“30%”的能力,才配得上有價值的社交圈。

《增廣賢文》裡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拿著木棒,輕輕敲打地上的鐵,希望找到一塊聲音清脆的鐵,但是他失敗了。所有的鐵,都發出沉悶的聲音。

一個老人說:“你拿一個小鐵錘,試一試。”

拿起鐵錘,擊打鐵塊,聲音清脆悅耳——原來,

想要找到“別人”,先要找到“自己”

如果你是一個有用的人,那麼你的社交,就有了選擇權,而不是自己低聲下氣去加入別人的圈子。

聚散都無所謂,因為你本身的價值,足夠撐起自己的人生。

比起“人脈”,自己“有用”更重要

04

孟子說:“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沒有人脈,是你的價值不大;被圈子所累,是你願意被別人左右;總是被別人的事情纏住,是你不懂得拒絕。

群處的難處,獨處的苦處,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一直依附別人,到頭來輸掉的是自己的人生。唯有投資自己,創造價值,才能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專注做自己吧,讀書、思考、沉澱、運動,最好的未來,就在路上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