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創立15年未盈利 思必馳衝擊IPO:客戶頻更換 大股東成競爭對手

日前,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必馳”)向科創板遞交IPO申請獲受理,稽核狀態近期更新為“已問詢”。

招股書顯示,思必馳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供智慧人機互動軟體產品、軟硬一體化人工智慧產品以及對話式人工智慧技術服務,也就是AI智慧語音。今年以來AI行業有由熱轉冷趨勢,目前賽道已經擁擠,而思必馳成立15年尚未盈利,大股東阿里也多次減持,轉身成了競爭對手,給上市之路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虧損缺口擴大盈利前景不明

思必馳創立於2007年,已發展長達十五年,但公司至今未實現盈利且虧損缺口還在擴大。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思必馳淨虧損分別為2。83億、2。15億和3。35億,佔當期總收入的246。08%、90。72%和109。12%。

創立15年未盈利 思必馳衝擊IPO:客戶頻更換 大股東成競爭對手

▲思必馳主要財務指標來源:公司招股書

當然科創板允許虧損存在,同行中未實現盈利就上市的個例也不少。但思必馳在未能盈利的同時,營收增速已開始大幅下滑。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思必馳的營收分別為1。15億、2。37億和3。07億。與上年同期相比,思必馳2020年營收增速為106。36%, 2021年則下滑至29。87%。

同時下滑的還有公司毛利率水平。報告期內,思必馳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2。17%、69。74%和 58。15%。

創立15年未盈利 思必馳衝擊IPO:客戶頻更換 大股東成競爭對手

此外,思必馳在銷售和管理上的過度消耗也拖累了公司盈利。報告期內,思必馳的銷售費用率為73。36%、46。35%和47。16%,遠高於行業均值20。32%、19。23%和16。65%;同期,管理費用率為50。86%、27。65%和33。63%,也遠高於行業均值23。15%、18。74%和13。93%。(上述對比均剔除了股權支付費用)

而從整個行業來看, AI賽道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寬廣,反而比較擁擠。對思必馳而言,不光對手多,體量還都大一號。按照思必馳在招股書中列舉的可對比公司,包括寒武紀、虹軟科技、科大訊飛、雲從科技、雲天勵飛。以2021年營收為準,寒武紀7。21億元、虹軟科技5。73億元、科大訊飛183。14億元、雲從科技10。76億元,同期思必馳則僅為 3。07億元。激烈的行業競爭進一步壓縮了盈利空間,也給思必馳未來能否實現盈利蒙上一層陰影。

大客戶頻繁更換經營穩定性待提升

從銷售端來看,思必馳的大客戶群體缺乏穩定性,背後意味著公司獲客難度較大。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思必馳前五大客戶累計營收佔比在30%以下,單個客戶的營收佔比均在10%以內。因此,公司不存在向單個客戶的銷售比例超過總額的50%或嚴重依賴於少數客戶的情況。

創立15年未盈利 思必馳衝擊IPO:客戶頻更換 大股東成競爭對手

但另一方面,除了“OPPO廣東行動通訊公司”連續三年出現在名單上以外,思必馳的前五大客戶每年均不重複。

也就是說,思必馳雖然不存在對具體單一客戶的依賴,但是大客戶的變動頻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穩定性,使得獲客成本承壓。

阿里多次減持大股東變成競爭對手

天眼查資料顯示, 2012年至2020年,思必馳一共獲得了6輪融資。其中不乏聯想之星、阿里巴巴、富士康、深創投的明星投資人。2015年,阿里巴巴斥資1億元參與思必馳B輪融資,並在次年思必馳的C輪融資中再次參投。

不過在上市前夕,阿里和聯想對思必馳進行了多次減持。招股書顯示,2020年4月,聯想之星、阿里網路和啟迪創新分別將所持部分思必馳股份轉讓,此次轉讓中思必馳的估值為30億元。2020年10月,阿里巴巴再次減持思必馳,持股比例從2019年的18。3%下降至13。2%。目前,阿里仍然是思必馳的第二大股東。

巧合的是,參與兩輪思必馳融資後,2019年,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成為了思必馳最大的客戶,銷售金額超過1000萬,佔當年營業收入近8。8%,同期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也成為思必馳採購金額最大的供應商。而2020年兩次減持之後,阿里也退出了思必馳的前五大客戶和供應商名單。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阿里本身也做人工智慧語音業務。根據IDC釋出《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2021H2》顯示,截至2021年末,科大訊飛佔據超過60%的市場份額,而阿里雲市場份額排名第二,思必馳的市場份額僅排在第四位。

創立15年未盈利 思必馳衝擊IPO:客戶頻更換 大股東成競爭對手

而在IDC釋出的《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2021H1》顯示,阿里AI在語音語義領域保持71。3%的強勁增長,市場規模增速在中國語音語義廠商中排名第一。阿里多次減持思必馳,是否是對其發展速度和業務能力不滿,讓人生疑。另外招股書顯示,阿里僅承諾上市一年內不再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