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肯定不會早於明朝。

為什麼?

因為辣椒是個外來貨,在明朝以前根本沒有傳到中國。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明朝雖然實行海禁,但是西歐新航路的開闢,還是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辣椒漂洋過海而來,玉米、土豆、番茄、胡蘿蔔在明朝前後相繼登上中國人的餐桌。

雖然在明代的《蔬譜》《本草綱目》等著作中均未提到辣椒這一番物,所幸的是在清初陳淏子的《花鏡》一書中,我們看到了辣椒的記載:“番椒,叢生白花,子儼如禿筆頭倒垂,初綠後硃紅,其味最辣。”番椒即辣椒,所以在清初,中國人的餐桌上一定有辣椒這個蔬菜。

既然有了辣椒,咱油潑面就做好了一半兒。那麼,面呢?

面由小麥磨成,而小麥則也不是國貨,原產地是兩河流域,證據是伊拉克北部的賈爾木遺址出土了距今八千多年的小麥。不過不用擔心,在我國的甘肅民樂東灰山發現了炭化的小麥顆粒,距今約五千年,屬於馬家窯文化遺存。所以小麥順利成為中華五穀之一,《禮記·月令》記載“孟春之月,食麥與養”,可見在周朝文獻中,我們的祖先們是吃小麥滴!

然而小麥怎麼吃呢?

蒸和煮。蒸呢 叫蒸餅。煮呢,叫煮餅、湯餅——也就是麵條。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這裡我們只說湯餅。

東漢崔實《四民月令》裡說:“立秋日食煮餅及水溲餅”。看到了吧,東漢人肯定是吃煮麵的。

而《漢書·百官表》在“少府”屬下有“湯官”,這個“湯官”就是皇帝御廚,是專門做煮食的,包括煮麵。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然而上述的記載還是太簡略,看不出湯餅(煮麵)的形狀。而晉朝束皙的《餅賦》給我們更為形象的描述:

“火成湯湧,猛氣蒸作。攘衣振掌,握搦捬搏。面彌離於指端,手縈迴而交錯。紛紛極極,星分雹落。”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面彌離於指端,手縈迴而交錯”,有沒有點拉麵、扯麵的感覺?

但我們還不能確定白嘉軒的油潑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扯麵——是何時形成的。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於是我們只好繼續往後找資料。

清末陝西薛寶辰所著《秦食說略》記載,當時在山西、陝西一帶流行一種“楨麵條”:“其以水和麵,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溼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麵條。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陝西朝邑、同州為最”。“楨”就是拉、扯的意思,而最正宗的又屬山西、陝西為最。

白嘉軒愛吃的油潑面,到底起源於那個朝代?

綜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辣椒最晚出現在清初,扯麵最終確定記載在清末,那麼油潑面大致形成於清代罷!

不過,筆者說得準不準還留待於方家指教,但是你如果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說我大陝西自有人類以來就吃油潑辣子面,那可要笑掉大牙了。

本文首發於書房記,感謝書房君的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