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環境)巍巍興安 青山不老——中國最北生態安全屏障踏查紀行

新華社哈爾濱6月28日電題:巍巍興安 青山不老——中國最北生態安全屏障踏查紀行

新華社記者韓宇、鄒大鵬、孫曉宇

“我總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老舍在《林海》一文中,對這片中國最北生態安全屏障的“誤會”,是很多人來到這片林海前給它的心中“畫像”。

沿著廣袤的松嫩平原一路向北,兩側白樺、樟子松鬱鬱蔥蔥,小動物不時在林間穿行,草澤中野鴨驚起低飛。這裡沒有“雲橫秦嶺”的險境,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

這就是大興安嶺,用溫柔的身形呵護“中華糧倉”,挺起生態安全屏障的脊樑。全面停伐後守山人如何堅守生態戍邊?綠水青山如何變為金山銀山?帶著對這條“綠色長城”的嚮往,我們走上了大興安嶺。

(小標題)越看越可愛的大興安嶺

“剛一開門,門口坐著一隻大黑熊,天天來、跟上班似的,沒幾天就把我養的雞鴨給抓光了,然後就撤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塔河林業局職工劉亞軍見證了青山之變。他說,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後,林子越來越密、溼地越來越潤,狍子、猞猁、野豬、東方白鸛……山澤裡的“老朋友”都回來了,常與管護工人“偶遇”。去年,在大興安嶺北極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發現了野生東北虎蹤跡。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森林資源管理處副處長吳東海告訴記者,停伐後開展營造林加強森林經營,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提高,野生動物種群恢復性增長。記者在加格達奇林業局百泉谷管委會翠西管護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給籠中受傷的猞猁餵食鮮牛肉。“它腿上的傷已治了一個多月,過兩天就放歸山林。”百泉谷管委會主任唐樹志說。

綠水青山,是林區生靈的命根子。林區道路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個透明的礦泉水桶,裡面裝著紅色阻燃劑,用於隨手澆滅小火。在加格達奇林業局森林消防二大隊營區,伐木油鋸改造成的滅火機一字排開,發動起來轟轟作響。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我們的使命就是為國家守好這條‘綠色長城’!”正在消防演練的教官呂志新介紹說。截至目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已11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連續4年實現“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

(小標題)林工號子遠去還青山如黛

三人,一塔,一片嶺。51歲的瞭望員尹維波面色黝黑,舔著乾裂的嘴唇,眼睛細小卻炯炯有神,那是在林海里瞭望火情“煉”成的“火眼金睛”,任何一縷煙都不會放過。

塔高24米,臺階97步,攀爬上松嶺林業局壯志林場52號瞭望塔,遠望起伏的山嶺,在耳畔風的呼嘯聲中他常憶起當年的林工號子:順山倒嘍……

“這些年再也聽不到林工號子了!” 尹維波說,從1964年開發建設起,大興安嶺的木材運向祖國四面八方,如今許多像他一樣的林業工人放下斧鋸,在綠色發展中擔起新使命,守好這片林海。

遠山,一條嶺上,道路兩側散堆著護林員修剪掉的枝杈。全國勞動模範、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新林林業局職工宋士寶展示著自己改造的營林工具,鍬形鎬頭垂直焊接、更寬更薄,適合三防造林法,當年林木成活率可超95%。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資料顯示,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6238畝、補植補造21。7萬畝、森林撫育97。1萬畝,生態修復持續向好。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教授金光澤說,作為東北亞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興安嶺林區經過多年生態修復,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休養生息,在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固碳釋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水庫”“錢庫”“糧庫”和“碳庫”。

(小標題)生態戍邊留住林留住心

“最偏最遠最放心,最北最冷最忠誠”……嶺上城鎮,隨處可見樸實的標語。這裡的人,名字中大多帶著“樹”“松”或者“林”,他們也化作一棵棵松、築成一道道嶺默默地生態戍邊。

獨特的氣候和生態資源為森林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初春山野菜採摘後直接賣給北京一家餐飲企業,職工人均增收1。2萬元。”加格達奇林業局產業發展科科長欒志豔說,透過發展寒地中草藥種植、特色養殖等,資源優勢正轉為經濟優勢。

在松嶺林業局飛龍山景區,大片野生興安杜鵑花海引得遊人流連忘返。“近些年自駕遊客越來越多,旅遊服務產業也在不斷升級,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松嶺林業局大揚氣林場場長張松濤說。

“留住林、留住人、留住心,這是林業人在新時代建設生態文明的答卷。”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昱說,大興安嶺林區2020年政企分開後,集團深化改革致力於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統籌推進,明確“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的不幹、賠本賺吆喝的不幹、職工不受益的不幹”產業發展原則,守牢“綠色”這個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