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禮金互免卡”讓婚禮紅包不再是“紅色炸彈”| 新京報快評

“禮金互免卡”讓婚禮紅包不再是“紅色炸彈”| 新京報快評

讓婚禮紅包不再成為“紅色炸彈”,而是真正的婚禮祝福。

“禮金互免卡”讓婚禮紅包不再是“紅色炸彈”| 新京報快評

杭州小陳夫妻設計的禮金互免卡,被朋友戲稱為“21世紀新發明”。截圖來自社交媒體。

文 | 江德斌

據極目新聞報道,剛過去的十一假期,浙江杭州市小夥小陳辦了場婚禮。婚禮現場來的不少朋友,給的紅包扁扁的,裡面只放了一張卡,叫“禮金互免卡”。這樣的紅包還不止一個,一共20多個。原來,小陳夫妻為了減輕關係要好的未婚朋友們的經濟壓力,又考慮到大家空手來參加婚禮會不好意思,便萌生了設計“禮金互免卡”的念頭。

婚禮前,小陳夫妻將“禮金互免卡”隨婚禮請柬一起寄給朋友,朋友在參加婚禮時把“禮金互免卡”包在紅包裡送回,等以後去參加對方婚禮時,將卡的主券塞進紅包送上,作為禮尚往來的憑據。

“禮金互免卡”不愧是一種“新發明”,獨具現代婚俗的開創性。不僅受到小陳夫妻朋友們的讚譽,也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點贊認可。這樣的創意,顛覆了傳統送禮習俗,有助於扭轉民眾對婚俗、禮金的傳統認知,進而在年輕人群體間形成一股新潮流,逐步改變互送禮金的習俗,減輕年輕人參加婚禮的經濟負擔。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的婚禮紅包標準持續走高,動輒數百元、數千元之多,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力。特別是年輕人,初入社會不久,經濟能力很有限,但是朋友、同學、同事多,需要參加的婚禮也不少。如果遇到五一、國慶等結婚高峰期,往往會收到多個“紅色炸彈”,令人不堪重負。

而且,依照傳統習俗,婚禮紅包在送出去後,還面臨著收回來的麻煩,需要等待自己舉辦婚禮時,才有收回禮金的機會。如果相隔時間過長的話,禮金標準也要隨之上漲,才會感覺“不虧”,但是究竟多少才合適,又很難衡量。而“禮金互免卡”輕鬆了卻“人情債”的同時,讓“人情味兒”不減反增。

俗話說,禮輕情意重。送禮多寡本來就不是重點,祝福送到了才是最重要的。可是,近些年來,一些地方過度重視禮金多寡,相互攀比之風盛行,甚至將紅包的厚薄與情誼、親疏聯絡起來,導致婚禮紅包一路上漲,變成了一種婚俗陋習。

其實,有一些地方並不看重禮金,只是要紅包的儀式感,討個“好彩頭”罷了。有一份全國婚禮紅包地圖的調查顯示,以雲南、廣東為代表的西南部、南部地區,婚禮紅包的規格相對較低,只需要100元紅包即可參加普通朋友的婚禮。

由此可見,“禮金互免卡”作為一種創新,也給了很多年輕人啟發,婚禮紅包應因人而異、因時而變,不必非要隨大流送大禮,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即可。

同時,年輕人也要主動做潮流的引領者,以各種創新方式,降低份子錢標準,讓婚禮紅包不再成為“紅色炸彈”,而是真正的婚禮祝福。

撰稿/江德斌(職員)

編輯/徐秋穎

“禮金互免卡”讓婚禮紅包不再是“紅色炸彈”| 新京報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