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1905電影網專稿

愛情電影,一直都是熱門的影片型別,在電影市場上不可或缺,有自己一批受眾,並且有屬於自己的檔期。但從近年來層不出窮的愛情電影來看,國產愛情電影的創作,呈現出一種同質化的現象。“尷尬”“狗血”“老套”等負面評價逐漸變成了這些愛情電影的常見標籤。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近十年,國產愛情電影在兩大黃金期後,市場總值和單片票房逐漸走低,國產愛情電影“失寵”的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這個型別的創作,是否陷入桎梏?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到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倪駿,與大家一同探討國產愛情電影的困境,以及今後如何破局。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觀眾對這些國產愛情電影的批評,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當下觀影的選擇變得豐富,觀眾的閱片量上升,整體的審美是在提高的。一些以前行之有效的套路,隨著觀眾觀影的增加,變得過時和老套。但創作者們沒有做到與時俱進,跟上觀眾的審美水平。很多愛情電影仍然透過各種巧合或者是故意煽情的手法來製造看點,這些手法得不到觀眾的買賬。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在愛情電影的主要市場中,IP改編電影大行其道,像是今年情人節檔期的《十年一品溫如言》。回過頭看,IP改編愛情電影在2014已經很常見,像是《匆匆那年》《小時代》《左耳》等,都是由其他媒介改編成電影。後來這種做法成為了主流。在IP改編電影中,青春愛情片又是最為常見。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倪駿:

如果你還停留在以前,就是繼續青春愛情,觀眾就不買賬了。雖然可能你可以趁這個檔期,在這一天可能收穫多一點。但實際上,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給你評很低的分,結果你被反噬了。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當然影片型別本身不是觀眾不認同的首因,更多是因為作品本身的問題。很多國產愛情電影表現出“情節先行、人物後置”的情況,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粗淺,似乎是推動情節的“工具人”。比如今年上映的影片《我要和你在一起》裡的李夢,在人物介紹裡說她是一個魔女,任何和她一起的人都會倒黴,但她又渴望愛情。影片裡對她家庭情況的描述是缺失的,人物完全是懸在空中的,整個角色的行為和動機都是混亂的。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這些作品的情節因為套用經典愛情故事的模板,總是給觀眾一種俗套的感覺。但倒不是說經典模板不可以拿來用,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正是因為它經受了許多觀眾的檢驗。問題就出在很多影片人物並不能成立。《泰坦尼克號》本身也是一個“羅密歐與朱麗葉”型別的故事,但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讓角色的行為可信、真實,觀眾也自然被故事所觸動。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結合貓眼資料報告分析,正面評價比較多的愛情電影,其評價大多集中在“真實”“生活”這樣的標籤中。一般來說,我們認為觀眾看愛情電影,是期待看到甜甜的愛情,但從這些正面評價來看,觀眾似乎對揭開愛情真相的話題認同度更高。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倪駿:

如果是前幾年,我覺得大家可能看愛情電影,就是還真是為了享受那個甜,但是現在觀眾他要看到的是那種真情實感。而這種真情實感,其實就是我作為觀眾,可能我也能夠代入。這個我就想說《愛情神話》,很多人都說它是今年最好的愛情片。我們看到周野芒老師演的老烏,他本身就是一個那種上海老克拉的形象,孑然一身,但是他的心裡頭住了一個“愛情神話”。他的愛情生活才是特別浪漫的,這就是人物,所以他的那個愛情就成立。

“老套”“狗血”的罵聲下,國產愛情電影如何破局

愛情電影好不好,很多時候不在於故事情節是否新潮,而是人物角色是否能立住。觀眾喜歡看到活生生的角色,而不是套路化的虛無縹緲的愛情。愛情電影的未來發展,應該像老樹開新芽,愛情的底層邏輯就是老樹,圍繞著真實人物情感去自由發揮的便是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