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結節性硬化症TSC,多發性結節性硬化

結節性硬化症(tuberono sclerosis)又名Bournervill 病,為一種斑痣性錯構瘤病(phakomatosis)表現為除周圍神經、肌肉骨骼系統外的許多器官的錯構瘤(hamartorm) 的遺傳綜合徵,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變基因發現與9號染色體的ABO血型決定簇相連鎖,也有認為在16號染色體。發病率約1/2萬~1/4萬。以皮脂腺瘤、智慧低下及癲癇為三大主要表現。

結節性硬化症TSC,多發性結節性硬化

結節性硬化症主要特點是驚厥、智力低下及皮脂腺瘤,發病率約為1:100000。

症狀:驚厥是本病的一個突出症狀,多在2歲以內發病,常為嬰兒痙攣症發作、肌陣攣發作或無力型發作,隨著年齡增長髮作形式逐漸轉變成限局性發作或大發作。有時驚厥發作可自然停止一段時間,但不久又發作,抗癲癇藥物較難控制。 約60%病兒智力低於正常小兒,智力低下程度可輕可重,隨年齡增長而表現逐漸明顯。病兒還可有精神改變,如出現無理由的行為、違拗等。結節性硬化症主要特點是驚厥、智力低下及皮脂腺瘤,發病率約為1:100000。

結節性硬化症TSC,多發性結節性硬化

皮脂腺瘤為本病突出症狀之一,多數病兒2~6歲出現,逐漸增多,青春期明顯。皮脂腺瘤在鼻唇溝附近最多,向頰、前額、下頜等部位擴充套件,偶爾見於眼瞼。呈紅褐色或與面板色澤一致,從針頭大小到豌豆大小,不疼。皮脂腺瘤的組織結構既不是“腺瘤”,也不是“皮脂腺”,而是由過度增生的結締組織所組成。 很多病兒在嬰兒時期面板還可見到色素脫失斑,呈卵圓形或梭形,1~3cm大小。顏色灰白,多見於腹部、背部及下肢。有的病人面板還可見到鯊魚皮樣斑,略隆起於面板,觸之粗糙,顏色與面板相同或略深。

50%患者出現腎臟血管肌脂瘤,腎囊腫的發生率30%。臨床表現除面板、中樞及其他臟器累及(如心、肺、血管等)的表現外,腎臟表現主要為:腰背痛、血尿、腹膜後出血,高血壓以及腎衰,約25%的患者出現腎惡性腫瘤。50%患者生命<20歲,其中腎臟死因佔相當部分,包括腎腫瘤的轉移,腹膜後出血,腎衰等。中醫對症處理療效漸顯。

結節性硬化症TSC,多發性結節性硬化

本病預後不良。一般是對症治療,中醫對症治療幫助結節性硬化患者整個人體解毒,恢復機體的代謝平衡,從而祛除機體內的種種隱患,最終達到治病防病之境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在,逐漸恢復正常生活,臨床症狀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