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明定陵,是明代較為知名的一座帝王陵墓。這裡埋葬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以及他的兩位皇后孝端、孝靖。當然,明定陵能在後世擁有極高知名度,這可不僅是萬曆皇帝的功勞,更多的要歸功於傳說中的“北斗七星”葬式。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1956年5月,我國政府正式對明定陵進行發掘,次年,考古發掘團隊發現地下玄宮,並在此處尋得萬曆皇帝棺槨。由於,歷史上的明定陵曾遭遇多次盜墓,地宮的部分設施及文物,已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1958年,中國向世界公開發布了訊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開啟…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 …”訊息一經公佈,則引發了海內外無數豔羨的目光和讚歎之聲。

但是,這期間當考古人員在開啟萬曆皇帝的棺槨時,頓時被眼前一幕所驚住了。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據記載,屍身被發現時,是“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如此詭異的姿勢令考古發掘團隊十分匪夷,他們不知曉這是何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必然代表著某些含義。

時至今日,距離首次發掘已經過去半個世紀,考古界尚無準確的解釋。後來,有學者王秀玲發表論文,詳細解釋了萬曆皇帝為何死前姿勢怪異,她認為:這是古時帝王的一種下葬儀式,即身體側躺、雙腿稍微彎曲,看起來就像睡著一樣,這種葬式被稱為“北斗七星”。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眾所周知,明定陵位於十三陵內,它的修築規模與永陵相近,僅次於長陵。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即組織人員,著手對明定陵進行發掘。這次發掘對於後世意義重大,有利於揭開明代那段塵封的歷史。

由於,定陵是修在地下,明室並未選擇容易腐朽的木質結構,全部以石材修築大殿。萬曆皇帝的棺槨放置在後殿中,他的皇后棺槨則分佈兩側,效仿生前陪侍左右。簡單來說,後殿是最為重要的地方,中殿則是空間最大的區域,其他區域則是形成拱衛之勢,把棺槨護佑其中。

據瞭解,關於此墓考古之事,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明代帝王屍身的怪異姿勢。當時,屍身出現腐化現象,看起來似吸空一般,只有骨架勉強支撐,但大致還能保持人形。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從整體形狀看,萬曆皇帝面容朝上,頭部偏右,右邊臂膀也隨之上彎,直至把手放在頭部右側。而他的左臂則恰好相反,整體下垂,還有些彎曲,手中握有念珠。至於下半身,右腿稍有彎曲形狀,左腿則如往常,筆直伸開,兩腳沒有併攏。

一旁是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她們二人同樣有著下葬儀式。

不過,論規格及式樣,還是與明神宗存在差別。兩人都是朝著右邊方向側躺,孝端皇后左臂正常伸展,手停留在腰部,兩腳交叉,左腳在上,右腳在下。孝靖的葬式另有不同,她是右臂向上彎曲,然後,把手放在頭部,下肢彎曲。

王秀玲據此推斷,萬曆皇帝原本的葬式就是側臥。如果是正常平躺,屍身則在受到外界干擾時,也不會有太大變動。而如果是側臥狀,外界一些很小的碰撞都可能影響屍身形狀。簡單來說,我們首次看到的萬曆皇帝的屍身姿勢,並非下葬時就存在的。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據推測,萬曆皇帝原來的葬式應該與孝端皇后相似,之所以出現變動,極可能是由於棺槨受到外部力量干預,導致原本右側臥的屍身向左倒去,最終,使其左腿變成伸直狀。當然,萬曆皇帝棺槨是否發生碰撞,僅憑猜想是不具有說服力的。

我們查閱了這段歷史的文獻記載,查實確實有過碰撞之事出現。《秦昌實錄》記載,下葬萬曆皇帝與孝端皇后時,兩座棺槨是以人力從京城抬至遠山中的帝陵,距離長達一百多里。動用勞工約八千多人,輪流抬棺,期間繩索多次斷裂。

並且,當抬棺隊伍行至鞏華城時,突發意外,用來抬棺槨的木杆突然斷裂,棺木的一角曾砸到地面。照此所說,棺木落地時,裡面原本側臥的萬曆皇帝屍身,極可能出現姿勢變化,最終,造成了與其他兩位皇后不同的葬式。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古時帝王陵墓的選址,向來講究風水玄學、命理天象。像明代的帝王陵園,無論是位置,還是構造佈局,都有著特別的含義。我們熟悉的“北斗七星”,以指北聞名,居於夜空正中,按照古時星宿,“北斗七星”就屬於紫微星垣。

古人認為:觀星象可辨吉凶,紫微星垣屬於皇帝居住的地方,又被稱為“帝星”。因此,皇帝死後,都會擺出“北斗七星”葬式,期望能夠死後回到帝星中。在封建時期,每一位皇帝都會認為自己是天子之命,屬於上界之人。

由此,後來逐漸演變為“真龍天子”、“天人合一”等說法。

歷朝帝王,許多都十分信服天象,一旦出現兇象,皇帝們都會自我反省,查詢己身不足。在此觀念的影響下,皇帝們把死亡當做“迴歸”,認為是在人間的統治期限已到。像萬曆皇帝所擺的葬式,就是為了死後回到北斗七星上。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大明王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在修建陵墓孝陵時,其主要地面建築就參考了北斗星象佈局。明定陵的地下玄宮,仿照的是皇宮佈局,同樣與天象有關。古人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認為:事死如事生,生前所擁有的一切,是可以帶到另一個世界。

他們堅信活著的時候如何生活,死後依舊不悔變化。像秦始皇陵的地下宮殿,就是仿照秦咸陽城的格局建造,秦始皇用意很明顯,即希望死後依舊統治著大秦江山,永世不熄。當然,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古人的這種觀念屬於封建迷信。但若是進行細思,又似乎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生命本身就充滿奧秘,遠非現在的科學所能解釋,我們只能持中立的態度看待此事。時至今日,明朝諸多帝王陵墓,僅有明神宗的陵墓遭受過發掘,其他皇帝皆保持原有狀態。有專家進行猜測,其餘的明代帝王陵墓,極有可能自明太祖起,選擇的都是這樣的葬式。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據歷史記載,萬曆皇帝十歲繼位,獨攬大權。但是,在缺少父愛的情況下,萬曆皇帝的成長曆程可謂是十分枯燥。尤其是當他親政時,總會受到朝中大臣干擾,這令萬曆皇帝極為煩躁。在這段難熬的時間裡,一個女人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現狀,她就是鄭貴妃。

鄭貴妃十分懂得萬曆皇帝的心思,時常替其排憂解難、增添樂趣。時間一久,萬曆皇帝便對鄭貴妃寵愛有加。後來,他想把皇位傳給鄭貴妃之子,此舉受到滿朝文武的反對。按照歷代祖制,向來是傳長不傳幼,萬曆皇帝無可奈何,只好就此作罷。

但是,也正是因此,萬曆皇帝對滿朝官員產生不滿,進行冷對抗。他在位48年,有30年的時間是待在後宮內,其餘近二十年,則是隱居別處,拒絕面見任何臣子。再說明定陵,萬曆皇帝修築此陵時,年僅21歲。前後歷時六年,耗費白銀八百萬輛,頂的上當時明朝兩年的農業稅。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定陵修成前期,萬曆皇帝曾來此檢視過,而後就折返回宮,從此再也沒有出來過。

從性情來看,萬曆皇帝屬於典型的消極主義者。自從傳位之事遇挫後,他就一直存有悲觀厭世情緒,在隱居的這段歲月。萬曆皇帝更是拒絕理政,有些自暴自棄的感覺。就這樣,萬曆皇帝在消極的狀態中,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公元1620年,萬曆皇帝因病去世,而孝端皇后也是在這一年離世。

後來,兩人被合葬入定陵。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孝靖皇后早已死去九年,不過,明室為了讓夫妻三人地下團圓,特把孝靖皇后棺槨遷至定陵。而鄭貴妃則要可惜許多,當時萬曆皇帝死前,曾留下遺命,希望鄭貴妃死後能與自己合葬一處。

但是,明朝官員覺得鄭貴妃讒言獻媚、紅顏禍水,並未按照神宗遺命將其葬入定陵。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建國後,考古人員對明定陵進行發掘,出土文物近3000多件。除去部分祭祀禮器外,其餘皆是萬曆皇帝與皇后的生前用品。正如上文所說,古人認為死後還能像生前一樣生活,這才會有夫妻合葬及日常用品陪葬的習俗。

由於,明定陵在歷史上有過數次被盜,內部的許多文物受到損壞,部分文物已經風化。儘管如此,此次發掘中,依舊有著不小的收穫。如在萬曆皇帝棺槨內,發現一頂金冠,其上縫有150根金線,製作工藝極其精細。玄宮後殿內,考古人員還發現四頂皇后金冠,又被稱為龍鳳冠,每一頂都鑲嵌有黃金、寶石、翡翠,奢華高貴。

當然,定陵中最多的文物還是絲織品。在此之前,我國還未在考古發掘中,發現如此大量的古代絲織品。這些絲織品儘管已深埋地下數百年,但依舊光鮮豔麗,猶如全新一般。其中,尤以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和皇后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最為珍貴。從這點可看出,明朝時期的手工藝成就非凡。

陵墓發掘趣聞:考古史人員開啟棺槨時,眼前情形竟讓他們無法解釋

但卻在1966年的“動亂”期間,定陵被當做“牛、鬼、蛇、神”進行了大力批判,自此,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屍骨棺槨被徹底毀了。並且,由於當時人們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和當時特定的歷史時期(這裡則主要指“大動亂”和“破四舊”),最終,使定陵出土的大量絲織品未得到有效保護,使其迅速風化了。

因此,定陵的發掘也被認為是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之一。

時至今日,明定陵已經成為北京甚至中國的著名景點之一,每一位前來參觀的遊客,都會被這座“北斗七星”佈局的皇陵所震撼。置身其中,可真切感受到曾經那段歷史,是如此的近在咫尺。無論是萬曆皇帝的生平故事,還是大明王朝的興衰成敗,留給後世的終究只是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