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宣城寧國市打造引才育才用才“強磁場”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宣城寧國市準確把握縣域人才工作規律,因地制宜探索縣域人才工作新路徑,千方百計破解人才“東南飛”的“虹吸效應”,形成了“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打造引才育才用才“強磁場”。

深層次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細作人才發展“沃土”

堅持把寧國放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大局來謀劃,著眼本地發展實際,按照“錯位發展”的思路,採取差異化人才競爭戰略。大力推進人才機制改革,探索將工作履歷、薪酬待遇等作為企業人才認定評價主要參考,建立7類人才認定層次;實施人才貢獻和引才薦才獎勵機制,對作出貢獻的人才給予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取消了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緊缺專業等限制,持續拓寬人才政策的覆蓋面。

全面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三津集聚”、高技能人才“精準引育”、社會事業領域人才“精英薈萃”、鄉村名人“四帶行動”、寧國籍人才“津鳳還巢”五大人才計劃。先後從市本級拿出8800萬元用於科創團隊扶持;成立安徽材料工程學校人力資源公司,建立了技能型人才大資料庫;完善了事業單位人才引進和教育衛生人才校園招聘等辦法,每年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計劃中拿出專門崗位,引進一批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和副高以上職稱人才;定期開展鄉村振興“四帶”名人、能手和新秀評比,開展鄉村人才事蹟展播,激勵人才到基層創業;建立了寧國籍在外人才資訊庫、寧國籍在外務工人員資訊庫和寧國籍大中專畢業生資訊庫,對寧國籍在外高層次人才,每年進行走訪慰問。

高水平建設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打造人才集聚“磁場”

聚焦特色產業,依託企業借智借力,深化與高校合作,搭建各類平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投入2。8億元建成14萬平方米“寧國智谷”,為科創團隊及人才創業提供免費辦公場所。探索建立“總部+生產基地在內、研發機構在外”經營模式,引導15家企業在外設立“研發飛地”。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姻”,吸引復旦、上海交大、浙大等30餘所高校來寧建立實習就業基地,90%以上的規上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合作關係。支援企業建設各級技術研發中心,對新設各級平臺給予經費補助。

截至目前,該市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共計70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級工程實驗室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省級院士工作站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6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7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家、省級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家、省級產業創新中心1家。堅持以賽聚才,舉辦安徽寧國百名研究生科技創新大賽,組織高校教授、碩士研究生與該市重點企業進行產學研及專案對接,實現人才“裂變效應”。

全方位最佳化人才生活服務保障,涵養愛才敬才養人生態

堅持圍繞“人才鏈”構建“服務鏈”,聚焦人才需求點,提供全方位、精準化服務。分期投入3。08億元,建設1445套人才公寓。建立了人才薪酬補貼、住房保障、實習補貼、入學保障、醫療保障、公共服務保障、落戶保障、人才綠碼、服務談判等優惠政策。開發寧國人才碼,推動人才服務資源歸集和流程重構,實現人才政策“一鍵知曉”、人才辦事“一站入口”、人才服務“一碼供給”。建立100萬元困難人才關愛幫扶專項基金,先後對16名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變故的人才進行救助,積極幫助80餘名人才解決子女入學問題,讓人才安心生活、稱心工作、專心發展、潛心提升。(汪瑞華 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