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錦繡未央裡不能體現,北魏遷都是如果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

大型宮鬥劇《錦繡未央》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錦繡未央》後傳我相信很少有人看過,既然是後傳,那就是李未央——北魏馮太后當上皇后之後的故事。不過主角就要換成馮太后的孫子輩,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

錦繡未央裡不能體現,北魏遷都是如果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

拓跋宏,又名元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七位皇帝,也是北魏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他是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即位時僅五歲。

拓撥宏是個自小沒有母親的小孩,因為北魏實行的是“子貴母死”的制度,防止外戚專權,所以在拓跋宏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的生母李夫人就被賜死了。拓撥宏自幼是祖母馮太后撫養長大的。

錦繡未央裡不能體現,北魏遷都是如果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

拓撥宏在馮太后的精心培養下長大,與馮太后感情很深,可以說拓撥宏之後為政的風格受到了馮太后極大的影響。

馮太后的去世對拓撥宏是特別大的打擊,哀傷至極,大哭三日。因為在以往的歲月裡,馮太后是他的良師,也是最為疼愛他的長輩。馮太后的去世讓拓跋宏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拓跋宏只能獨自踏上北魏的改革之路,漫漫長路,其修遠已。

拓跋宏先是仿照漢人官制,議定百官秩品,為考核百官政績決定升遷或貶官提供依據。藉著又是廢除北魏初年如車裂、腰斬之類的殘忍刑罰,改為為梟首、斬首和絞刑三種,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統統降等,避免一人犯事導致幾族血流成河的殘酷局面。

緊接著,拓撥宏就開始著手準備向南遷都洛陽的事情。因為現在的都城平城是個不利於文治的地方,鮮卑人和漢人還是存在矛盾與衝突。

錦繡未央裡不能體現,北魏遷都是如果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

在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是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雖然只有169年(公元420——589年),但中華民族卻經歷了大分裂的劇痛,而最終又孕育了大融合的統一。在這一過程中,北魏孝文帝元宏於公元493年決斷將國都由平城南遷至洛陽,則是其關鍵性的轉折。平城和洛陽,在這一轉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那時的平城,即今日之大同。

那北魏遷都究竟怎樣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呢?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

一、北魏遷都洛陽,是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促進祖國統一的深謀遠慮之舉

眾所周知,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導致了中央集權的崩潰,繼之而至的是北方諸多少數民族的迅速崛起。其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勢力較大的遊牧民族,都有吞併他族、雄踞北方的大志,在經過近百年的互相攻伐格鬥後,最終由鮮卑族取得勝利,統一了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定都平城,國號為“魏”,形成了與南朝對峙的唯一強大勢力。

北魏政權之所以能夠剪滅群雄,統一北方,至少有三個重要原因:

其一,發展文化,崇尚儒學。

其二,重視民生,仁義治國。北魏的統治者是明白“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的。

其三,代有明君,決策正確。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珪、第三位皇帝拓跋燾、第七位皇帝拓跋宏(元宏),都堪稱一代明君,從而鞏固了統治地位,保持了決策的正確性和連續性。如北魏政權的建立者拓跋珪,稱帝后積極實施“分土定居”,發展農桑的政策,引用漢族士人,推動向封建制度的轉化,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但此時北魏政權面臨著一個非常尖銳又不容迴避的重大問題,即與南朝對峙,誰能消滅對方,統一全國的問題。公元450年,拓跋珪率兵南下攻伐南朝劉宋政權,遇到頑強抵抗,無功而返。此前,劉宋政權的統治者劉裕也曾率兵北伐中原,雖然一度佔領了洛陽、長安,但再無力進取,最終還是退回了江南。事實證明,宋魏當時均無力改變南北對峙的局面。

正是基於這一現狀,孝文帝元宏做出了遷都洛陽的重大決策。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當時的南北對峙形勢:北魏如果固守自保,則平城山河險塞,易守難攻;但要進取江南,則國力不足,鞭長莫及。改變攻守均勢的最佳選擇,就是將國都由平城南遷至洛陽,因為洛陽地處中原腹地,便於掌控全國局勢,更利於集中國力軍力對南朝用兵。作為志在天下的孝文帝來說,不顧重臣反對,堅持己見,可謂用心良苦,這也正是其雄才大略的最精彩一筆。

錦繡未央裡不能體現,北魏遷都是如果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

二、北魏遷都洛陽,是學習先進文化,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聰明睿智之舉

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在群雄逐鹿的時代,誰擁有先進文化,誰就將取得最終的勝利。就南北朝時期而言,雖然當時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的文化,但最先進的文化當屬中原文化,即儒學文化,而洛陽作為東周、東漢、曹魏、西晉王朝的國都,則是儒學文化的中心。相對而言,北魏當時固然用武力統一了北方,但整體文化內涵還屬於遊牧文化,“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要鞏固政權乃至進取江南,統一全國,當務之急就是從文化內涵上進行自我提升,而遷都洛陽,接受儒學文化的薰陶改造,則是再適宜不過的聰明睿智之舉。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繁榮儒學文化,提升自我素養上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其一,弘揚儒學文化。

其二,改姓氏。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詔令鮮卑族的118個姓氏全部改為漢姓,如達奚氏改姓奚,獨孤氏改姓劉,賀樓氏改姓樓,勿忸氏改姓於,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陸,等等。自己則改姓元,寓意萬物之始,最為尊貴。

其三,改服飾。鮮卑人原先穿傳統胡服,短衣緊褲,便於騎射,孝文帝下令一律穿漢族服飾。

其四,改說漢語。為了消除語言上的民族隔閡,孝文帝又決定把漢語定為國語,詔令鮮卑人一律說漢語。孝文帝是從朝廷官員開始實行語言改革的,以便上行下效,普及全國。

其五,規定死葬洛陽。孝文帝詔令“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

其六,實行聯姻政策。孝文帝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漢族大族為妻,把漢族富紳盧敏、崔宗伯、鄭羲、王瓊的女兒納為后妃,還給他的弟弟們各娶了漢族女子為妻。在他的帶動下,鮮卑貴族們也都紛紛和漢族大族結成了姻親。這種聯姻政策,不但從政治上、文化上,而且從血緣上,與漢族結合成了一個整體。

錦繡未央裡不能體現,北魏遷都是如果影響中國未來歷史的走向

這一系列具體政策舉措,已經把鮮卑族完全漢族化了;文化上的認同,也已經把北魏政權提升為君臨天下的真正王者。因此可以說,這種從弘揚繁榮中原文化即儒學文化入手,進而征服人心,王霸天下的策略,真是“治國平天下”的最好詮釋。

三、北魏遷都洛陽,是促進民族大融合,實現民族大團結的琴瑟和諧之舉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問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歷史一再證明,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國家才能長期穩定,繁榮發展;而歧視、敵對、仇殺,則只會給人民帶來災難,把國家推向深淵。正所謂:“和則互利雙贏,鬥則兩敗俱傷”。

遺憾的是,孝文帝遷都洛陽七年後,就壯志未酬英年早逝。之後,北魏政權再也沒有出現雄主明君,反而形成了君主闇弱、太后專政、權臣竊命的衰敗局面。33年後(532年),北魏分裂為西魏、東魏,繼之又被北周、北齊所取代,至隋朝建立,才由隋文帝楊堅實現統一大業。但我們必須尊重歷史,不能不說正是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才為隋文帝統一全國奠定了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軍事上的優勢地位;如果沒有孝文帝的遷都壯舉,歷史也許會走向另一個方向,祖國統一也許還要延緩許多年。